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憲琦
工作組進駐華北油田,宋振明接地氣的工作作風傳為佳話,歷久彌新。
1977 年4 月初,石化部副部長宋振明帶領學大慶工作組進駐華北油田。勘探三部是宋振明抓的“點”。他蹲點5 個多月,跑遍了勘探三部23 個鉆井隊,有的重點井去過兩三次。在他的感召下,勘探三部進一步補充完善了關心一線職工、發揚“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優良作風的具體措施,形成了《關于加強基層建設的若干規定》等系列文件,大張旗鼓抓落實。很快,華北石油會戰指揮部在戰區推廣了勘探三部“科室包隊”的做法和創造條件上的“自行車精神”。
宋振明再三強調:工作組成員去基層隊站時不提前打招呼、不讓任何領導陪同。于是,給工作組帶路的任務就落在勘探三部政治處宣傳干事董樹成的身上。一次,去井隊時,由于村民澆地跑水,本來就不平的土路盡是泥和坑,吉普車顛得厲害。董樹成便讓司機停車,把宋振明換坐在副駕駛位置。宋振明說:“謝謝小董同志,這下我成帶路的了。”說笑聲中路程短,不知不覺到井隊。

●1976年2月底,各路大軍匯聚冀中,參加華北石油大會戰。攝影/趙吉華
走進宿舍區一棟帳篷,宋振明見鉆工小王坐在床上發愣,就問:“小師傅,怎么發呆啊?”他邊問邊給小王蓋被子,發現床單靠窗部位有一道濕印,靠床的帳篷窗戶開著。宋振明說:“你這個邋遢鬼,肯定是坐在床上沖窗戶解決內急的吧,尿得蠻高嘛!我是檢查衛生的,你這個床單、被褥不合格呀……”宋振明朝小王笑道:“來,我和大家聊聊。”說著,他轉身問身邊的工人工作累不累?領了工資給不給家里?工作服和手套夠不夠用……大家見宋振明挺隨和,便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帳篷里立馬熱鬧起來。
小王說:“我看你不像大部長,大官哪有坐‘212’ 的?”宋振明問:“那應坐啥車?”小王說:“起碼是轎車呀。”宋振明朗聲笑道:“說我不像官,那我說話你們聽不聽?”大家異口同聲說:“聽!”宋振明說:“好。我看嘛,你們這個帳篷搭的水平不高,四個腿埋得太多,顯得帳篷過低,剛才我進來時差點碰頭。咱們條件有限,累、辛苦!但不能看輕自己。你看,你這個小師傅從窗戶往外撒尿不好,讓人笑話,將來咋娶媳婦?”小王聞聲低下了頭。宋振明接著說:“各位師傅要和隊干部配合好!你們都年輕,還是娃兒,要從小鍛煉好作風,不要把我這個老漢的話當耳旁風呀……”
出帳篷宿舍后,宋振明走進隊部帳篷辦公室,坐在木椅子上說:“嗓子冒煙了,給點水喝吧。”因無像樣的水杯,指導員和隊長大眼瞪小眼,正不知所措時,董樹成快速拿起桌上一個掉漆的搪瓷杯涮了涮,倒了一杯水。宋振明喝了一口,問隊伍、生產、工農關系等情況,指導員和隊長一一回應著……
說話間,已近中午12 時。宋振明笑著說:“主不留客客自留嘍,就在這里吃午飯。”指導員趕緊說:“不行、不行,這條件,連坐的地方都沒有!”“你們不是也吃午飯嘛,就是加幾雙筷子的事。”他邊說邊回頭告訴秘書:“小焦,你去食堂排隊,買好了叫我們。”指導員慌了,趕緊跑到食堂安排。過了一會兒,他回來說:“宋部長,待一會炊事員把飯送過來。”宋振明說:“不麻煩他們,咱們到食堂去。”指導員說:“食堂沒有餐桌。”宋振明說:“就在食堂門口水罐那兒,挺干凈的。”說著,他起身走出了帳篷。
