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宇軍
(梅州市梅州大堤管理處 ,廣東 梅州 514000)
梅州市城區洪澇災害防御體系由梅州大堤南堤、北堤、東堤、西堤(程江河堤)和相關排水排澇設施組成,南堤、北堤、東堤由梅州大堤管理處管理,西堤由梅縣區水務局管理。根據2023年2月統計,圍內共有排澇泵站(電排站)16座,裝機59臺,總裝機16180kW,排澇流量239.765m3/s,排澇標準均為10a一遇24h雨1d排干。梅州大堤南堤建有梅塘電排站、近梅橋電排站、葉屋橋電排站、下車壩電排站、七孔閘電排站(中型),總裝機容量3845kW,排澇流量51.24m3/s;北堤建有黃塘排澇泵站(大型)、黃塘電排站、南門電排站、東橋電排站、東湖泵站(中型)、周溪河電排站,總裝機容量9195kW,排澇流量142.52m3/s;西堤建有鎮江寺電排站(中型)、八角亭電排站(中型)、盧屋崗電排站、烏廖沙電排站、大喜電排站,總裝機容量3140kW,排澇流量46.005m3/s。
根據2021年9月印發的《廣東省水利廳關于印發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粵水農水農電函〔2021〕1428 號)文件精神,每個市選取≥1 宗大中型灌區、1 宗泵站開展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試點建設,梅州市水務局以興寧市城區電排站(西站)做為試點,成功創建梅州市首個大中型排澇泵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達標泵站,于2022年3月被廣東省水利廳授予達標證書。2023年1月印發的《廣東省水利廳關于做好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標準化管理評價工作的通知》(粵水農水農電函〔2023〕104 號)將全省工作目標任務分為2個階段:①2025 年底前,“十二五”以來建成和實施過改造項目的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實現標準化管理創建工作;②2030 年底前,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梅州市水務局據此積極開展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標準化管理創建工作,2023年以梅州城區排澇泵站為切入點,計劃完成對黃塘排澇泵站、七孔閘電排站、東湖泵站的標準化管理創建。
泵站標準化管理要求在組織、安全、運行、信息化、經濟等管理制度做到健全,其中涉及到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法規,在工程類型、結構、設備等方面已具備可行的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但在某些方面如安全生產、信息化、自動化等仍缺乏一些參考規范、實踐標準等。各類標識標牌、警示牌、公示牌等均無統一標準,導致各個泵站的各類標識標牌、警示牌、公示牌種類不全,尺寸、形式多樣。沒有系統的技術管理規范涵蓋泵站在組織、安全、運行、信息化、經濟等管理環節,將影響泵站工程標準化管理全過程。
劃定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是水利部的一項重大部署,是保護水利工程的重要措施,是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解決長期存在的水利“重建輕管”問題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是規范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確保工程安全和效益發揮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水利工程管理標準化、法治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梅州城區積極開展堤防和電排站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2020年10月完成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同年12月29日,梅州市水務局在市人民政府網站市水務局專欄對梅州大堤堤防和電排站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界成果進行公示,因劃定范圍內涉及市政道路、公園等公共設施,與其他主管部門存在范圍交叉、責權模糊等情況,劃界確權工作停滯。
目前梅州城區排澇泵站存在人才隊伍老化,職工文化程度偏低,大學??萍耙韵聦哟握急?6%,專業技術人員占比31%,高級技術人員相對缺乏。隨著泵站工程技術專業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高學歷、高素質、專業技能強的人才缺口較大,受體制機制、薪資待遇等條件限制,高素質技能人才引進不暢,導致專業技術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難以滿足泵站管理不斷升級的需求[1]。
自動化設備包括遠程智能控制、監測、保護、預警,各方面必須由計算機控制,及時收集各設備數據記錄并分析,快速而準確的發出預警、保護、自動控制等,對可能發生的故障、事故等防患于未然,使泵站運行更加可靠,更加高效。如今梅州城區大中型泵站建成投運均>10a以上,啟動機組均采用自動化控制,具備一定的監控設施,但自動化設備使用時間較長,在自動化監測、預警、通訊、智能化等技術相當落后。
從組織管理、安全管理、運行管理、信息化管理、經濟管理五個方面扎實開展泵站標準化管理工作。
1)加強組織管理工作,不斷深化泵站管理機制體制改革。根據泵站職能及實際運行情況,對照批復的泵站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合理設置崗位和配置人員;足額落實“兩費”,并多渠道籌集項目建設經費,積極爭取各級水利發展、涉農、融灣振興等項目資金支持;推行管養分離和競聘上崗制度等,建立健全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泵站管理體制。
2)梳理制度,查漏補缺。根據工程管理需要,修訂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健全泵站管理制度體系,以制度促規范、以制度管人管事,對關鍵崗位制度上墻明示。在日常管理中開展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促進制度的貫徹落實,確保體制機制完善,責任落實到位,制度執行有力。
