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廖籽涵 (長沙市一中金山橋學校)
我躲在樹后面,探出腦袋,注視著水田里一位老人在田里不緊不慢地走著,那一聲聲“哩哩哩哩……”在水田上空久久回蕩。
“爺爺出去趕鴨子了。”奶奶是這樣跟我說的。“可是怎么這么早就出去呢?”我又問。奶奶只是無奈地笑道:“這次我們屋里養了十一只鴨子,隔壁屋里比我們養的還多,我們家的鴨子跟著他們家的走了,我怎么趕都趕不回來。”奶奶說完又去忙了,我很好奇,這鴨子該如何趕回來?于是我跟著爺爺的腳步一路追尋。
爺爺的臉是飽經風霜的,是平靜的。他的眼睛是瞇瞇的,帶著笑意,嘴里經常叼著一根牙簽,頭發稀少,而且全部都白了。爺爺利落地穿上長筒雨靴走出來,邁著他那一如既往的平穩步伐走到破舊的屋檐下,抽出一根陳舊的長竹竿。
爺爺準備下田了,見我一直跟著,轉過身對我擺手,示意我趕快回去。“我不回去,就在這里看一下!”“好啰,那你莫下來!”爺爺叮囑了幾句就下田去了。爺爺拿著那根長長的竹竿在田里輕松自如地行走著,尋找鴨群的蹤跡。發現鴨群后,他既不拿竹竿拍打,也不吆喝,只是默默地跟在鴨群后面。每當鴨群走錯路時,爺爺就用竹竿拍打水面,幫鴨子重新規劃路線后又繼續驅趕。好不容易,鴨子們要上岸了,也許是我的紅色外套太惹眼,嚇到了它們,那領頭鴨一邊撲棱著翅膀一邊扯著嗓子大叫,隨即所有的鴨子都落荒而逃,并發出雜亂無章的叫聲,我皺了皺眉頭。
我看不清爺爺臉上的表情,只見他默默掉頭往回走的背影,這回爺爺又開始吆喝了,“哩哩哩哩……”,聲音很響亮,在水田上空來回飄蕩。可鴨子們就是不聽,反而跑得更遠了,還和鄰家的鴨子混在了一起。爺爺先是用竹竿拍打水面,發出清脆的響聲,分散兩個鴨群,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起領頭鴨往回一扔,鴨子們“嘎嘎嘎嘎”地聚在了一起,又開始漫步水田。不過這次爺爺改變了策略,鴨群要是偏離了路線,他就抓起領頭鴨往回扔。這個辦法很好用,可鴨子就是不上岸。
天色將晚,太陽的余暉灑進水田,微風吹過,水草周圍的水面泛起層層漣漪,那水像是被鍍了金,甚是好看。鴨子又要上岸了,慌神的我趕緊躲了起來,眼看即將進屋的鴨子又要逃,我急忙跳出來擋住它們的去路,最后在我和爺爺的合力圍堵下鴨子們終于進屋了。
鴨圈里鴨子們在叫嚷著,吵鬧著,好像在抱怨什么,爺爺卻對這些叫聲充耳不聞,只見他嘴里一邊數著鴨子,一邊還在念念有詞,瞇瞇的眼好像在聚焦,忽然他蹲下來尋找著什么。不一會兒,爺爺迅速地捉起三只鴨子都丟了出去,看著遠去的鴨子,爺爺小聲地嘀咕著:“趁天還沒黑,快回去吧!”
我正疑惑,爺爺告訴我,是鄰居家的鴨子混進來了三只。
我低下頭仔細打量著這十幾只鴨子,黑的,白的,灰的毛夾雜在一起,幾乎沒有差別,爺爺這是怎樣分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