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宇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8000)
路橋建設為日常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但在其發展過程中,環保意識并未得到足夠重視。許多建設部門尚未深入研究和采用環保技術,導致施工中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顯著。這種做法不僅對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對路橋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構成威脅。為確保施工的可持續性和環保性,必須在道路和橋梁建設中加大對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目的是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提高建材利用率以及降低廢棄物污染。進一步利用和優化資源,確保環境得到妥善保護并促進建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1]。
水資源對人類至關重要,但在道路和橋梁建設中,水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施工活動往往導致附近溪流或湖泊的水質下降,由于土壤擾動和工程機械的排放,加之不當的垃圾和燃油處理,進一步加劇了污染。這不僅威脅施工,還長期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污染的水源可能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如皮膚疾病、消化問題甚至生殖問題。為確保水質和人們的健康,必須對施工過程中的水污染進行嚴格控制和預防,同時加強對施工現場水源的實時監測,確保所有排放均符合環保標準。
空氣質量在道路和橋梁建設中顯得尤為關鍵。建筑材料如石灰和瀝青釋放刺激性氣味和大量粉塵,特別是在風力強的天氣下,這些污染物容易散播到廣大區域。物資運輸過程中的車輛除了產生灰塵外,還釋放有害的汽車尾氣。這不僅污染施工現場,更影響了周邊社區,對呼吸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尤其是對于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空氣污染還對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導致植物死亡和動物行為改變。為應對這一問題,采用現代化施工設備,減少污染排放,并通過各種措施,如綠化帶和空氣凈化設備,進一步降低污染水平,確保人們的健康和環境安全。
在路橋建設過程中,噪聲污染成為一個顯著的問題,經常引發居民的關注與投訴。施工活動,如挖掘機操作、工程車輛鳴笛和物料撞擊,產生的噪聲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人認為舒適的標準。這種持續和突發的噪聲不僅打破了當地社區的寧靜,還會對周邊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過高的噪聲水平會導致睡眠障礙、聽力下降和心理健康問題,同時還會引發鄰里間的糾紛和抱怨。長時間生活在這種高噪聲環境中的居民,會感到日益焦慮和不滿。為了保障公眾的健康和福祉,必須對路橋建設中的噪聲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減少對周邊社區的影響。這也意味著,在建設項目的規劃和執行階段,噪聲控制措施應該被納入考慮之中。
光污染雖然不如其他形式的污染那樣為人們廣泛知曉,但其影響已逐漸成為建筑領域的關注點。這種污染源主要是過度或不當的照明,會給人帶來眩暈感,對眼睛造成損害,產生不良情緒,甚至會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在道路和橋梁建設中,由于有時需要進行夜間施工或加班,強烈的施工照明會導致光污染,進而干擾周邊居民的夜間休息和活動。此外,司機和行人在光污染環境下會受到干擾,會影響司機和行人的注意力并帶來安全隱患。隨著建筑和施工活動的增加,光污染的問題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挑戰,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管理,以減少對居民和過路人的影響[2]。
公路橋梁工程的結構設計和施工都依賴于對施工目的的深入了解。但受以往工程技術和施工模式的制約,部分施工單位未能充分認識到節能環保施工技術的重要性。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會忽略設計質量和安全,未能充分考慮施工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未提前為工程制定明確的施工目標。這種缺乏前瞻性的做法削弱了路橋工程的綠色和環保特性,對資源的持續利用產生負面影響。資源的過度消耗不僅危害環境,還會降低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可見,施工單位對施工目標的忽視會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強調施工目標的重要性至關重要。
在當前的建筑環境中,盡管節能環保理念日益受到重視,但路橋建設中仍然存在對節能環保施工技術缺乏足夠關注的問題。很多建筑企業主要關心的是如何加速施工進度,而對能源消耗和環保技術的應用較為忽視。這種做法雖然能提高施工速度,但在節能和環保材料的利用上卻存在缺陷。另一個挑戰是,許多參與道路和橋梁建設的工人技能并不高,他們大多數仍然沿用傳統的施工方法。這種現狀使得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在實際施工中的應用有限,從而影響環保施工的整體效果。因此,對施工技術的現代化和員工培訓成為提高建設環境可持續性的關鍵。
在我國的節能環保建筑發展中,部分路橋建設公司雖然采用節能環保的施工技術,但其技術和管理體系未完全滿足實際的開發需求。這些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對節能環保技術的規范應用較為寬松,導致這些技術的潛力并未被充分利用。同時,對于這些技術的監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企業因此出現了違法行為。主要原因在于,許多建設企業過于追求短期利益,而未充分認識到節能環保技術在長遠建設中的價值。另外,國家在節能環保技術的監管制度上仍需加強,以確保更多的企業能夠正確、有效地采納和實施這些技術,從而確保建設項目的綠色可持續性[3]。
