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醫學指導/王春暉(北部戰區總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
“胰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這個病現在怎么好像越來越多?”日前,年僅60歲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因胰腺癌病逝,令人唏噓不已,人們也把目光聚焦到胰腺癌這個“癌中之王”身上。
惡性程度高? ?5年生存率僅3%
在我們的腹部深處,有一個非常小又默默無聞的器官,這就是胰腺。盡管人們對自身胰腺的了解程度遠不如腸胃或心臟,但胰腺的作用卻非常重要。
胰腺是人體的第二大腺體,它既是一個外分泌器官,又是一個內分泌器官。胰腺會分泌出含有多種消化酶的胰液,胰液通過胰腺導管流入腸道,幫助消化食物。由于消化道與外界相通,因而被稱為外分泌。胰腺的內分泌功能主要依賴于胰島細胞,它能夠分泌多種內分泌激素,如胰島素和胰高糖素,擔負著調節人體代謝功能的重要職責。若胰島素分泌不足,就會引起人們熟知的糖尿病。
王春暉主任介紹說,美國有研究顯示,胰腺癌的1年生存率為8%,5年生存率僅為3%。對多數胰腺癌患者來說,從被診斷到死亡往往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胰腺癌素來被稱為“癌中之王”,不僅僅因為它的惡性程度很高,更為兇險的是,它具有“難發現、易轉移、難治療”這三大特點。
早期難發現? ?多被錯當胃病治
王春暉主任說,胰腺癌雖然兇險,但如果能夠盡早發現、及時手術,治療效果就能明顯提高。但胰腺癌最可怕的就是早期難發現,常被患者誤以為胃病或膽囊炎之類的消化性疾病。
胰腺癌最早期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和腹痛,所以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胃病或其他的消化系統疾病,直到患者發現體重減輕嚴重,出現消瘦的情況才去就醫,正因如此,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往往到確診時多為中晚期,這樣的患者所剩的生命時間也很難超過一年半。因此,王春暉主任特別提醒大家,如果經常感到莫名疲倦;上腹部隱痛并向腰部放射;經常莫名的腹瀉;體重突然減輕、消瘦;吃油膩食物后,上腹部常常疼痛等類似的消化道癥狀,千萬別忘了查查胰腺。
防勝于治? ?胰腺炎也很兇險
王春暉介紹說,生活中,除了胰腺癌外,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也干擾著身體的健康。急性胰腺炎中,出血壞死性的死亡率高達30%~50%,與其他疾病相比,死亡率極高。而慢性胰腺炎也是引發胰腺癌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于胰腺炎,無論是慢性還是急性的,防勝于治。生活中注意飲食、飲酒要適量,每頓飯都不要吃得太飽、太油膩,尤其是晚上更是如此。已經患有慢性胰腺炎的人,應做到少食多餐,每天4~6頓,并戒煙酒,戒油膩食物。而在急性胰腺炎發作后的兩個星期時間內,要遠離油膩的食物,并控制總體的蛋白質攝入量,隨著身體恢復再逐漸地恢復到正常的飲食,但日后的飲食是要以低脂肪的食物為主。王春暉特別推薦多吃卷心菜、花菜,它們對胰腺有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