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國華
人民群眾看主題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觀的感受是看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黨員干部作風是否有明顯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實以學正風,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學查改相貫通,對標黨風要求找差距、對表黨性要求查根源、對照黨紀要求明舉措,增強檢視整改實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通過集中教育修煉好共產黨人的“心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自我革命精神解決黨風方面的突出問題,筑牢信仰之基、從政之基、廉政之基。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能夠公開申明自己的黨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作風直接關系黨內風氣和政治生態,關系民心向背,決定著黨的群眾基礎。然而,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就會干涸枯萎,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丟了。近年來,我們查處的那些腐敗分子,之所以跌入違紀違法的陷阱,從根本上講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堅強的黨性、優良的黨風、嚴明的黨紀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鮮明標識,也是百年大黨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久經考驗、百煉成鋼的奧秘所在。所以,黨員干部要不斷以學正風,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性覺悟,努力涵養過硬的政治品格,增強檢視整改實效。
對標黨風要求找差距。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形成的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須以學正風,對標黨風要求找差距,堅持“抓常、抓細、抓長”,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地抓下去。實踐證明,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黨風建設就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
對表黨性要求查根源。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習近平總書記對開展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作出深刻闡釋,指出:“強黨性,就是要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造主觀世界,深刻領會這一思想關于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強黨性鍛煉等一系列要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共產黨人無論是想問題、搞研究,還是作決策、辦事情,都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而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從當前黨員干部隊伍實際情況看,堅持實事求是最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因此,以學正風,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學查改相貫通,我們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對表黨性要求查找問題根源。
對照黨紀要求明舉措。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主要是靠嚴明紀律,扎緊黨規黨紀的籠子,把黨的紀律刻印在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心上。首先,思想教育要嚴,把思想建黨放在首位,著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切實解決好領導干部的“總開關”問題。其次,要從轉變作風入手,通過反腐敗發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靈魂,從小到大、從外到內,標本兼治、固本培元。再次,紀律是鐵、紀律是鋼,嚴格執行制定好的規矩,堅持一把尺子量長短,紀律不能“商量著來”,紀律沒有“情有可原”,紀律不搞“下不為例”,紀律更不會“法不責眾”。其實,對領導干部要求嚴一點,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改進作風、管理隊伍的基本著眼點。
進入新時代,以學正風,增強黨性,最根本的是堅守人民立場,最關鍵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真理,最難得的是保持革命斗志,全面改進和優化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