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建慧 傅文秀 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安西管理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在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科技建設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少數國有企業暴露了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監督的問題。這類問題不僅會造成企業利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基層職工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黨組織開始通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來重塑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基層黨組織是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力量。基層黨建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建起高樓大廈。但是,一些地方的基層黨建工作與黨的建設的初衷背道而馳。基層黨建要提高新時期黨全面領導基層工人的能力,要把為人民服務變成實踐,就必須真抓實干、務求實效。隨著黨建工作規范化越來越嚴格,很多地方對黨建考核中的記錄、痕跡、程序等工作都有嚴格要求。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1]。黨建工作要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工作開展,不斷提質增效。當下我國部分國企將黨建管理工作定義為黨務工作,單純地認為基層黨建問題就是給基層黨員上上黨史課、看看教育片。部分國有企業基層黨建活動形式陳舊,重量輕質,對黨建工作的好壞用資料和記錄的多少來界定,違背了基層黨建思想工作的初衷[2]。基層黨建不能僅僅局限于黨務工作,要重視發揮自己黨員的帶頭作用,積極帶領群眾向黨靠攏,用心用實做好企業基層黨建相關工作。黨建從來不僅僅是組織部門的事情,它需要所有部門的參與。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黨建工作都落在組織部門頭上。基層黨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各部門需要 “共同奮斗” 才能做好[3]。做好黨的聲音傳播是每個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每一個黨員都應該參與其中。
通過基層黨建工作實現政治監督的關鍵在于充分把握基層黨建工作的重心。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在于建立黨組織與基層群眾之間的聯系,通過政策的宣講來提高大眾對于相關政策的認知,同時通過聽取大眾的意見來為黨組織政策的制定提供事實依據。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政治監督機制的落實,通過政治監督來引導群眾參與到基層治理當中,積極參政議政。
提高群眾的政治覺悟是開展政治監督的前提,通過科學開展基層黨建工作能夠有效提高群眾的參政議政積極性。提高群眾的政治覺悟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強對群眾的教育,用黨的理論知識來武裝群眾的頭腦,提高群眾的政治理論水平,幫助群眾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對黨的理念的執行,從群眾的日常工作出發,引導群眾建立起監督機制,引導群眾建立起民主集中制的意識,提高國有企業基層職工的民主監督意識。其次,在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要理清監督責任。國有企業架構相對復雜,不同部門之間的工作跨度相對較大,因此要通過基層黨建工作引導職工建立起對本部門的監督職責,引導職工通過自身的工作觀察來進行部門內部的監督,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現有的政治監督體制。最后,要在國有企業內部建立起完善的責任機制。為了保障國有企業的健康運行,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起權責一致的機制。各級管理部門要充分接納群眾的監督,定期將部門相關工作進行公示,對于群眾提出的質疑要及時解答,結合各級管理者在工作中的表現進行獎懲,全面提高國有企業內部政治監督機制的管理效用。
國有企業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機構,其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進行市場經濟的建設,在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國有企業工作的實際情況,只有如此才能保障黨建工作的落實。落實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開展政治監督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在國有企業內部明確政治監督舉措。國有企業管理者必須將基層黨建工作當作管理工作的重心,通過黨建工作來加強黨組織對企業基層職工的領導,通過黨建工作來引導基層職工群策群力,推進企業政治監督舉措的完善。對于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要及時予以糾正,并定期與相關同志進行溝通,確保企業出現的各類問題都能夠解決到位。其次是在國有企業內部創新政治監督渠道。國有企業的組織形式不同于其他機構,因此在開展政治監督工作的過程中也不能照搬其他機構的政治監督方式,要結合企業實際的情況來開展政治監督工作,確保政治監督工作落到實處。如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來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借助互聯網可以實現豐富黨建材料的整合,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同時基層職工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充分履行自身政治監督的義務。
為了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在政治監督中的作用,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應遵循三項原則,即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相結合的原則、黨建工作以政治監督為重心的原則以及基層黨組織領導黨建工作革新的原則。
國有企業工作的重心是參與市場經濟的建設。黨建工作是進行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式,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與企業的生產相結合,圍繞企業的生產活動來開展相關工作,確保企業各級職工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在進行基層黨建工作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基層職工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必須將具體的黨建活動與企業的生產相結合,如在進行基層職工技能培訓的過程中適當地融入黨建工作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基層職工對于黨建工作內容的理解,更好地發揮黨建工作的政治監督職能[4]。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相結合的關鍵就是企業必須加強對高水平黨建人才的培養,只有高水平黨建人才才能將黨建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生產環節進行有效的融合,保障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黨建工作涉及的內容較多,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政治監督。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企業職工都能夠參與到政治監督工作當中,通過全民監督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以政治監督開展黨建工作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通過黨建工作完善黨組織在企業基層的管理架構,確保基層職工都能夠團結在黨的周圍,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政治監督工作的開展,確保國有企業在制定相關政策的過程中能夠從國家和職工的利益出發。其次,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要將黨建工作與企業實際生產工作進行有效的融合,引導職工通過參與生產活動來完成相關的黨建工作。職工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加深對黨建工作內容的了解,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政治監督當中[5]。最后,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將人民的利益、職工的利益以及企業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此才能保障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不同時代黨建工作的內容與形式都存在差異,新時代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也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以及社會環境的變遷。在進行黨建工作革新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由黨組織來領導相關工作的原則,基層黨建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維護黨組織在企業基層的管理,黨建工作的核心也是為了實現對黨組織管理企業方式的優化與完善[6]。在進行基層黨建工作革新的過程中,基層黨組織必須時刻關注企業基層職工的需求,結合職工需求的變化來進行基層黨建工作方式的革新是保障基層黨建工作落實的基礎。
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發展說明通過基層黨建工作能夠有效促進社會政治監督職能的發展。國有企業是黨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渠道,因此國有企業的發展必須加強黨的領導;黨建工作的直接目的是加強黨組織與基層群眾之間的聯系,因此開展黨建工作的關鍵在于健全黨組織機構;黨組織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其代表人民行使管理職能的過程中也需要接受人民的監督,因此黨組織的發展離不開監督管理機制。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穩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國有企業發展中必須加強黨的領導,通過黨組織來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確保企業各項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國有企業發展中加強領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積極開展黨建工作,尤其是基層黨建工作,通過黨建工作來提高企業職工對黨組織以及企業的信任,引導職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環節,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基層黨組織是黨進行社會管理的重要一環,健全的黨組織機構不能忽視對基層群眾訴求的聆聽,基層黨組織就是黨聆聽基層群眾呼聲的渠道。在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當中,通過開展基層黨建工作,企業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企業職工的訴求,并制定合理的企業發展規劃,在滿足企業發展的同時最大化職工的利益。在社會管理中,黨也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社會治理功能,通過完善的黨組織機構來實現對社會的有效管理。
通過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發現,黨建工作的關鍵一環是發揮其監督管理機制,通過基層黨建工作能夠實現企業內部自下而上的有效管理。黨建活動的關鍵一環就是健全黨和國家的監督機制,引導群眾參與到對黨和國家的監督工作當中。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證明,我們黨探索出一條長期執政條件下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構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要繼續健全制度、完善體系,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重點加強對高級干部、各級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強化政治監督,深化政治巡視,切實發揮監督 “利劍” 和巡視 “千里眼” 作用[7]。把全面監督、紀委監委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等結合起來、融為一體。
綜上所述,基層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需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創建并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需要注重基層黨建工作者的素質培養和能力提升,發揮黨建工作的實質效應。總之,基層黨建工作是我國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新時代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應當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內容,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素質,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