秘書小焦端來兩個碗,一個碗里放著兩個饅頭,另一個碗里是半份白菜粉絲、半份肉沫燉豆腐,飯菜與職工一樣。宋振明把外衣從手臂上拿下放在水罐上,接過碗放在地上,蹲下,開始吃飯。
炊事班長端著盤子走了過來:“部長,沒啥準備的,就炒了一盤雞蛋。”說完,他不知把盤子往哪兒放。宋振明忙接過盤子,放在地上說:“謝謝師傅,雞蛋是好東西呀。來,大家一起吃。哎,那個尿得挺高的小伙子呢?叫他來嘗嘗師傅的手藝。”小王聞聲來了。宋振明端起盤子遞給他:“把盤子端去給班里人吃。下次我還要到你們宿舍去,歡迎不?”小王端著盤子囁嚅道:“部長,你看,我們已經整改了!”宋振明抬眼望去,見有幾個小伙子在整理帳篷,高興地說:“好,說話算數。哎,你那個……埋好了沒有?”小王不好意思地端著盤子跑了。說話間,炊事班長拿來一個方凳。宋振明把兩個碗放在凳子上,席地而坐,沖身邊人說:“都坐吧,挺干爽的地,地氣能治病……”
下午3 時多,聽說宋部長要走,小王和其他幾個工人趕來送行。宋振明握手又揮手,剛上車就急問:“交伙食費了嗎?”秘書報賬后,他說:“那盤雞蛋錢算少了,咱們占便宜了。”
在勘探三部蹲點期間,宋振明白天跑井隊,晚上參加生產會。一天晚上散會后,他走進機動科辦公室,望著忙碌的身影問道:“咋這么忙呀?白天干不完嗎?”有人回答:“白天跑井隊。我們科包了一個隊,對這個隊的生產、生活和政工等一攬子事都要負責。”他又問:“其他部門也這樣嗎?”有人回答:“都一樣。”
離開機動科,宋振明走進宣傳、黨辦、團委、工會和秘書科集體辦公的屋子。寒暄幾句后,他問:“你們政治處包了幾個鉆井隊呀?”大家一一回答。他說:“這個做法好,要有個好名兒,就叫‘科室包隊’吧,咋祥?”大家齊聲說:“好!”他又問:“機關同志白天下井隊,那小車隊的車夠用嗎?”政治處主任說:“小車先給生產技術部門用,大部分科室人員去井隊時騎自行車。”他問:“那井隊在外縣,幾十公里的路,也騎自行車去?”主任說:“是。路途遠的,當天回不來就在隊上住一宿……”
第二天去井隊時,宋振明又說起“科室包隊”的事,連聲夸好。末了,他叮嚀董樹成:“今后咱就多跑距離遠的井隊,一定要把報紙、文件、簡報等材料都帶上,還要把井隊各方面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了解清楚帶回來,讓機關其他同志少跑一趟!”
人長精神鉆機歡!1977年9 月,勘探三部3227 隊在薛莊潛山鉆探的馬71 井噴油,發現了薛莊油田。當時,人們把千噸高產井昵稱為“金娃娃”。按照宋振明“要搶抱‘金娃娃’”的指示及相關要求,勘探三部展開古潛山和第三系油藏一起開發的產能建設會戰,在河間區域1000 多米到四五千米的地層中,各類型油氣藏接踵而出,似群星璀燦,給古潛山油田——新生的華北油田增添了耀眼的光華。
點評
接地氣是密切干群關系的重要途徑
華北石油會戰時期,噴涌的不僅是石油,而且佳話頻傳。回望中國石油歷次大會戰,不難發現:領導干部沒架子是普遍現象。正如宋振明在華北油田抓點時的情形。老會戰們為什么心心念念那條件艱苦的崢嶸歲月?不少會戰故事為什么能口口相傳至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領導干部接地氣,融入基層群眾的工作和生活,不說套話,不做官樣文章。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今天,我們更應把這種接地氣的作風作為弘揚石油精神的重要內容,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