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世紀初美國對華外交戰略轉變的悖論
——基于自由國際主義外交的視角

2023-12-26 07:40:40陳炎生
宜賓學院學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戰略國家

陳炎生

(貴州師范大學 歷史與政治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在20 世紀的國際關系中,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與現實主義是最具影響的三股思潮。而就其影響力而言,尤以自由主義為最甚[1],它塑造了堅持自由主義原則的國家對外關系的觀念。美國的外交政策深受自由主義價值觀的影響,進而形成國際外交的“美國風格”[2]。自由國際主義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3],從20世紀延續至新世紀。奧巴馬上臺后重申了自由國際主義的愿景,強調多邊主義、談判和裁軍[4]195-211。奧巴馬政府一直認為,中國的穩定發展是美國的關鍵利益所在?!靶滦痛髧P系”因特朗普上臺后的交易性做法而受到嚴峻考驗[5]。美中關系經歷了從奧巴馬時期支持中國崛起到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對華遏制戰略的轉變。梳理新世紀初美國政府如何處理對華關系,有助于說明自由國際主義外交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轉變和調適,還可以追溯美國對華外交接觸的軌跡,探析對華戰略轉變的策略與內在動因。

對于新世紀初中美關系的研究,目前國內學者基于現實主義的考量,從“新冷戰”、科技“脫鉤”、中美戰略競爭、中美日地緣政治等不同視角出發對新世紀中美外交進行解讀。楊勇萍、潘迎春通過“復合沖突論”探討了中美“新冷戰”的形成及其文化根源[6]。劉玉安、吳玲基于現實主義視角對中美沖突的潛在可能性進行解讀[7]。侯冠華從目的、意義、方法、過程、結果、結論等方面對美國智庫關于中美科技競爭的觀點進行解讀,并提出對策[8]。溫娟、李海東從美國戰略調整的視角分析中美競爭關系的發展路徑及未來趨勢[9]。劉穎、楊修文從道義現實主義的視角探討了中美競爭關系的前景[10]。劉鳴等通過“印太戰略”探討美國對華戰略轉變及其前景[11]。王浩從地緣政治邏輯出發對新世紀初美國對華政策演變進行了梳理[12]。國外機構和學者對當前中美外交戰略的討論則涵蓋了政治、經濟、安全等不同領域,如:Ely Ratner等的《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戰略的基本原則》(2019)、 Carl Bildt 的《我們戰略重點的演變》(2021)、Robert D. Blackwill 等的《世界秩序的終結與美國外交政策》(2020)、Atlantic Council 的《邁向新的國家對華戰略》(2021)等。綜上,國內外學者對21 世紀初中美外交戰略的研究成果頗為豐碩,他們從不同視角、不同領域對中美外交戰略進行分析,但鮮有從自由國際主義視角來研究新世紀美國對華外交的演進理路及其策略、動因。

一、自由國際主義學說的內涵及其矛盾

(一)自由國際主義學說的定義及目標原則

1. 自由國際主義的定義

自19 世紀下半葉以來,自由主義陣營的國際派試圖將作為國內政治理論和制度的自由主義基本原則推廣到國際事務,并逐漸形成現代意義上的自由國際主義理論[13]。國外學者對自由國際主義進行了界定,認為自由國際主義是一種理解、證明和實踐國際政治的多面向方法,其作為實證理論主要應用于國際事務,解釋美英等國家外交政策如何運作;自由國際主義作為規范性世界觀,是一種在其支持者的無意識中合法化了的意識形態,是美英等國家用來解釋、實施、捍衛當前國際現狀的思想、實踐和理想的主要體系;自由國際主義不僅作為一種世界秩序的理論或方法,它還是一套既定的政策、制度及其實踐;自由國際主義者即是世界主義者[5]。總之,在西方學者看來,自由國際主義是世界通往現代化“應許之地”的獨特道路。

