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刁其玉
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2.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畜產品的需求數量和質量逐步提升,使得市場對飼料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我國蛋白質飼料資源近年一直處于短缺狀態,進口依存度較高,制約了我國飼料工業的持續發展。為保障我國畜牧業的持續性發展,2020 年9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應健全糧草供應體系,調整優化飼料配方結構,促進玉米、豆粕減量替代。隨后,農業農村部出臺多部相關政策,推進飼料中玉米、豆粕的減量替代新方案。尋找新的蛋白質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木本飼料等非常規飼料資源是解決我國蛋白質飼料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木本飼料在日糧中可以代替部分蛋白質飼料和能量飼料,是健全飼料供應體系的重要環節。
辣木(Moringasp.)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屬(Moringa Adans.)多年生植物,現有14 個已知種。目前印度傳統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研究利用最多的品種。辣木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辣木鮮葉年產量可達250 t/hm2,干重年產量為10.4~24.7 t/hm2(Worku 等,2016)。辣木栽培簡便、抗逆性強,可耐受高溫、干旱、貧瘠等非生物脅迫,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熱帶落葉木本植物(Palada 等,2003),目前已經在我國南方地區實現了規模化種植。辣木葉的蛋白質含量和優質飼草苜蓿相當,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質元素,符合優質蛋白質飼料的標準。2012 年衛生部門批準辣木葉為新資源食品。2018 年,農業農村部將辣木莖葉列入《飼料原料目錄》,辣木葉可以作為飼料添加劑直接用于畜禽養殖。本文就辣木的營養價值及其作為蛋白質飼料在主要畜禽中的研究進行綜述,旨在為其作為新型植物性蛋白質飼料的廣泛推廣與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辣木葉與幾種傳統蛋白質飼料營養水平比較見表1,辣木葉含粗蛋白質 25% 左右,低于傳統蛋白質飼料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辣木葉粗脂肪含量10%左右、中性洗滌纖維45%左右、酸性洗滌纖維28%左右,均遠高于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粗灰分含量為10%左右,略高于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雖然辣木葉蛋白質小于豆粕,但其胃蛋白酶可降解氮比例為 82%~92%,酸性洗滌不溶蛋白低于 3%,因此動物對其蛋白質的利用率較高(Gadzirayi 等,2012)。同時,辣木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與豆粕接近,其中賴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含量超過豆粕(Makkar 等,1997),是一種較好的蛋白質來源。另外,辣木葉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其中,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脂肪酸含量分別為1.67、2.16、6.53 g/kg DM,是辣木葉中主要脂肪酸(張婷婷等,2018)。
辣木葉作為家禽優良飼料原料之一,可以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改善家禽生產性能。辣木葉應用于肉雞養殖方面,Zhang 等(2023)在飼糧中添 加1.0%、3.0%、5.0%、7.0% 和9.0% 的 辣 木 葉粉,研究其對肉雞生產性能、屠宰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添加5%辣木葉粉提高了肉雞的生長性能和胴體品質。Safa 等(2014)研究發現,添加5%辣木葉粉提高了肉雞總采食量和日增重,并改善了肉雞的飼料轉化效率。Onu 等(2011)用 2.5%和 5% 辣木葉直接替代部分魚粉和豆粕,可顯著提高肉雞平均日增重(33.6%、38.5%)、改善飼料轉化率(17.7%、20.2%),并認為日增重的增加與試驗日糧中蛋白含量高、有助于促進生長有關;Ayssiwede 等(2011)用8%和16%辣木葉直接替代部分花生餅,均能提高肉雞平均日增重、降低死亡率。蛋雞養殖方面,辣木葉中含有玉米黃素、葉黃素等天然色素,以及豐富的鈣,其具有改善蛋雞產蛋性能和蛋品質的功效。研究表明,在蛋雞飼糧中添加低水平的辣木葉粉提高了雞蛋的品質,而高水平的辣木葉會導致雞蛋產量下降(Abou-Elezzf 等,2011)。同樣地,范建成等(2019)研究表明,在蛋雞飼糧中添加10%辣木葉粉可提高蛋雞的產蛋率,產蛋量隨著辣木葉粉的增加呈現下降趨勢。添加辣木葉對家禽生理功能方面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提高家禽免疫力、改善肉品質和蛋品質、改善肉雞蛋白質以及脂質代謝等方面。
由上述結果可知,辣木葉能夠提高肉雞的生產性能、改善蛋雞產蛋性能及蛋品質,但劑量效應顯著,超過一定劑量,辣木葉會對雞的生長產生負面影響,如辣木葉超過5%會降低采食量(Tesfaye等,2013);高于8%會導致飼料轉化率降低(Onu等,2011);15% 的辣木葉會降低蛋雞的產蛋率(Khaled 等,2011)。Gakuya 等(2014)在蛋雞日糧中分別添加7.5%、15%、30% 的辣木葉粉,研究表明,7.5%、15%、30%劑量組均會降低蛋雞的體重、采食量和營養物質消化率。肉雞采食量的降低一方面與辣木葉中的抗營養物質單寧有關(Kakengi 等,2003),單寧能影響飼糧的適口性,降低采食量和蛋白質的生物學利用率(Esonu 等,2001);另一方面,辣木葉粗纖維(NDF 和ADF)含量遠高于常規蛋白質飼料(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表1),日糧中的粗纖維含量隨辣木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影響了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Onu 等,2010)。大部分研究結果均傾向于添加較低劑量的辣木葉(不超過10%),同時搭配含粗纖維較低的原料使用,才能發揮辣木葉提高生產性能的優勢。
