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吉林省、吉林市關于安全生產工作安排部署,全面推動企業安全“重大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 行動”的深入開展,促進各單位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有效防范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9月至10 月期間,在吉林公交集團范圍內集中開展了安全生產互查互學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安全生產互查互學活動以《安全生產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規范為依據,以吉林公交集團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責任狀、目標考核細則為重點,主要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檢查等檢查方式進行,檢查內容主要涉及安全職責、培訓教育、雙重機制建設、燃氣安全、消防安全、現場問詢、運營安全、技術安全、環境衛生、交通秩序、服務形象等多方面。

9 月5 日至13 日,各基層單位按照互查互學重點檢查內容要求,組織本單位管理人員進行認真細致的自檢自查,梳理完善安全生產方面的有關制度和措施,整改現場和設施設備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共檢查場區1392 處,檢查車輛3267 臺次,路檢路查1666 臺次,問題車輛134 臺次,排查出隱患38 處,現已全部整改完畢,起到了徹底發現問題,不留一處死角的整治成效。
9 月14 日至20 日互查互學階段,各基層單位成立7 個檢查組,牽頭單位為運營分公司,配合單位為非運營分公司,牽頭單位行政一把手為檢查組組長,每組檢查由組長帶隊,各單位從安全、運營、業務、技術管理隊伍中至少選派2 名以上人員參與檢查。在自查自改基礎上,各檢查組針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重點檢查內容要求,認真履行職責,本著互幫互學、交流經驗、查找不足、共同提高的目的,深入細致地開展檢查,發現了隱患問題65 處,也已整改完畢。由此說明各單位有時已不能發現身邊存在的問題隱患,或者慣性思維下發現的問題質量不夠高、不夠深入,容易形成“燈下黑”,這些問題在其他單位的互檢中暴露出來,得到了有效整改。公交集團將把互查互學形成定期開展模式,兄弟單位輪換互查,使其能夠真正發現深層次問題,成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
9 月25 日至26 日聯合檢查階段,由吉林公交集團領導班子,安全生產專家趙新國,消防電氣檢測專家吳小龍,安全保衛部、技術設備部、物業分公司相關管理人員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基層單位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全覆蓋檢查。吉林公交集團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此次互查互學活動,按照包保分工分別來到各單位,統籌協調,確保檢查工作不流于形式,問題不浮于表面。經過領導和專家指導,本階段共發現問題57 處,一般共性問題得到較好治理,個別問題也已協商相關部門逐步整改,形成了隱患清單和整改臺賬,實現了隱患閉環化。
吉林公交集團安全保衛部于10 月末組織開展互查互學交流會,由各檢查組組長根據檢查特點,總結互查互學活動情況,匯報發現的問題,交流經驗成果。真正通過安全生產互查互學活動,夯實安全生產基礎,規范安全生產條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進一步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有效消除安全隱患,防范各類事故發生。
(李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