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將不再執行歐盟的水質檢測標準,引發了人們普遍擔憂,擔心新的檢測方法過于寬松,難以有效防治水污染。
脫歐前,英國每年會對河流進行化學和生態調查,然而,自2016~2017財年以來,在《歐盟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下,根據英國相關法律的具體條款,英國轉為每3年對河流水質進行一次檢測,最后一次水質評估在2019年開展。評估結果顯示:英國只有14%的河流處于良好生態健康狀態,所有河流均未達到良好化學健康標準。英國政府表示,2025年前不會更新河流水質數據。
由于疫情影響和預算削減,2022年英國僅開展了部分河流水體水質檢測,結果顯示監測斷面水質發生惡化。但為了避免偏差過大,這一結果將不會納入全國范圍的水質評估。
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Defra)宣布,將使用一種新的方法,即自然資本和生態系統評估法(Natural Capital and Ecosystem Assessment ,NCEA)來評價河流健康。Defra 強調,改善河流水質是該部門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將通過與其他機構合作獲取更全面的信息,包括水質實時數據等。原計劃于2025年實施的河流水質綜合檢測,其水質分類方法不會有重大變化。
(編譯自smartwatermagazine.com,2023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