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倩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蘭州供電公司
供電企業是國家電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穩定運行和發展對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明確強調,要深化黨的建設,增強黨的組織力和領導力,確保黨始終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供電企業中,貫徹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體現了黨的組織體系的重要作用,而后勤工作是企業運轉的基礎,需要黨建工作為該團隊提供更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1]。雙方通過融合來達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效能的目的,實現黨組織的業務職能與后勤服務的協同發展,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綜合競爭力。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后勤工作能更貼近員工需求,提供更便捷、高效、智能化的后勤保障,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促進員工的忠誠度和士氣。
在供電企業建設中,黨建工作不僅僅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一種戰略舉措,旨在實現企業內外部和諧發展的良性循環。《黨章》規定了在國有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應將企業的生產經營置于核心位置,以確保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企業內得以切實貫徹執行,并全面依靠職工群眾。這一規定與企業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因為一個企業的成功壯大離不開內部和諧的氛圍。為實現這一目標,企業必須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關注員工群眾的需求,積極協調各方利益關系。而企業黨建工作正是與這一使命高度契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供電企業作為國家電力體系的一部分,其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密切相關。通過黨建工作,可以加強企業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能源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實現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共贏。
在現代企業的發展中,人才的培養和充分利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使命之一,同時也是黨建工作的關鍵任務。優秀的人才被看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可靠支柱,他們在企業內部展示著廣泛的發展前景,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正因如此,將人才的培養和充分利用置于黨建工作的核心位置,已經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現代企業的主要本質。黨的組織體系能夠通過黨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發掘和培養黨員干部,提供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培養和儲備供電企業領導層的優秀人才。同時,黨組織也能夠吸引各類專業人才加入黨組織,為企業引進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渠道。
黨的組織體系能夠通過黨建工作,引導企業堅定政治立場,明確發展方向,制定應對市場競爭的策略,提高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政策法規的變化對供電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通過黨建工作,企業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確保企業的經營活動與法律法規保持一致,降低了政策風險。供電企業作為重要的公共服務提供者,其與社會各界的關系至關重要。通過黨建工作,企業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增強企業在社會中的形象和聲譽,這樣才能促進與社會各界的和諧共處。
黨建工作應以堅定的政治立場為指導,確保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引領在后勤工作中起到領先作用。首先,要高度重視政治教育,通過黨組織的力量,向黨員干部傳達黨的政治理念,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使他們成為堅定的黨的忠誠支持者。其次,要加強政治監督,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得以貫徹執行,監督后勤工作的政治方向與黨的要求一致。最后,要注重宣傳工作,通過多種媒體和渠道,向職工群眾傳遞黨的聲音和政治主張,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服務意識的引導下,供電企業后勤黨建工作應立足于為黨員和員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后勤保障服務。基層黨組織要充分傾聽黨員和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的溝通機制,確保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同時,要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不斷優化后勤服務的流程和方式,提高服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以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為企業創造更大的附加值。