2. 自由國際主義的目標原則

從思想起源來看,自由國際主義學說深受歐洲早期自由主義的影響,無論從國際關系史、國際思想史還是政治思想史,都刻上歐洲自由思想的烙印。自由國際主義在當代國際體系的結構和形態中,其表達方式根據不斷變化的政策環境而演變,它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在自由國際主義演變的過程中,包含個人權利、私有財產、法治、政治參與等自由主義的基本價值觀持續構成美國對外戰略的核心。

自由國際主義學說在美國形成于威爾遜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威爾遜試圖建立一個由全球集體安全機構組成的國際秩序,在這個國際秩序中,主權國家將共同行動,維護一個國家間領土的和平體系。開放的貿易、民族自決和對進步的全球變革的信念構成威爾遜的世界觀,即民族國家在多邊法律體系中進行貿易和互動,建立一個有序的國際社會。威爾遜自由國際主義的目標包括:自由貿易和經濟一體化、確保集體安全的多邊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美國開明的領導等[14]。冷戰時期的自由國際主義秩序,則成為美國主導的在西方國家范圍內的外交規則。

當代美國自由國際主義外交一般指冷戰后形成的一種外交戰略思想。冷戰結束后,自由國際主義秩序幾乎向所有國家延伸。以民主和平論、貿易和平論、國際制度和平論等為代表的自由國際主義強調民主制度、相互依賴、國際制度對于國際秩序的重要作用。民主共同體、共享主權、合作安全、公共產品及普世權利等構成他們的核心概念[13]。當代美國用以主導國際秩序的自由國際主義外交強調國家間的接觸,而不是孤立主義,它以開放市場、國際制度、合作安全、民主共同體、漸進的變革、集體解決問題、共享法治等為追求目標[15]。當代自由國際主義基于西方認同的規則構建國際合作體系,其堅持的原則主要包括尊重人權、不干涉、反帝國主義、自由市場、政治和宗教寬容等。

自由國際主義學說的產生基于特定的社會歷史根源,最初主要是為了應對資本主義發展導致國家間的矛盾和沖突,它與資本主義在西方的發展密切相關。自由國際主義的普遍性主張掩蓋了其自身具有的文化特性,以及構成自由國際主義學說淵源和原則的特殊性。它忽視了非西方民族國家迥異的社會歷史背景。美國試圖在自由國際主義學說的指導下建立世界秩序,如同試圖在迷霧中描繪自己的周圍世界。

(二)自由國際主義學說自身存在的矛盾

1. 自由國際主義外交學說理論與實踐的背離

自由國際主義是從一種源自福音宗教情感的后格萊斯頓道德主義態度,發展到一種完全世俗性質的制度主義,作為一種信仰體系,自由國際主義可以追溯到18、19 世紀康德、邊沁和密爾等的著作。18 世紀后期,康德概述了自由國際主義思想的三個組成部分:有代表性和負責任的政府,國際法應以最終目的為消除戰爭的國際和平聯盟為基礎,允許個人在國與國之間自由流動。康德的國際主義關注的是國家間的合作和相互依存,以及國家間聯盟的發展。邊沁認為,自由貿易不僅對于經濟具有重要性,通過國際貿易具有潛在地阻止戰爭發生的可能。對于19 世紀的自由主義者密爾來說,自由貿易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通過自由運作的私營企業之間的合作,促進不同國家貿易伙伴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為國家提供和平與繁榮。密爾同時也贊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自決。到19 世紀末,自由國際主義已經與個人和組織通過經濟、社會和法律等渠道推進的國際合作密切相關[16]。