在育肥豬日糧中添加3%、6%、9%的辣木葉替代豆粕,結果發現,辣木葉可提高育肥豬生長性能,改善飼料轉化比,降低背膘厚度,提高豬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和對人體有益脂肪酸的含量,試驗證明了辣木葉可以作為傳統蛋白質飼料替代品在育肥豬飼糧中替代豆粕,辣木葉的適宜添加水平為6%(張婷婷等,2018)。龐加滿等(2021)在生長豬試驗中得出相似的結果,其在生長豬日糧中添加2%、4%、6%辣木葉替代日糧中的豆粕,結果發現,添加2%~6%的辣木葉替代豆粕不影響生長性能,但可增加抗氧化能力,4%辣木葉組具有最好的生長性能,建議生長豬階段使用辣木葉替代4%豆粕。國外研究者也有相似研究,Oduro-Owusu 等(2015)在生長豬日糧中添加不同比例辣木葉,研究發現,辣木葉對生長豬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無顯著影響,但添加5%辣木葉組具有最高飼料轉化率。類似地,Mukumbo 等(2014)研究發現,日糧中添加不同含量辣木葉對育肥豬的平均采食量、日增重無影響,但5%辣木葉粉組具有最高的飼料轉化率。
在辣木葉對肉品質影響的研究中,發現辣木葉可以提高豬肉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肉品質,由此可以延長其保鮮期和貨架期,同時提高豬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和對人體有益脂肪酸的含量(張婷婷等,2018),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人類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Schwingshackl 等,2014),營養學家建議人們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所以,豬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升高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辣木葉的粗蛋白質優于優質苜蓿,其余營養成分含量和苜蓿相當,并且研究發現,辣木葉的奶牛瘤胃降解率和苜蓿相當(張婷婷等,2018),所以學者們針對辣木葉替代奶牛飼料中的苜蓿展開了相關研究。Li 等(2019)和張幸怡(2017)研究發現,辣木葉替代苜蓿干草能夠提高泌乳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和產奶量,且可以改善奶牛的瘤胃發酵指標。辣木葉較低的顆粒度使其具有較高的瘤胃通過率(Li 等,2019),加之其良好的適口性顯著提高了飼糧的干物質采食量,從而提高產奶量。同時,辣木葉中較低的NDF 和ADF含量(張婷婷等,2018),以及更高的代謝能與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含量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牛的生產性能,改善了乳成分(張婷婷等,2018)。另一方面,辣木中含有豐富的酚類物質和皂甙,能夠改變瘤胃發酵模式,增加丙酸濃度;丙酸是糖異生和乳酸合成的前體,丙酸增加對產奶量的提高具有積極效應。
本課題組同時研究了辣木枝莖對育肥牛生產性能、肉品質的影響,結果發現,在育肥牛飼料中添加辣木枝莖,可提高育肥牛生長性能,促進瘤胃發酵并且改變瘤胃發酵模式,與對照組相比,3%、6%和9%辣木組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3.05%、11.45%和1.53%。同時,辣木提高了背最長肌中總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同時提高了n-3 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了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n-6:n-3 比值(張婷婷,2018)。
研究發現,辣木葉可以替代山羊飼料中的蛋白質飼料,Kholif 等(2015)用辣木葉(0%、10%、15%和20%)替代不同比例的芝麻粉(0%、50%、75%和100%),結果表明,辣木葉可以顯著提高日糧的干物質和纖維消化率,并且顯著提高了揮發性脂肪酸和丙酸含量,同時,產奶量和能量校正乳也顯著升高,該試驗得出,添加15%辣木葉粉(替代75%的芝麻粉)的效果要優于其他劑量組。Kholif 等(2016)在前期試驗基礎上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試驗研究了三種不同形式的辣木葉(鮮葉、干草、青貯)作為蛋白質源替代日糧中750 g/kg DM 的芝麻粉,結果發現,三種形式的辣木葉均可改善山羊的飼料利用率、產奶量、乳成分以及瘤胃代謝,三種形態的辣木葉表現效果依次為:辣木葉青貯>辣木鮮葉>辣木干葉。
Busani 等(2012)研究發現,在日糧等能等氮基礎上,將辣木葉粉部分替代葵花籽粕飼喂山羊可明顯改善其生長性能和胴體品質。同時,Sarwatt 等(2004)研究了不同比例辣木葉粉替代葵花籽粕對山羊采食量、消化率的影響,研究發現,干物質、中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隨辣木葉粉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干物質采食量和代謝能在75% 和100% 替代比例時最佳,氮沉積率在替代比例為25%時最高。此外,辣木葉不僅可以作為蛋白質補充料,也可以作為飼料原料用于羊的生產,Akinyemi 等用100% 辣木葉飼喂綿羊,綿羊的干物質、有機物、粗蛋白質、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國的飼料用糧占總糧食產量的48.2%,糧食安全就是飼料糧的安全。蛋白質飼料與能量飼料缺乏將直接影響畜牧業發展,開發利用非糧飼料資源是解決飼料供給緊張的途徑之一,其中木本飼料資源如辣木、桑葉、檸條、雜交構樹等經過加工調制都可以作為飼料原料用于畜禽日糧中,合理科學利用還可以大幅度降低飼料與養殖成本,改善畜產品品質。但木本飼料在應用于畜禽養殖時,還是受到一些限制,例如大多數木本飼料纖維含量過高、適口性差、消化率低、含有抗營養因子。因此,木本飼料在使用時可以通過青貯處理改善其營養成分、提高適口性、、提升飼喂效果,同時,要注意添加劑量不宜過高,尤其是對于家禽和豬等單胃動物,過量添加容易導致消化率顯著降低,從而影響生產性能。
目前,辣木的收割和作為飼料的加工工藝還不健全,需要制定辣木飼料的標準化加工方案。另外,辣木在不同動物的試驗數據比較匱缺,需要更多的動物試驗做參考,從而促進辣木作為蛋白飼料的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