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琴 陳天航
暢“信用”之渠,引金融“活水”。近年來,資陽農商銀行在人行資陽市分行和資陽市國金局的指導下,積極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推廣進鄉村、街道和社區,解決經營主體信息缺失問題,完善評價體系,同時持續宣傳“天府信用通”線上融資服務新渠道,一系列措施讓農村金融主體“找得到門、見得到人、辦得了事”。
“20萬元貸款,當天就拿到了!”近日,資陽雁江區小院鎮某家庭農場負責人郭克向大伙兒分享銀行貸款“當天申請當天拿”的故事。
郭克在鎮上經營著一家家庭農場,主要從事花卉的種植和銷售。他回憶道,當時自己正為農場經營發展的流動資金發愁,適逢看到村公所政務公開欄中關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定的宣傳,隨即按照宣傳指引在天府信用通平臺注冊并發布了融資需求,當天資陽農商銀行工作人員便與郭克取得聯系。
在審批過程中,資陽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發現郭克的農場經營狀況良好,且被評為優秀級信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些重要條件都符合放貸要求,因此,當天貸款就發放到賬。困擾已久的問題如此順利解決,這讓郭克“以為自己在做夢”。
郭克遇到的困難,正是“三農”發展過程中缺乏擔保導致融資困難的具體體現,而促進貸款順利發放的前置條件中,信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塊“硬證書”起了重要作用。
這背后,源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定機制的不斷完善。今年來,資陽農商銀行主動融入政府、村社、客戶,發揚農信社“大挎包”精神,與村社干部一同走進農戶家中,深入了解農戶金融需求,普及金融政策知識,通過開展“走千訪萬”“進村入戶”“送碼入戶”等工作,扎實推行“整村授信”工程,大力支持養殖大戶、創業能手、個體工商戶等群體經營發展金融需求;用好CRM系統工具,多維度為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準“畫像”,建立農村金融服務大數據庫,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轄內所有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評級授信,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融資難題。
據統計,自2023年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定工作啟動以來,資陽農商銀行已走訪轄內2722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1541戶被評為信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邀請598戶經營主體注冊天府信用通平臺,并通過天府信用通平臺助力394戶經營主體融資9.29億元,其中信用貸款融資7031萬元,切實將信用優勢轉化為經營主體發展的有力抓手,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