20 世紀初,自由國際主義理論主張應該民主制定外交政策,而不是由統治階級內部的貴族精英制定。這時期自由國際主義的主要論點包含四個方面: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角色,民主和言論自由,合作和制度主義,民族主義和自決[16]。20世紀初的自由國際主義者試圖通過多邊主義來實現集體的安全。他們認為,一戰前的國際關系不是一個體系,而是一個無政府狀態,無法補救導致和平破裂的缺陷,也無法阻止戰爭的爆發,因而倡導國家聯盟,以實現相互依存或集體安全。通過建立新的和平主義機構,有可能改變國家行為,實現和平的國際關系。這種構建集體安全的思想被1945 年之后的美國自由主義者所繼承,即建立一個真正的集體安全世界體系[16]。

然而,冷戰結束以后,美國一方面高舉自由國際主義旗幟,一方面強行干涉別國特別是小國內政,以顛覆改變他國政權,在對待中俄等大國外交上,采取了以遏制、干涉為特征的霸權主義外交。美國的外交實踐戰略與自由國際主義學說相比較充滿自相矛盾,無論是威爾遜的國際主義還是當代自由國際主義的一貫原則。

2. 自由國際主義外交自身存在的強權政治及非自由主義種子

自由國際主義理論基礎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脫節導致其外交上的強權政治。從理論上講,自由國際主義以自由主義理論為根基。自由主義認為,私有財產是個人獲得自由的基礎,政府的主要任務在于保護私有財產和個人自由,然而在現實的世界中,大多數人并不擁有私人財產,而是依靠公共財產或私人財產謀生,因此,他們也就對于保護和擴大私人財產興味索然。正是自由主義理論和現實世界的脫節產生了自由主義內部的根本矛盾。這一矛盾決定了自由主義國家的性質,只有通過否定大多數人的政治權利,才有可能保護和擴大私有財產。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自由秩序的穩定一方面通過殖民主義或帝國主義在國際范圍內的剝奪獲得共同財產;另一方面,通過在國內擴大選舉權和福利立法,讓被剝奪公民權的那部分人在自由體制中享有一定的權益[17]。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其與民主、福利國家之間的聯系依賴于國際領域的強權政治和經濟不平等,正是國內的自由主義和國外的強權政治之間的這種聯系導致了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政策面臨各種困難或失敗。

自由國際主義外交存在著根深蒂固的非自由主義種子,亦即是長期存在著干涉主義的自由主義者。自由國際主義理論根源可以追溯到康德的學說??档抡J為,一個永久的和平只有在各方是自由民主國家,所有國家必須有同樣共和政體的國內政治秩序。同時康德賦予共和國家通過對其他國家使用武力來結束國際戰爭狀態的權利,以迫使他們接受共和主義[18]??档抡J為非正義的敵人是那些拒絕采用共和主義并威脅到和平聯盟的人,因此,可以使用包括武力在內的非自由主義手段。康德的自由主義主張潛在地為使用干涉等非自由主義手段提供了哲學上的理由,闡明了自由國際主義深刻的非自由主義根源。康德以強制和干預來改變國際體系的做法是對古典國際法的背離,因為古典國際法對國家主權作出了無條件的承諾。

當代自由國際主義思想不僅包括理性政治、自由和個人權利,還包括強權政治、干涉主義、優越感、中心主義、種族主義等。自由國際主義學說自身存在著難以協調的甚至互相對立的矛盾,正是這些矛盾導致其指導美國外交戰略實踐面臨的多種困境。

3. 自由國際主義外交目標與手段的脫節

自由國際主義強調安全合作和集體解決問題,然而長期以來,美國政府在外交事務中采用了背棄自由國際主義傳統的單邊主義做法。

在美國的外交政策方面,寬泛的自由主義目標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自由主義往往鼓勵雄心勃勃的外交目標和承諾,同時假定這些目標是可以在美國不需要相應成本的情況下實現,也就是說,自由國際主義者傾向于用廣泛的理想主義術語來定義美國的利益,而總是不承認這種愿景的必要成本和風險。其結果是,宣布宏大而雄心勃勃的目標,卻以不成比例的有限手段來實現,從而直接導致失敗[19]。這種目標與手段的脫節,是美國對于國際關系的單邊主義做法的直接后果。

