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 玥
可以說,我國的煉化行業正站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
電動革命、市場革命、數字革命、綠色革命層出不窮,終端用能“再電氣化”疊加國內煉油總產能過剩、高端石化產品供給不足帶來的挑戰加劇,迫切需要煉化行業加速轉型升級。
何去何從?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調研時指出,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要堅持綠色、智能方向,扎扎實實、奮發進取,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石化工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殷殷囑托,是激勵,是鼓舞,更是對我國石化行業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再一次強調。
在中國石油集團2023年工作會議上,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指出,2030年前是中國石油最后的窗口期,要高度重視、抓住時機、精心謀劃、加快推進,以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帶動煉化產業布局調整。
這何嘗不是對我國煉化行業的一次研判?
煉油是石化的重要領域,是銜接上游勘探開發和下游生產生活用能的重要環節,既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責任,也為下游化工產業鏈提供原材料。煉油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我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新一輪石化產能大幅擴張潮來臨,市場供給增加,我國煉化行業大宗產品產能過剩、附加值低與高端及差異化產品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作為保障國家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關鍵一環,煉油化工行業勢必要加速轉型升級,向中高端市場邁進,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其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正因如此,近年來,我國的一體化石化基地不斷涌現,世界級煉化一體化項目不再罕見。它們承載著前所未有的新時代使命,打造高端產業新引擎,撬動全國化工市場,改變全國乃至海外部分地區的能源保供格局。
為了迎接我國石化企業轉型升級的大考,以“三桶油”為代表的能源企業正迎來里程碑時刻,向煉化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奮力邁進,為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企業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