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輕人來說,向內,從做飯、收拾屋子、睡好、吃好、規律運動開始,到掌握技能、知識,以此在社會中進行價值交換,并與人為善。放低姿態、不“玻璃心”、不隨便上綱上線,做有助于生活的事情,一步步扎實走路,多看書和電影。回到關乎于生存本身上來,滋養堅韌精神,會變得更加自由。
——多建立生活的錨點,比如閱讀、寫作,學習其他技能。無論外部環境怎樣,你都可以依靠這些錨點緊緊把控內在的穩定
在中國拿到腰帶,我覺得我是中國的偉麗;來到美國,來到紐約拿下腰帶,我覺得我是世界的偉麗。
——2022 年11 月13 日,中國綜合格斗技巧(MMA)選手張偉麗在美國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戰勝對手,重新奪回失去一年半的金腰帶
當我沉浸在某事中一小時,我周圍的世界仿佛過去了五小時。說不定,人的身體真的可以將時間“壓縮”。所以,保持年輕的秘訣就是讓你的一天充滿你所愛的、你享受的和最讓你興奮的事情。
——網友@trivia_ hour
你在盧浮宮欣賞藝術品,那是你的世面;放牛娃在山上奔跑,那是他的世面。真正沒見過世面的是你指責放牛娃不懂藝術,放牛娃指責你不懂放牧。
——這個世界有很多面
在內心平靜甚至有些許冷漠的狀態下去做決定會比較好。當你心中充滿焦慮或者極度高興和熱血沸騰的時候做決定,很大程度上不會有什么好結果,所以先暫作保留吧。
——養成檢查自己“情緒溫度”的習慣,搞砸事情的概率就會低一些
那些僅屬于人類的思想、想象和智慧,以及構成人之本質的個體心靈和內在情感,可能是技術永遠無法觸及的。
——《人民日報》如此評論人工智能作畫
“天地有大美”不只是講藝術,而是說我們在成長的過程里,發現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珍貴的作品,那就是我們自己。我比《蒙娜麗莎的微笑》那張畫更珍貴,我比貝多芬的鋼琴曲更珍貴。藝術是不可能比人的生命本身更動人的。
——蔣勛老師認為“大美在人”,人們要珍視、尊重生命
自律不是5 點起床,6 點跑步,7 點讀書,而是自己看準了的事情就一定要想辦法達成,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看,也會堅持去做,絕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打亂自己的節奏。這是一種頂級的恒心,無懼風雨,無懼磨難。
——@摸魚的掌柜
10 次無聊,9 次是你自己無聊。你要新鮮,要每個事情都新鮮,那你就要進步,要常常檢討——檢討就是新鮮,檢討出結果來就是新鮮。只要日子每天都是變動的,時間不會重疊,你的生活就不會重復,看待老事情也能看出新意義。
——許倬云說,盼望每個人的腦子永遠保持機動,常常回顧,常常檢討,這樣你的日子才能過得有意思
有空或者無聊的時候,就想一想,有哪些東西或者做什么事情能讓你感到放松和快樂,想到了就隨手記在備忘錄里,這便是你的“自救清單”。在之后消沉、低落、情緒不佳的時候,請打開這張清單,隨便找一件事,立即去做。
——作家王欣
接受他人與自己的“不一樣”,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一樣”。
——避免煩惱的人生態度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情緒。可以共情,但無須承擔別人的情緒。承擔就是越界,情緒的邊界不清就容易導致行為的邊界不清。
——心理咨詢師吳在天
互聯網太發達了,我們看到太多“高分答案”,于是以為這就是常態,下意識地去否定自己。但一路走來沒有放棄的你就已經很棒了,不要看見別人在發光就覺得自己黯淡。
——認可自我的重要性
我一度迷茫,很多年都在做同一份工作的意義是什么。最近兩年才悟了:以工作為尺,跨度足夠長,便可以丈量一個人的言行是否合一;以人為鏡,激勵自己,這就是堅持的意義。
——相信努力,相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