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2月6日至8日,毛澤東南下調查,到達杭州。他把六個大區書記和華東各省、市委第一書記找到一起聽取匯報。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公共食堂問題。
在杭州到紹興的專列上,大家對辦公共食堂一片贊揚,唯獨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江渭清沉默不語。毛澤東注意到這個情況,便問:“渭清同志,他們都講辦食堂好,唯獨你不講話,這是什么道理?”江渭清回答:“我不好發言。”毛澤東聽出了江渭清的言外之意,就鼓勵說,有什么意見都可以講。不抓辮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既然毛澤東講了“三不”,江渭清便放開膽子講了。江渭清說:“大家都講食堂怎么好。要我來講,是怎么不好。”
江渭清具體講了辦公共食堂有三個“不好”。他對毛澤東說:“您老人家曾講,要‘平時吃稀,農忙吃干,老弱干輕活的吃稀,青壯年干重活的吃干。大辦食堂以后,不分老少,不管活輕活重,都在一個大鍋里吃,一年吃了兩年糧,全年口糧幾個月就吃光了,吃不起。”
毛澤東伸出一個手指,打著手勢說:“這是一,第二呢?”江渭清說:“農民一家一戶過日子,每戶挖點野菜,剩湯剩飯什么的就能養一頭豬。現在辦公共食堂,不許養雞養鴨、養豬、養羊,結果沒有蛋吃,沒有肉吃。”
毛澤東伸出第二個手指:“這是二,第三呢?”江渭清說:“吃食堂浪費大得不得了!各家各戶燒飯時,對鍋灶碗盆十分愛護。辦了食堂,鍋灶經常壞,碗筷隨手丟。許多食堂要經常買鍋添碗置灶具……”
毛澤東聽江渭清這么講,就轉頭問坐在一邊的周恩來:“渭清的意見對不對?”周恩來說:“他講得有道理。”坐在另一邊的胡喬木、田家英也表示贊許。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作兩個決定。一是派喬木、家英分頭到湖南、浙江農村作調查,時間一個月;二是調查以后,中央開會討論食堂問題。如果渭清講得對,就‘一風吹;不對再作別論。”
經過調查,江渭清的正確意見于5月下旬被中央工作會議上通過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即“農業六十條”)所吸收,中央決定取消農村公共食堂。
(摘自《黨史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