自由國際主義的這種目標和手段之間的脫節從威爾遜開始。威爾遜在一戰結束后,希望國聯發揮集體安全的推動者作用,通過國聯構建新生的自由國際秩序,在這種秩序中,戰爭被宣布為非法,自決成為民族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力,各大國放棄其帝國主義勢力范圍、保護主義關稅壁壘和秘密軍事同盟等。在實踐中,巴黎和會的實際結果與威爾遜的愿望相反,其結果是一系列的妥協,日本在中國山東保持了勢力范圍,英國從德國和土耳其那里占領殖民地,這些都與威爾遜的宣言背道而馳。威爾遜在提出雄心勃勃愿景的同時,認為對于大國集體安全的承諾及在歐洲和亞洲加強安全只是道德上的義務,因此拒絕美國采取符合邏輯的行動[19]。

克林頓奉行雄心勃勃的“民主擴張”戰略,旨在促進市場民主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強調對其他國家的國內沖突進行人道主義干預,但他試圖以極低的成本來實施這一戰略,不愿意使用武力來支持他的威爾遜議程,而使軍事承諾維持在一個不切實際的低水平。在克林頓政府時期,民主擴張的自由國際主義假設指導了美國的政策,其宣傳一個自信和理想主義的公共立場,卻拒絕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按其立場進行合作。例如在索馬里、海地、科索沃等問題上,美國不愿為其聲明承擔風險,僅是極不情愿地采取了風險極低的干預措施[19]。小布什同樣違背威爾遜的外交政策,在“9·11”之前,小布什政府一方面認為美國的國家安全能力要與國家的戰略承諾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卻對提出的雄心勃勃的計劃不感興趣。這正如小布什總統在2000 年10 月的一場辯論中所闡述的立場,在采用方案上要非常謹慎地對待,美國在派遣軍隊時必須非常小心[19]。美國這一外交上的選擇性做法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重建問題上同樣得到了印證。

4. 兩黨的不協調及其差異化的國內外政策使得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成效式微

在美國,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政策的推行,需要以廣泛的國內支持為條件,需要國會兩黨的長期戰略合作。首先,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政策取決于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的使用,同時需要立法的支持,有時甚至需要國會絕對多數議員同意。例如貿易和投資協議、軍事聯盟、海外軍事基地和行動、對外援助和經濟制裁等都需要國會的批準。其次,在外交上維持對多邊伙伴的承諾意味著時間上的連續性同樣很重要,如果在每次不同的政黨上臺執政時都改變政策,美國就無法對其伙伴做出可信的承諾。通過多邊合作進行對外接觸的政策需要一個國家的長期承諾,每一個政黨一旦上臺,都必須愿意繼續奉行自由國際主義政策取向的外交路線。再次,自由國際主義政策議程要求從國內調配大量的資源為海外的承諾提供支持。國會對此類支出的批準也需要兩黨的合作[15]。總之,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政策需要各政黨和公眾持續、廣泛的支持。在美國,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重新喚醒了緊張的階級關系,兩極分化嚴重影響了兩黨的合作默契。兩黨合作共識的不斷喪失,不斷加劇的國內黨派分歧,對美國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政策的可持續性構成了潛在威脅。

自由國際主義外交在實踐上存在著雙重標準,美國自由國際主義政策對外提倡自由貿易與在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并存。美國提倡的自由國際主義經濟政策,其目標是解除貿易管制,開放市場,教育、醫療衛生、水和電力供應等公共財產的私有化,同時必須確保這些政策產生的經濟不平等不會破壞國內的政治支持和穩定性。為此,美國在國外追求自由貿易,在國內則從事于農業、脆弱產業和對移民嚴格管制的勞動力市場等的保護[17]。這些互相矛盾的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其國內的潛在危機,降低失業比例,但在外交上導致了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和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之間的不平等。對于經濟薄弱的國家,大多數人無法在私有財產的保護中獲益,尤其是對依賴于公共財產和再分配的大多數無產者而言。自由國際主義外交原則與經濟薄弱國家中大多數人的利益相抵觸,其往往導致并加劇了個人之間的不平等。這些對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政策的實施及穩定性構成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二、新世紀初美國對華外交戰略調整與自由國際主義學說