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最大政治優勢,也是供電企業不斷壯大和發展的根本保證。在后勤的黨建工作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深刻認識到黨的領導是一切工作的靈魂,是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略的具體體現,是供電企業各項工作的政治核心。只有緊密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決策部署,確保政治路線的正確,才能保障后勤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黨建工作的有效推進和實施離不開高素質的后勤隊伍支撐,這一原則在供電企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3]。在隊伍建設方面,首先要注重黨員隊伍的培養和引領,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的政治覺悟和組織紀律性,確保黨員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其次,要重視職工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提升,提高員工的技術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使其能夠勝任復雜多變的后勤任務。最后,還需要關注隊伍的年齡結構和人才儲備,確保隊伍的持續更新和發展進度能匹配上供電企業發展的需要。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黨的工作全面落實的體現。在后勤黨建工作中,必須將安全生產擺在突出位置,貫徹落實黨的工作方針,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
1.黨建與后勤食堂服務融合
供電企業黨支部可設立黨員示范崗,通過黨員在食堂服務中的示范作用,引導員工積極參與黨組織活動,提高黨員的服務意識與責任感,以黨員的示范引領員工的行為,進一步強化企業文化建設。黨支部應訂立巡查制度,確保食堂服務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巡查,可及時發現并解決食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同時,還可以加強對黨員的教育與引導,確保黨員的黨性修養與工作紀律。支部書記要帶頭對各項管理制度進行修訂,確保黨建工作的具體措施與后勤食堂服務的要求緊密契合。通過修訂,可以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保障服務的質量和效果,推動服務與管理的協同發展。要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工作,提高后勤食堂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升服務品質。培訓應包括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餐飲技能等方面,以確保員工在食堂服務中做到專業化、標準化,為企業的員工提供更好的餐飲服務。
2.黨建與車輛安全管理融合
要有預見性地規劃一個黨員安全示范崗,該崗位由黨員擔任,要求其在車輛安全管理方面具備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黨員安全示范崗的職責包括指導和監督車輛安全操作、督促駕駛員執行安全規定,以及提供緊急情況下的危險處置建議。這一崗位將黨建與車輛安全管理有機結合,通過示范引領和監督,促使駕駛員更加重視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確保車輛安全。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定期考核是融合黨建與車輛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安全教育培訓應包括交通法規、駕駛技能、事故預防等內容,以提高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同時,定期考核駕駛員的安全行為和操作,確保其持續符合安全管理要求。這一培訓和考核機制將有助于提高駕駛員的安全素養,降低事故風險,實現黨建工作與車輛安全管理的有效融合。
1.創新黨員發展機制
為創新供電企業后勤部的黨員發展機制,需在黨建工作中引入多元化、靈活性強的措施,以滿足黨員的個性化成長需求,提高后勤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可以建立黨員發展檔案,詳細記錄每位黨員的培訓背景、職務履歷、黨內學習情況等信息,以便根據不同黨員的需求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發展計劃和培訓方案。這有助于確保每位黨員都能夠得到個性化的成長支持。應推動建立黨員導師制度,即由有豐富經驗的黨員擔任新黨員的導師,傳授工作經驗和黨內知識。并設立黨員發展基金,用于支持黨員參加培訓、學習和科研等活動,提供更廣泛的發展機會。這將有助于激發黨員的學習熱情,增強其專業素養,為后勤部門提供更多的高素質干部。
2.完善黨員管理體系
要建立后勤管理信息系統,將后勤管理、黨建工作與企業運營有機融合,以便實現數據共享、信息互通,提高后勤資源的利用效率,確保后勤工作的有序進行。此系統應包括黨員管理、物資管理、資金管理等模塊,以滿足不同管理需求。黨員管理體系的完善需要建立黨員檔案庫,詳細記錄黨員的個人信息、黨內學習情況、黨內表現等內容,以便定期評估黨員的發展狀況。同時,要建立黨員發展規劃,為每位黨員制定個性化的發展計劃,明確發展目標和路徑,推動黨員的成長與黨組織的建設相互促進。
另外,應推動建立黨組織與后勤管理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黨員管理與后勤工作緊密銜接,黨員的管理情況納入后勤工作的考核體系中。此機制應包括黨組織與后勤管理部門的聯席會議、信息共享渠道等,以確保黨員的管理和后勤工作的高效協同。
3.培養創新動力,激發后勤黨建工作活力
結合現代主流的宣傳方式,可以搭建微平臺,以促進信息共享和溝通。這一平臺將為黨員提供一個數字化的互動空間,用以交流創新思想和分享最佳實踐。通過在微平臺上建立專題討論區,以及定期發布黨建動態,將有助于形成黨員之間的互助合作氛圍,提高創新的動力。或者推出微黨課程,基于供電行業的特點,通過專業培訓,為黨員提供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微黨課程可以包括政策法規解讀、行業前沿動態、管理技巧等方面的內容,以滿足黨員對專業知識的需求。這些課程不僅有助于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還能夠激發其創新思維和工作動力。