在道路和橋梁的建設中,揚塵污染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涉及大量的拆除、挖掘以及材料如混凝土和砂石的運用,如果管理不善,這些作業會導致大量塵埃進入空氣,會對人們的呼吸造成困擾并對健康造成威脅。為了有效地應對這一挑戰,采用節能環保技術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應確保施工過程中的車輛和設備得到充分清潔,并在施工現場安裝防風防塵網,以降低塵埃的飄散。此外,利用水進行降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施工現場安裝霧炮機,這些機器可以進行360°的自由旋轉和垂直方向的上下調節,確保全方位、無死角的噴灑,從而為施工現場創造濕潤的環境,大大減少了揚塵污染的可能性。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可以保護工人和居民的健康,還可以為建設提供一個更加綠色、環保的施工環境。
采納資源節約型材料和技術在路橋建設中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可以減少資源消耗,還有助于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鋼筋和混凝土作為道路和橋梁建設中的核心材料,其性能和質量決定了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正式進入施工階段前,施工團隊需深入現場,熟悉實際環境,明確設計原則以及建設的詳細要求。確保所用的材料滿足項目的性能要求并進行合理選擇,也是關鍵的一步。進一步地,在材料的采購過程中,應加強對材料的篩選與質量評估,確保它們滿足土木工程的標準和要求。只有這樣,工程的整體質量和安全性才能得到保障。因此,選用高質量的材料不僅可以確保工程的質量,還可以在項目結束后降低維護成本,從而避免重復施工,提高整體的資源和能源效率。
路橋建設過程中的機械運作、土石方挖掘和打樁作業經常產生顯著的噪聲,給周邊社區帶來噪聲污染,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為了最小化這一影響,建設單位在選材和施工時必須采取多種措施。選擇適當功率和低噪聲的機械設備是關鍵,這樣可以在源頭上減少噪聲的產生。此外,現場安裝隔音板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可以阻擋噪聲向外擴散。為減少夜間給居民帶來的困擾,盡量將施工計劃安排在日間。為了持續跟蹤和監測噪聲,施工現場應配備噪聲檢測儀器。一旦檢測到噪聲超出允許的標準,應立即采取措施對相關作業進行調整或暫停,確保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噪聲影響。這樣的綜合措施旨在確保施工的平穩進行,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在建筑施工中,水資源的使用與廢水產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特別是在設備清洗和混凝土攪拌時,這些廢水如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導致附近水體污染,破壞其生態平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建筑企業可以采取設計和改進沉淀池來處理廢水,確保其排放達標。同時,設備清洗用的水可以經過處理后回收再利用,進一步節約水資源。另外,施工中的照明經常導致光污染,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造成干擾。為減少此類影響,可通過調整燈具的照明角度和范圍,確保光線不會對附近居住區產生過多的干擾。通過綜合考慮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管控水和光污染,確保施工活動對環境和社區的影響最小化。
道路和橋梁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如廢水、混凝土和鋼材等多種廢棄物,若不加以適當處理,這些廢棄物會引起水、土壤及整體環境的污染,其中某些不當處理的化學品甚至會破壞生態平衡,對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因此,建設中的廢棄物管理和處理顯得尤為重要。施工單位應具備高度的節能環保意識,確保施工中產生的廢棄物得到及時且恰當的處理。固體廢棄物,例如建筑垃圾,可以被送往專業的處理中心進行分選和回收。利用專業設備,如建筑垃圾破碎機和振動篩,將廢棄物進行分類和處理。經過粉碎和加工后,這些廢棄物可以轉化為再生砂石骨料,進而用于多種建筑應用,如路基材料和水泥摻合料。這樣,不僅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廢棄物的可持續循環利用[4]。
為了確保路橋建設的節能和環保,必須從施工團隊的基礎上開始。全體員工都應具備強烈的環保意識,明確認識到節能環保在施工中的關鍵作用。他們應堅守環保施工原則,結合具體的施工需求,制定并持續追求環保目標,從而確保整個項目的綠色發展。此外,為使施工更加高效和順利,建議采納動態管理模式,這意味著在項目的每個環節,如建筑籌備、材料采購和施工過程中,都需進行持續的評估和優化。針對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應經常分析存在的差距和問題,確保選擇和采納最合適的技術,并進行持續改進,從而提高工程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在應用節能環保施工技術的過程中,路橋項目的管理體系常顯得不盡如人意。為了有效促進這些技術在路橋工程中的廣泛應用,必須對施工管理和體制進行深度改革。這涉及專門的監管部門和行業專家來進行全面的項目監督。施工中的每個步驟都應被密切關注,確立嚴格的監管流程。此外,完善施工現場的各種資源管理,如建筑材料、設備和人員,也至關重要。工具和設備的正確擺放、有效使用不僅可以節約寶貴的施工時間,還能確保施工的質量與安全。這樣的管理和監督策略將為實現真正的節能和環保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降低能源消耗,應對電力和油耗進行創新性管理。針對電耗,可為燈具安裝補償電容以減少能源損失,選擇導電性能優越的線纜和高效變壓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安裝有助于減少深夜的電力消耗。利用智能控制技術,可根據人的視覺需求調整照明,實現路燈的智能化管理和最佳照明效果。而在油耗方面,減少車輛行駛中的油耗是關鍵。施工期間,應注重道路和交通狀況的評估,選擇平坦、少變化的路面設計,以減少油耗。確保道路設計簡潔、短距離且高效能幫助節省能源。同時,根據地形和道路規劃,選擇增強路面強度的優選材料和結構,進一步推動節能目標的實現[5]。
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進步,引入節能環保技術在路橋工程中已成為當下的必然趨勢。建筑企業應深刻領會其重要性,轉變傳統施工模式,擁抱這些創新技術。同時,路橋施工人員也需不斷吸取經驗、強化技能,確保熟悉并運用綠色建設方法。如此,不僅能更高效地使用資源,還能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確保路橋建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