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標



新冠疫情漸漸離去,但影響依然存在,經濟復蘇的過程也會出現反復。因此,我們在選擇理財策略時,仍然要以穩為主,穩字當頭,這樣我們才能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過上安心生活。
雖然身邊的朋友不時傳出“二陽”“三陽”的消息,但大街上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少;核酸亭要么被拆除,要么轉為其他用途;用來監控疫情的健康碼也不見了蹤影。新冠疫情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但疫情的影響仍在繼續。
疫情影響
疫情對人們生活最大的影響就是信心,信心不足是導致經濟復蘇速度不如預期的重要原因。
今年,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政策以提振經濟,但并沒有像以前那樣,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已經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也通過下調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引導商業銀行降低存、貸款利率,但老百姓依然選擇了把錢存到銀行里,哪怕現在的3年期存款利率已經低于3%了,存款仍然在快速增加。根據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前8個月,全國居民儲蓄增加了11.8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1.09萬億元。
為了應對存款利率的下降,部分房貸客戶選擇了提前還貸,根據機構的測算,僅今年上半年提前還貸的金額就達到了2萬億元。
在財政政策方面,國家延續了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減稅讓利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市場;近期,還出臺了提高3項個人所得稅附加扣除額的政策,讓工薪族能夠獲得真金白銀。從效果上看,居民的消費意愿有所增強,體現在暑期的旅游市場和電影市場有不錯的表現。但居民在消費時仍有所顧忌,消費支出的增速不快。
在股市方面,利好政策也是不斷出臺,僅在8月底,國家就出臺了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降低交易規費、規范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減持行為、規范上市公司再融資、放緩IPO節奏等一系列政策,為股市的健康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但受到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的影響,利好政策還沒有顯示出明顯效果。
在樓市方面,利好政策同樣不斷。不少城市放松甚至放開了限購,首付比例普遍出現了下調,貸款利率也有了明顯下降,近期,國內主要銀行還調低了存量房貸款利率。房貸政策也出現了變化,“認房不認貸”成了市場的共識。但老百姓的購房意愿還不是很強,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仍在下滑,也反映出老百姓在購房時比較謹慎。
穩字當頭
面對疫情影響的余波,大家在理財時該采取什么策略呢?毫無疑問,穩字當頭應該是最現實的策略。
要想安心生活,需要有穩定的現金流,職場收入是多數家庭獲得穩定現金流的最主要渠道。沒有穩定的職場收入,單靠以前的積蓄,必然會產生坐吃山空的不安全感,又怎么可能安心生活呢?
在經濟沒有完全復蘇前,不少企業面臨著生存危機,職工也面臨著失業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住現有的工作,或者在失業后能盡快找到新的工作,成了多數人必須考慮的問題。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應對失業風險最有效的方式,通過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職場競爭力,才能在不確定因素較高的經濟環境中,穩住陣腳,從容應對。
面對有可能出現的失業危機,以及其他一些會對收入產生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擁有充足的應急準備金非常必要。通常,一個家庭需要預留3~6個月的開支,以備不時之需。這些開支除了要包含日常生活的開支外,也要包括償還債務的支出。如果家庭有可能出現失業風險,就要增加應急準備金的儲備。收入越高的家庭,儲備的資金越多,建議此類家庭可將應急準備金標準提高到1年,有條件的家庭甚至可以提高到2年。這樣,即便是遭遇失業風險,也不會在短期內出現現金流危機。
除了準備充足的家庭應急準備金外,還應該提高家庭資產的流動性和分散性。中國居民的主要資產是房產,家庭資產的70%集中在房產上。隨著房產市場步入調整,房產交易的難度增加,流動性大幅降低,一旦需要大額資金,以房產為主要資產的家庭就會遇到無法及時變現的問題。
雖然近期國家出臺了大量刺激房地產復蘇的政策,但并不意味著房價會出現大漲,繼續增加房地產在家庭資產中的占比并不合適,除非有剛性或改善性住房需求,否則還是應該將資金更多地配置到流動性更好的金融資產上。
在支出方面,更應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做到收支平衡。從統計數據上看,居民近幾年的收入增速出現了明顯下降,如果過度透支消費,會讓自己落入債務陷阱。收入增速下降,也讓大家的財富積累速度有所下降,為了未來養老等長期需求,大家需要在消費時謹慎一些,聰明一些,以增加財富的積累。
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大家都要慎用資金杠桿。雖然,近期銀行紛紛降低了房貸和消費貸款的利率,信用卡分期手續費率也打了很大的折扣,但利率和手續費率還是要高于銀行理財等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盲目使用資金杠桿會背負上沉重的利息負擔,造成資金鏈緊張,并不利于安心生活。如果要借錢投資或消費,那你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資金準備,避免資金鏈斷裂。
對于家底不殷實的家庭來說,利用保險產品來抵御財務風險是很好的辦法。如投保意外險和定期壽險,可以抵御因意外傷害或死亡帶來的收入損失;百萬醫療險可以抵御大額醫療費用的支出;車險可以避免因車禍造成的損失......
和諧生活
要想安心生活,光做好財富方面的準備是不夠的,還要有和諧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可以促進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減少壓力和焦慮,提高生活中的幸福感;通過積極溝通,幫助家庭成員更好地解決沖突和面對困難。家庭成員還應建立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共同努力去實現個人和家庭的成長目標。
身體健康也是讓大家能夠安心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試想一下,如果你患有重疾,哪怕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治療,有親人的陪伴,也不會比身體健康的人活得更安心,更幸福。身體健康不僅可以減少醫療費用的開支,增加休閑娛樂的支出和養老儲備,也能讓我們更好地享受生活。
保持身體健康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適當進行運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加上平衡的飲食,大部分人都可以遠離疾病的困擾,擺脫亞健康的狀態。
雖然經濟復蘇的速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但我們畢竟已經走在了復蘇的路上。只要我們放平心態,以穩為主,適當調整理財策略,我們還是能夠過上安心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