美國海軍學會網站10月30日透露,在當前美軍現役11艘航母中,有多達5艘航母處于部署狀態,創造了近年來美國航母出動率的新高。但接受采訪的軍事專家10月31日表示,美國航母的這種高出動率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其艦艇老化的趨勢沒有改變,未來美國海軍的規模還將持續削減。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發布的“美國海軍艦艇分布報告”顯示,處于部署狀態的這5艘航母分別是“福特”號、“艾森豪威爾”號、“里根”號、“卡爾·文森”號和“華盛頓”號,其中4艘都位于全球熱點海域。
但專家表示,當前美國航母的這種高出動率狀態并不會長時間持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近年來美國可用航母數量“捉襟見肘”才是常態。美國海軍承認,近年來多次出現“全球范圍內沒有可立即部署的美國航母”,2018年這種“美國航母空窗期”持續時間更長達22天。就連美國重點關注的西太平洋和中東地區,也經常出現“美國航母戰力空白”。
對于美國航母面臨的困境,專家解釋說,盡管“優化艦隊反應計劃”的設想很好,但美國海軍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很難完全落實。美國《海軍時報》承認,由于造船廠的設備落后與能力不足,大批排隊等待維修的軍艦已經嚴重影響美海軍戰斗力。而航母的大修和更換核燃料只能在紐波特紐斯船廠進行,一旦進度拖延,影響尤其明顯。例如“華盛頓”號的維修期嚴重拖延,導致排隊等待更換核燃料的“斯坦尼斯”號在船廠白白空等了兩年時間。這種由于維修帶來的戰力空白,只能靠其他航母的“拼命加班”進行補充。例如“福特”號航母本已接近6個月的海外部署階段末期,但巴以沖突爆發后,它被迫延長部署時間。
近年來美國航母超期部署的情況越來越頻繁,2020年“林肯”號曾連續部署295天,創造了冷戰后美軍航母最長部署紀錄;“杜魯門”號2022年的連續部署時間長達285天……這些超期使用導致美國航母的戰備能力嚴重透支。
(據環球網11.1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