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萍 孫達辰 梁啟超 佟 雷 韓 犇 張文宇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金匱溫經湯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主要通過減輕機體的微炎癥反應程度,有效治療虛寒證原發性痛經[1],通過減少炎細胞浸潤、減輕組織水腫而抑制炎性反應的發生[2],顯著降低腹腔液中致炎因子IL-1β,TNF-α,TGF-β1含量[3],降低EMs 模型小鼠異位內膜炎癥因子水平,改善炎癥反應[4]。但以上研究或者通過改變方中藥材劑量,或者通過藥物加減來達到相應的療效,筆者通過改變方中藥材炮制方法,與原方進行比較,觀察其抗炎作用,以期從中藥炮制角度初步探討溫經湯炮制前后抗炎作用,為臨床研究提供實驗依據。
1.1 中藥飲片吳茱萸、當歸、阿膠、甘草、炙甘草、蜜炙桂枝、川芎、白芍、生半夏、桂枝、去心麥冬、蒲黃炒阿膠、人參、去心牡丹皮、生姜、購自哈爾濱市三棵樹中藥材市場;不去心牡丹皮、網購于大別山特產;酒炙吳茱萸、炒白芍、姜半夏、酒炙當歸、酒炙川芎、煨姜、紅參,購自御桂圓;不去心麥門冬,網購于火神派中藥材。所購藥品均符合醫院規定。
1.2 實驗動物ICR小鼠共50只,體質量(16±20)g,雄性;SD大鼠共50只,體質量150~180 g,雌雄各半。均購自北京維通利華,生產許可證號(SCXK-2016-0011)。
1.3 實驗方法
1.3.1 金匱溫經湯各炮制組制備方法將溫經湯原方[吳茱萸,當歸,川芎,白芍藥,半夏,麥門冬(去心),人參,牡丹皮(去心),桂枝,阿膠,生姜,甘草]、全方炮制品[吳茱萸(酒炙),當歸(酒炙),川芎(酒炙),紅參,桂枝(蜜炙),白芍藥(炒),姜半夏,阿膠(蒲黃炒),牡丹皮(不去心),煨姜,炙甘草,麥冬(不去心)]、君藥炮制品[吳茱萸(酒炙),當歸,川芎,人參,桂枝(蜜炙),白芍藥,半夏,阿膠,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麥冬]、臣藥炮制品[吳茱萸,當歸(酒炙),川芎(酒炙),紅參,桂枝,白芍藥,半夏,阿膠,牡丹皮(不去心),生姜,甘草,麥冬(去心) ](除阿膠、蒲黃炒阿膠需烊化外)制備成濃度為1 g/ml的溶液。放涼后置于4 ℃保存備用。
1.3.2 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按課題前期研究[5-7],將ICR小鼠按體質量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即金匱溫經湯原方組,金匱溫經湯全方炮制組,金匱溫經湯君藥炮制品組,金匱溫經湯臣藥炮制品組及空白模型對照組(以下簡稱原方組,全方炮制組,君藥炮制組、臣藥炮制組及空白對照組),各給藥組按13 g/kg進行灌胃給藥,空白對照組給予相同體積的蒸餾水,每日灌胃給藥1次,連續灌胃給藥4 d,采用小鼠耳腫脹法[8]于末次給藥后用移液槍于左耳涂二甲苯0.02 ml,2 h后將小鼠麻醉致死,剪下雙側耳片,用9 mm打孔器分別打下左右耳相同部位的耳片立即用分析天平稱重,左耳片重量減去右耳片重量作為腫脹度,并計算其腫脹抑制率[(腫脹抑制率模型組平均腫脹度-給藥組平均腫脹度-模型組平均腫脹度)×100%]進行統計學處理,比較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各組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
1.3.3 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對蛋清所致大鼠足爪腫脹的影響將SD大鼠按體質量隨機分為5 組,每組10只,即原方組,全方炮制組,君藥炮制組及臣藥炮制組及空白對照組,各給藥組按7.8 g/kg進行灌胃給藥,空白對照組給同體積的蒸餾水,每日灌胃給藥1次,連續灌胃給藥4 d,采用大鼠足爪腫脹法[8],用記號筆于大鼠左側后爪踝關節上端腿毛盡處劃一橫線,排水銀法測定鼠爪的體積作為給藥前的正常足爪體積。末次給藥30 min后,每只鼠其左后足注射10%的蛋清0.1 ml,觀察各組對大鼠爪腫脹程度的影響,并計算鼠爪腫脹百分率[大鼠腫脹百分率=(致炎后鼠爪體積-致炎前鼠爪體積)×100%]進行統計學處理。

2.1 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各給藥組均能明顯抑制小鼠耳腫脹(P<0.05),與原方組比較,其他各給藥組給藥后鼠耳腫脹度明顯高于原方組(P<0.05)。君藥炮制組耳腫脹抑制率達15.5%,臣藥炮制組抑制率達17.27%,全方炮制組抑制率達18.58%,而原方組抑制率達29.21%,由此可見,原方組對小鼠耳腫脹抑制率療效最好,其次是全方炮制組、臣藥炮制組和君藥炮制組。見表1。

表1 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 (只,
2.2 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對蛋清所致大鼠足爪腫脹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給藥后30 min開始,各給藥組開始起效,給藥60 min開始,君藥炮制組對大鼠足足趾腫脹率作用達高峰,持續到240 min仍為高峰;臣藥組給藥后120 min達高峰,240 min時療效降低;全方炮制組給藥180 min達高峰,240 min時療效降低;原方組給藥120 min達高峰,持續到 240 min 仍為高峰。與原方組比較,君藥炮制組及臣藥炮制組與原方組各時間段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全方炮制組效果較原方組差(P<0.05)。見表2。

表2 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對大鼠足腫脹的影響 (只,
金匱溫經湯由當歸、吳茱萸、白芍、川芎、桂枝、人參、阿膠、牡丹皮、生姜、甘草、生半夏、麥冬組成,此課題通過對上述藥材(酒炙吳茱萸、酒炙當歸、酒炙川芎、炒芍藥、紅參、蜜制桂枝、蒲黃炒阿膠、牡丹皮不去心、炙甘草、去心麥門冬、煨姜及姜半夏)進行炮制后進行組方。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吳茱萸、桂枝、人參、生姜、甘草、川芎、牡丹皮、白芍、炒白芍、生半夏、姜半夏、麥冬、當歸[9-19]都具有抗炎作用,其中,白芍與炒白芍抗炎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當歸抗炎效果優于酒炙當歸,生半夏與姜半夏未進行對比。本研究發現,各給藥組均有抗炎作用,對小鼠耳腫脹抑制率以原方組療效最好;對蛋清所致大鼠足爪腫脹給藥不同時間的作用以君藥炮制組及原方組療效持續時間最長,全方炮制組療效最差,與前人對單味藥抗炎研究趨勢一致,都有抗炎的作用,但金匱溫經湯炮制前后抗炎療效差異產生的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