3)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優化泵站人員結構。制定完善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嚴格落實培訓上崗制,特殊崗位持證上崗。同時創新人才激勵機制,鼓勵泵站管理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并給予適當的經費支持;通過競聘上崗,逐步實行將管理績效與工資掛鉤,充分調動泵站職工工作積極性,不斷提升泵站管理水平與能力[2]。
4)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因地制宜推行水文化建設。努力挖掘泵站的時代背景、人文歷史以及地方民風民俗等,應積極創建水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打造泵站科普基地,加強宣傳和引導,充分發揮基地的教育引領示范作用。
5)重視水環境保護,提升泵站內外形象。加強泵站管理范圍內水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站內綠化程度;保持管理區域整潔,環境優美;保持管理用房及配套設施完善,外觀形象好。
1)不斷完善防汛搶險、事故救援、重大工程事故處理等應急預案,與市政排水、堤防管理單位等多方協作,確保物資、器材及人員的配備滿足防汛搶險、應急救援的要求,并積極開展相關培訓和演練,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消防應急救援演練。
2)繼續推進劃界確權工作,明確泵站管理和保護范圍并設置界樁、界碑,對范圍內重要工程設施、重要保護地段、重大危險源設置禁止事項告示牌、安全警示標志等。
3)建立健全工程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和登記建檔制度,依法依規對工程進行管理和巡查并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實行責任到人制,確保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形成安全管理閉環。建立健全事故報告和應急響應機制。
4)泵站安全設施設備每年進行≥1次的檢查、檢修、試驗,特種設備、計量裝置按國家有關規定管理和檢定,確保工程設施設備齊備、完好。重大危險源應辨識管控到位,勞動保護用品配備應滿足安全生產要求。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和人為責任事故。
1)服從城區應急防洪聯合調度,在城區排水除澇應急預案的基礎上細化泵站運行調度方案,并按規定報批或報備。
2)完善泵站建筑物和設備管理制度,確保管理責任明晰且落實到位,保持設備銘牌完整、標識清晰,狀態良好,確保建筑物無安全隱患且按設計標準運行。
3)建立健全《泵站安全操作規程》、《泵站運行規程》和運行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每年年末對泵站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并將總結上報管理處。
4)制定泵站工程檢查和觀測制度,開展工程觀測和經常、定期、專項檢查,在符合有關規定的基礎上保證觀測、檢查記錄的真實性,并做到盡量詳細。根據觀測、檢查記錄定期開展“回頭看”,提出有利于工程運行、管理、維修等方面的建議性意見或方案。
5)制定泵站工程檢修維修制度,每年汛期后隨即編制檢修維修計劃,按計劃開展建筑物、設備的檢修維修,并做好質量、工期、投資控制,按期按規驗收。
6)制定泵站技術檔案管理制度,配備檔案管理人員,按照檔案管理相關規定、指南建立完整的技術檔案,做好運行、檢修維修、觀測等技術資料的整編和歸檔。
1)積極關注技術革新,培養信息化智能化專業人才,技術人員要與時俱進,要具備創新精神。
2)積極推進泵站管理現代化建設,積極嘗試新技術,引進或開發先進的運行管理設施,建立安全可靠運行的工程自動監測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工程管理信息系統。
1)建立健全泵站管理單位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等制度,確保泵站人員經費、項目建設和維修養護等經費足額落實,經費使用符合相關規定,從制度上杜絕違法違紀行為。
2)按照有關規定嚴格落實職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各種社會保險,確保人員薪資待遇符合本地工資標準。
根據梅州2023—2025年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標準化達標管理任務指標分解表,對梅州城區黃塘排澇泵站、七孔閘電排站、東湖泵站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參照《廣東省水利廳關于做好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標準化管理評價工作的通知》(粵水農水農電函〔2023〕104 號),對以上3座泵站狀況分別進行自檢自評和考核,力爭考核結果在900分以上,并將自檢自評結果報梅州市水務局,然后根據梅州市水務局考核反饋結果,制定整改措施,加強整改,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動員部署階段。制訂《梅州大堤黃塘排澇泵站標準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成立標準化管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和協調力度。及時宣貫標準化管理有關文件,增強創建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2)對標自查階段。各部門根據本方案任務分工,認真開展對標自查,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補好短板,把每項指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全力推進標準化管理工作。
3)全面創建階段。按照統一部署和具體工作計劃,軟件和硬件兩手抓,制度體系建設和工程措施同時推進,著力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全面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建工作。
4)總結提升階段。根據專家組考核意見,組織開展查缺補漏工作,完善提升標準化管理創建成果。認真總結泵站標準化管理創建工作經驗和做法,提煉建立長效機制。
5)長效管理階段。梅州市水務局應適時組織復核,不定期進行抽查,復核或抽查形式包括現場檢查、檔案檢查等,內容包括建設管理、運行管理和問題整改等情況,并對復核或抽查結果予以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