自由國際主義作為新世紀以來美國指導外交戰略的學說,其對華外交向遏制戰略的轉變不僅體現了自由國際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矛盾,同時折射出其外交戰略理論背后的國家利益和霸權邏輯。美國對華外交戰略調整的多重舉措,都與自由國際主義學說的目標原則形成悖論。

(一)從支持中國崛起到全面遏制的轉變違背安全合作的目標原則

美國每一屆新政府都制定了一份國家安全戰略(NSS),用于指導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政策。2015 年該份文件針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指出,美國歡迎一個穩定、和平、繁榮的中國崛起,并將與中國尋求發展建設性關系,兩國雖然會有競爭,但美國將拒絕對抗的必然性并控制好競爭。美國2017 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關注的焦點是中國的對外政策而非中國的內部秩序,并將中國視為對美國的一種挑戰。該報告指出,幾十年來,美國的政策植根于支持中國崛起和中國融入戰后國際秩序,并使中國自由化這樣一種信念。然而,中國正在利用經濟上的影響以及隱含的軍事威脅來說服其他國家聽從其政治和安全議程,開始在地區和全球發揮影響力,對美國的主導地位構成了壓力。美國2018 年的《國防戰略》采取了更為激進的態度,該文件指出,國家間的戰略競爭,是美國國家安全最關心的問題,中國對美國而言成為頭號的安全問題。2021 年拜登新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和俄羅斯區分開來,認為俄羅斯只是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一個破壞性角色,但中國是唯一有能力將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結合起來,對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構成持續挑戰的競爭對手[20]。從美國歷屆的戰略報告中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基本上沿襲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遏制戰略,對華外交戰略由2015 年以前歡迎中國崛起的論調向對華全面遏制轉變。

2021 年的美國《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提出了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三個主要領域:提升對美國的人民、經濟和民主的投資;加強和捍衛美國的盟友和伙伴關系;加強國防軍事投入[20]。美國通過這些舉措來達到對抗中國,實現其對華外交的遏制戰略,背離了自由國際主義聲稱的集體解決問題、共享法治和安全合作的基本原則,構成了外交實踐和主導原則的悖論。

(二)單方面挑起貿易戰違背開放市場、自由貿易原則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在新世紀的不斷增強,美國認為中國的崛起正在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構成挑戰,對中國的外交定位不斷發生演變,從小布什時期的“建設性合作者”和“利益攸關方”到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競爭者”,再從“競爭者”調整為特朗普時期的“修正主義者”?;趯γ绹鲗У淖杂蓢H秩序“修正主義者”的定位,特朗普政府展開了對華的全方位貿易戰。

特朗普政府的初期,中美貿易合作經歷了短暫而虛假的“蜜月期”,在2018 年開始了對中國全方位的貿易戰。2018 年1 月,美國開始對中國出口的洗衣機、光伏產品、鑄鐵污水管和鋁箔產品加征關稅。同年3 月,美國藉口“侵犯知識產權”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500 億美元的關稅。同年6 月至9 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 調查”結果,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征收10%-25%的關稅。2019 年5 月,美國宣稱對來自中國的共計2 000多億美元的商品關稅從10%提高到25%。9月,特朗普政府聲稱對來自中國的總額3 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21]。美國政府單方面挑起貿易戰,試圖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將中國排除在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之外。繼特朗普之后的拜登政府,其最終目標是維護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秩序,仍將以維護“公平貿易”和美國“國家安全”為由,通過多種渠道保持對中國的強硬姿態與利益訴求[22]。由于受美國國內貿易及政治氛圍影響,拜登時期的中美經貿摩擦將向金融、科技、國際規則和制度層面延伸[23]。貿易戰是在美國政府主導下對國際貿易市場的強行干預,它促使中國政府采取對等的貿易措施,其不僅擾亂了國際市場秩序,也背叛了自由國際主義一以貫之聲稱的開放市場及自由貿易等原則。