1.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首先,應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與后勤工作的有機聯系,通過制定明確的教育計劃和培訓課程,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這包括了在后勤工作中強化黨性教育,培養黨員的政治覺悟,提高他們的黨紀意識,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注重道德品質的培養。其次,要注重將黨建工作與后勤工作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以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資源管理方面,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黨員充分認識資源的有限性和寶貴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黨員的經濟責任感,推動精細管理和節約用能用水。最后,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與后勤工作的持續性融合,通過定期組織黨課、座談會等形式,引導黨員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和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這種持續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有助于黨員加深對后勤工作的理解,更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創新。
2.與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
黨建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與后勤管理緊密銜接,以確保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位。黨建工作旨在推動企業黨組織健康發展,為企業經濟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因此,與后勤日常管理相結合,可以更好地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轉[4]。在黨建工作中,要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黨員隊伍的政治思想建設,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這與后勤日常管理中的人員培訓和綜合素質提升密切相關,可以通過培訓和教育,不斷提升員工的政治覺悟和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履行后勤職責,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與團建活動相結合
團建活動可以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通過組織多樣化、有針對性的團隊活動,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增強集體凝聚力。在這一過程中,黨組織可以發揮引領作用,制定與企業發展戰略和黨建目標相適應的團建方案,以確保團建活動與黨建工作的協調和統一。要融合后勤體系與團建宗旨,以黨建為核心主題,點燃后勤職工對黨的熱情,加強對黨的信仰與忠誠,提高黨性覺悟。團建活動的策劃人員要注重以黨史與校史為紐帶,將先輩們的艱辛歷程巧妙編織成故事,以此向參與者生動展示黨的光輝歷程和前輩們的不懈奮斗。
黨建與后勤工作的融合應當制定明確的評估目標,明確工作要求,確保評估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性[5]。評估標準應包括黨建工作和后勤工作的主要指標,如工作完成情況、黨員隊伍建設、安全生產、資源利用效率等。供電企業應建立定期的評估機制,確保黨建與后勤工作的評估能夠有序、科學地開展。比如,明確評估頻次、責任部門和參與人員,建立數據收集和分析流程,確保評估數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在評估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以下方面:一是黨組織的領導力和組織紀律性,包括黨員隊伍建設情況、黨建工作的政治引領作用;二是后勤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包括資源管理、服務質量、成本控制、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表現;三是黨建與后勤工作的融合情況,包括黨建工作如何具體貫徹到后勤工作中,是否存在問題和障礙,以及如何改進和優化。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黨建與后勤工作的策略和重點,推動融合工作不斷深化和完善。
應推行 “一把手” 主導黨建方案的形式,讓黨建與后勤的常規工作進行無縫對接。每個部門的領導人員都應當承擔起該單位黨建的核心職責,并積極加強對黨建活動的引領意識。必須積極管理黨建工作,按照 “一崗雙責” 的標準,平衡部門的黨建與關鍵業務。改進民主生活和專題會議的開展,及時發現并有針對性地解決部門黨員在工作狀態、工作風格、工作成效、客戶服務和創意等方面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的改進策略,強化對整體大局的認知,增強執行決策的能力。并深化對黨建與日常業務關系的研討能力,確保黨建與后勤部門的主要工作方針能夠進行有效整合,與常態化的工作任務相互融合,做到統一部署、統一檢查、統一總結的 “三統一” 狀態,讓黨建與后勤業務之間能實現深度協同。
在供電企業中,黨建工作與后勤工作的深度融合不僅僅是一項必要舉措,更是推動企業全面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切實要求。通過黨建工作,企業不僅能夠堅定政治立場、提高服務質量、培養優秀人才,還能更好地應對外部變化和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