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振文
福建省建研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350000
高速公路路基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所處區域交通的正常運行,而且還會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回彈彎沉值作為一項重要的檢測參數,在評價路基質量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回彈彎沉值是指路基或路面在規定荷載作用的情況下產生垂直變形,卸載后能夠恢復的那一部分變形。回彈彎沉的大小與路基的實際使用狀況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回彈彎沉值過大[1],則說明結構的剛性較差,抗疲勞的能力也不理想,不能承載很大的車流量。反之,當回彈彎沉值較小時,其剛性越好,抗疲勞能力越強,適用于重型車輛。
目前,回彈彎沉檢測技術中的貝克曼梁法作為常用的檢測方法[2-3],其檢測結果準確可靠,能夠取得十分理想的檢測效果。然而,在進行回彈彎沉試驗時,隨著試驗車輛數量的增加,已經無法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4],其原因在于原有的彎沉試驗僅限于氣壓及軸載試驗,難以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在測量周圍溫度的時候,無法不斷地修正和改善,不能滿足獲取精確數據的要求,使最終測量結果產生了較大的偏差[5]。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提出基于回彈彎沉檢測技術的公路路基檢測方法,為公路建設項目的維修和保養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某國道干線縱二線公路與國道交叉,屬于標準的一級公路。該公路為雙向8車道,其主行車道寬度為28.5m左右,輔行車道寬度為9.5m左右,主車道和輔車道設計時速分別為60km/h和40km/h。該公路路段全長為5.24km。在該公路路段內存在長度為62.2m左右的橋梁,同時在主線車道范圍內存在6道由混凝土箱涵建造的涵洞。
(1)測試車,型號為BZZ-100,該型號測試車標準軸距為100±1KN,雙輪荷載平衡,輪胎充氣壓力為0.7MPa左右,兩個車輪之間的寬度符合自由測試技術指標;
(2)彎沉儀,型號為:JG-2000,生產廠家為:沭陽縣市政工程儀器廠,該型號彎沉儀總長度為3600mm,杠桿比為2∶1,支點至前側點距離為2400mm;
(3)平頭式溫度儀,型號為:NP2-BA35,生產廠家為:湖南興科達電氣有限公司;
(4)可配置自動記錄裝置,型號為:MIK-R8000A,生產廠家為:杭州米科傳感技術有限公司。
2.2.1 檢測準備
利用回彈彎沉檢測技術對公路路基進行檢測,需充分做好試驗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測試車車況,并向檢測車槽內添加集料,保證其軸總質量[6];
(2)檢測測試車輪胎接地面積,使其精度達到0.1cm2;
(3)檢查彎沉儀、平頭式溫度儀和可配置自動記錄裝置是否可正常使用;
(4)充分收集公路路面施工與養護等基礎信息,用以后續系數修正。
2.2.2 檢測步驟
利用回彈彎沉檢測技術對公路路基進行檢測,其步驟如下:
(1)在待測試路段設置測量點,并利用油漆進行標記。
(2)將測試車后輪輪隙對準第一個測量點,其偏差不得大于5cm。同時將彎沉儀插入測試車后輪縫隙位置,彎沉儀方向與測試車行進方向保持一致[7]。再調整彎沉儀上的百分表,使其初始化數值為0。
(3)向測試車發出行進指令,使測試車保持4.5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同時彎沉儀的百分表數值會隨著測試車的行進而變化,讀取當前百分表的最大數值L1并記錄后,測試車停止行進,當彎沉儀百分表回轉穩定后,讀取百分表最終讀數,標記為L2。在該過程中利用可配置自動記錄裝置記錄上述數據。
分別在該公路主車道、輔車道和橋梁上選取3個測量點,使用本文方法檢測不同公路路基測量點的彎沉值,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路基類型測量點回彈彎沉值檢測結果
分析表1可知,公路路基類型不同時,其設計的彎沉值也存在一定差異,而應用本文方法對不同公路路基類型測量點進行回彈彎沉值檢測時,其主車道內編碼為1和2的測量點回彈彎沉值高于其設計的彎沉值,說明該兩個測量點位置公路路基施工成果未符合設計標準,需對該位置結果進行修正處理。而輔車道和橋梁的測量點回彈彎沉值均低于其設計值,說明該公路路基運營中不容易出現彎沉現象。綜上結果:本文方法可有效檢測公路路基不同類型的回彈彎沉值,且從其檢測結果可看出檢測路段是否滿足施工標準,為公路維護和施工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在測試車的軸載作用下,公路路基表面位置產生的豎向回彈變形就是其回彈彎沉值,其通過觀察彎沉儀上的百分表讀數即可得到,但貝克曼梁法在應用彎沉儀獲取公路路基回彈彎沉值時,其是獨立測量點檢測方式,因此需統計多個測量點的數值,此時公路路基回彈彎沉值計算公式如下:
獨立測量點實際彎沉值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La——獨立測量點實際彎沉值;
L1、L2——百分表最大數值和最終讀數。
計算公路路基每個測量點的回彈彎沉平均值,表達公式如下:
式中:
m——公路路基量測點數量,且i∈m。
以公式(2)計算結果為基礎,計算檢測的公路路段內的代表彎沉值,表達公式如下:
式中:
Yβ、φ——分別表示保證率系數和標準偏差數值。
3.3.1 系數修正方法
當檢測公路路基時,路面溫度過高會導致其測量到的回彈彎沉值精度不足,為去除掉彎沉值過高的測量點數值,需對路面溫度和其實際彎沉值進行修正,其過程為:
當公路路基瀝青鋪層超過5cm時,路面溫度低于18攝氏度或者高于23攝氏度時,需修正路面溫度,其修正公式如下:
式中:
ω——修正后的路面溫度;
ωa——路面實際溫度;
θ——溫度修正系數。
公路路基瀝青鋪層的平均溫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T——公路路基瀝青鋪層的平均溫度;
T0——在一段時間內路面瀝青平均溫度與氣溫溫度均值的總和;
δ、σ——均表示調整系數。
對于公路路基回彈彎沉值的修正,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R、Q——分別表示測量側當量半徑和接地壓強;
λ——理論彎沉系數;
E0——公路路基回彈模量。
3.3.2 系數修正方法驗證
驗證本文方法對檢測的公路路基回彈彎沉值的系數修正能力,以10個測量點作為試驗對象,檢測其回彈彎沉值后對其進行修正處理,測試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回彈彎沉值修正結果
分析圖1可知,每個公路路基測量點的回彈彎沉值均不同,而使用本文方法對其回彈彎沉值進行修正后,修正值和實際值高度吻合,該結果說明:本文方法不僅可有效檢測公路路基測量點的回彈彎沉值,還可對其進行系數修正處理,使檢測結果更加靠近公路路基測量點的回彈彎沉值的實際值,其具備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
公路路基的強度直接關系到其使用壽命,而檢測公路路基的回彈彎沉值可有效掌握公路路基強度數據,為公路結構設計、公路施工和驗收等提供依據。本文提出基于回彈彎沉檢測技術的公路路基檢測方法,介紹了檢測技術要點以及彎沉值計算與系數修正。但該方法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如該方法并未對測量點的坐標進行校核處理,會導致其與彎沉儀測量的位置存在一些偏差,以及并未對檢測到的公路路基回彈彎沉數據進行預處理,檢測到的回彈彎沉數據內會存在無效數據或冗余數據,該情況會導致修正系數的時間較長。面對上述問題,未來需更多該領域學者展開分析與研究,以提升公路路基檢測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