(三)插手“臺灣問題”違背政治寬容和不干涉原則

基于“擴大民主”和遏制中國的考慮,干涉中國臺灣問題成為美國的關鍵戰略選擇。美國2021 年的《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更強調捍衛民主,認為當前的目標是“振興全世界的民主”,該戰略指南還提出舉行民主峰會的夙愿[20]。在美國2017 年的國家戰略報告中明確提到了一個中國原則,而在2021 年的國家戰略報告則沒有提及。在2021 年的《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指出,美國將支持臺灣,因為臺灣作為“一個領先的民主政體,一個重要的經濟和安全合作伙伴”,符合美國的長期承諾,該報告提出幫助臺灣防御[20]。該份文件企圖借捍衛民主的名義,為與臺灣地區的官方往來提供理由,公然違背了中美達成的一個中國原則。

美國政府領導人的公開談話和相關法案也印證了對華外交的這種變化。在21 世紀初,小布什宣稱一個中國政策意味著臺灣問題應該和平解決,反對臺灣地區領導人單方面作出決定,改變臺灣現狀。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仍然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僅與臺灣保持非正式關系。奧巴馬認為,可能沒有比中美關系更重要的雙邊關系了,如果中美關系破裂或進入完全沖突模式,每個人的情況都將更糟。特朗普時期開始重新評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提高了對臺灣的支持。特朗普上臺后簽署了《2017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鼓勵國防部長與臺灣開展高級軍官交流項目。2018 年通過的“臺灣旅游法案”提出,美國政府應該促進美國和臺灣地區官員所有級別之間的互動。2020年簽署的“臺灣保證法案”,敦促定期向臺灣出售武器。2021 年1 月9 日,國務卿彭佩奧取消了美國和臺灣之間互動的所有限制,特朗普政府和臺灣地區的官員多次進行了公開和私人訪問。拜登新政府則在2021 年1 月23 日的聲明中,重申了美國的“長期承諾”“繼續幫助臺灣保持足夠的自衛能力”,同時強調美國“對臺灣的承諾是堅如磐石的”。美國政府新世紀以來對中國臺灣問題立場上的轉變,不僅是對中國內政的蠻橫干涉,也違背了自由國際主義外交的政治寬容、不干涉原則。

三、新世紀初美國自由國際主義對華外交戰略轉變的策略

吉爾平在其“霸權衰弱論”中,認為當霸權開始衰落的時候,這個社會到達了它擴張的極限而遇到維持其霸權地位的困難,最終導致霸權實力的衰退。霸權國家在新的國際均衡形成前必將作出戰略調整[24]145。在人類邁入新世紀之后,相對中國的崛起和在軍事上復蘇的俄羅斯,美國及其自由主義盟友在全球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中所占的份額自2004 年開始下降。新的國際形勢促使美國政界和學者對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戰略特別是對華外交政策進行重新定義,不斷調整其外交戰略,選擇對華外交政策的最佳方案。

(一)通過泛化國家核心利益為對遏制中國提供借口

美國政治精英認為,美國外交戰略的基石是對國家核心利益的界定。美國智庫學者提出的美國國家核心利益內容共有13項,其中有10項沒有牽涉對華主權問題,主要包括:(1)保護美國免受核攻擊的威脅,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包括來自非國家行為體的任何此類威脅;(2)確保美國的核保護傘延伸至各盟國,同時履行美國在個別條約中對盟國所承擔的其他安全義務;(3)維持美國47 個盟國全球網絡的運作效率,以及維持這一網絡所需的國內外政治支持;(4)保持美國在全球常規軍事領域對任何其他對手的優勢地位,在包括人工智能、太空、網絡空間、新興軍事技術等在內的領域,防止其他國家的超越;(5)保持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常規軍事優勢,以便美國可以在發生武裝沖突時獲勝;(6)維持以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的全球最大國民經濟地位;(7)保持美國在關鍵新興技術所有主要類別的全球領導地位,或通過與美國盟友的聯合領導來達到這一點;(8)維持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包括在數字貨幣市場和其他新興金融技術平臺;(9)防止災難性的全球氣候變化,確保所有國家采取必要的行動,在21 世紀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 攝氏度以內;(10)捍衛、擴展并在必要時改革美國自1945年以來建立的以規則為基礎的自由國際秩序和相關多邊體系,以及其意識形態基礎。另外,還有三項涉及中國的主權問題:(1)“武裝臺灣”,并使其與美國一起,阻止任何未來的武裝攻擊和網絡攻擊;(2)抵制中國對釣魚島及其相關專屬經濟區主權的要求;(3)阻止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張進一步發展[25]??梢?,被美國智庫專家列入核心利益的三項內容,同樣屬于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

無論是臺灣、釣魚島還是南海,均構成中國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使用“長臂管轄”將涉及中國主權及內政的重要領域納入其國家核心利益范疇,并為進一步干涉中國主權提供“正當性”理由。其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外交實踐中,都將對中國的內政和主權構成嚴重干涉,這不僅違反了中美曾達成的多項共識,也是對自由國際主義共享主權、不干涉等目標原則的背離。

(二)通過區分“民主主義者”與“他者”作為干涉他國主權和內政的“正當性”基礎

新世紀初,小布什在象征著接受全球化的自由貿易與普遍的人類自由之間建立了明確的聯系,也即是說,那些接受全球化新自由主義信條的人站在了正確的一邊,那些拒絕參與全球化的人,即所謂的“封閉社會”或“全球化恐懼者”,要么自取滅亡,要么會在未來世界發展的進程中被毀滅。在小布什政府時期,關注人權和民主的傳播構成了“國際社會”決定性特征的基礎。正如2002 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所提出的,美國必須堅定地捍衛不可妥協的人類尊嚴,主要包括法治、對國家絕對權力的限制、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平等正義、尊重婦女、宗教和種族寬容、尊重私有財產等。小布什的人道主義關切造成了國際社會的分裂,將民主主義者和非民主主義者、人權倡導者和人權濫用者區分開來,最終區分了人類和次等人類[26]。將民主主義者和“他者”區分開來,將“自由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國家區分開來,為美國干涉他國內政提供了借口,也在不同文明國家間人為地種下了仇恨和沖突的種子。

在美國看來,所謂的“他者”是賦予了自由主義國際霸權一致性和目的的局外人。自由國際主義者通過定義他者的方式,反對那些被認為“次等人類、頑固不化、無賴的或邪惡的”人,為干涉他國或發動戰爭的正當性奠定了基礎。美國自由國際主義者通過反對這些普遍存在的“他者”或“國際社會”的敵人,試圖將自己確立為全球人類的代表,并圍繞全球化、人道主義和民主化等實現其全球霸權。重視意識形態的拜登政府,將沿襲小布什時期的外交策略,在中美關系上,通過將民主主義者與“他者”區分開來,獲得在新疆、西藏等問題上無理污蔑和對華內政進行干涉的“合法性”依據,為謀取其盟友和伙伴的支持提供了道德游說途徑,這也是美國在意識形態領域外交戰略的特點。

(三)通過締結廣泛聯盟和伙伴關系力圖改變對華戰略平衡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試圖整合國內和國際力量,在美國主要亞洲和歐洲盟國的參與下,共同協調和實施對華戰略。美國智庫學者提出了指導未來幾十年對華戰略的10 項核心原則,其中除了重新聲明對華戰略立足于國家價值觀和國家利益,即堅持所謂自由國際主義原則、捍衛普遍的自由價值觀和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繼續維護美國全球影響力等原則之外,增加了“加強與主要盟國的充分協調,共同應對中國”的指導原則。例如通過包括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來增強其在亞洲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通過包括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和加拿大等國來增強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的軍事實力,通過美國與盟國間全面的戰略協調和合作,實現改變對中國的戰略平衡[25]。為了獲得盟友的積極響應,美國同時將解決其主要盟友和伙伴的政治和經濟需求作為對華戰略的指導原則。

為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美國聯合其盟友及伙伴打壓中國高科技行業。中國在南海建造人工島嶼作為軍事基地之后,美國借口中國的“地緣政治野心”,對華技術出口實施越來越嚴格的控制,這些管制具有治外法權的效應,出于安全的考慮,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國臺灣地區都與美國站在一起,禁止中國電信公司華為和中興參與其5G 互聯網網絡。此外,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在2022年10月大幅收緊,當時拜登政府禁止出口所有先進的計算機芯片、芯片設計軟件、芯片制造設備;美國還禁止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在中國芯片公司工作[27]。美國力圖以此來改變對華在技術領域的戰略競爭態勢,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

四、余論

美國基于新國際格局對華進行的戰略調整,是實現美國國家利益和保持自由國際秩序主導地位的手段。美國對華外交戰略轉變與自由國際主義學說相比較充滿著自相矛盾。美國的自由國際主義外交戰略,正如亞歷山大所指出的,如果它試圖取締非自由主義,那么它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如果它允許非自由主義,那么它背叛了自己,從而也就背叛了自己的原則,自由主義外交戰略看來既可能,又不可能。無論如何,美國的這種自由國際主義外交都顯得自相矛盾[28]。

美國智庫學者認為,中國正以一種蘇聯從未有過的方式挑戰美國的全球和地區主導地位,這是一種在過去20 年來逐漸顯現的結構性挑戰,對于美國以及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來說,意味著一個根本性的戰略變化[25]。拜登在上臺后的首次外交政策講話時,將中國定義為“最嚴峻的競爭者”。在美國的政治精英階層中,逐漸達成一種共識,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最為重要的戰略問題是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面對美國筑起的“新鐵幕”和咄咄逼人的遏制外交,中國有必要在變幻的國際舞臺上進行全面的謀劃,加強戰略定力,繼續走好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按照“十四五”規劃,對內堅持發展導向,推進政治法治建設,解決好國內自身矛盾,增加科技投入,推進科技創新,爭取高科技、高端產業制高點,不斷提升綜合國力,爭取在“十四五”規劃結束時與美國在國力上更加均衡。對外進一步開放國門,與各國建立伙伴關系,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參與構建多邊主義的國際新秩序。

世界范圍內的自由國際秩序僅僅是未來社會的愿景和有待實現的政治模式。在合作與斗爭并存的未來中美關系上,基于中美全面對抗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后果,美國將考慮到外交成本和國家安全繼續調整對華戰略。拜登也承認“愿意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情況下與中國合作”。中美可以在求同存異、互利雙贏的對話中“美美與共”,通過恰當的方式和渠道商議解決兩國關系中的困難,把新秩序的舊守護者和新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引向繁榮、和平、復興的愿景,這與自由主義實踐的核心部分也是一致的,即是努力欣賞人類的多樣性,以共情的態度理解那些最強烈反對這種實踐的人的觀點。

【責任編輯:許潔】

猜你喜歡
戰略國家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戰略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天堂成人av| 久久伊人操|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嫩模喷白浆|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色婷婷成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亚洲香蕉在线| 国产色婷婷|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天天色综合4|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视频| 久久伊人色|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www精品久久|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福利|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视频a|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欧美激情福利|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99re在线观看视频|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久一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色在线|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97在线碰| 国产白浆在线| 日本在线亚洲| 欧美一级在线|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xxx|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