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委省政府把農業品牌建設作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為了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農業品牌的部署,主要做了5 個抓。
一是抓規劃引領,夯實品牌基礎。貴州生態良好,山清水秀,立足優質資源稟賦,制定了“十四五”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規劃,深耕12 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辣椒、刺梨、藍莓、李子等產業規模全國第一。茶葉、蔬菜、食用菌種子面積位列全國前茅。目前正聚力打造一批千億級農業的支柱產業,讓優勢更優,讓品牌更強。
二是抓優質品種,構筑品牌特色。貴州森林覆蓋率63%,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貴州辣椒香橙烯、檸檬烯含量高,孕育了香辣協調,品味溫存的獨特品質。貴州是茶樹原產地,是全國茶葉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貴州本地肉牛品種氨基酸含量高,被國家明確為南方物流增產潛力區。
三是抓品質提升,守牢品牌底線。堅持把安全、優質、綠色作為農業品牌最亮的底色,出臺標準體系,發布地方標準712 項,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1883 個,優化布局省內菜籃子保供基地及省內銷售中心,貴州綠色農產品吃出健康好味道,深受長三角、珠三角市場好評。開展農產品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在全國率先立法,茶園、菜園、果園全面禁用水溶性農藥,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全省農產品合格率99.7%。
四是抓宣傳推廣,擴大品牌影響。把農業品牌與特色文化深度融合,聯合央視制作尋味貴辣紀錄片,講好苗侗山珍、貴州綠茶、三碗粉等品牌故事,利用農交會、農民豐收節、茶博會、辣博會等平臺,加強品牌宣傳交流、推廣,主動對接新媒體,在百度搜索上線貴州農業品牌專屬名片,在京東、百度等開通直采渠道,扶持本土電商服務600 余家品牌主體,2022 年,全省農產品銷售額突破1380 億元。
五是抓環境優化,強化品牌保障。堅持省市縣三級專班推動,齊抓共建。近年來,省級財政每年安排45 億元設立農業現代化基金,新增3000 萬元專項支持農業品牌建設,以農業農村部認定的三個精品品牌為標桿,帶動全省區域公用品牌提質增效,借力頭雁計劃,發掘電商人才,建立完善農業品牌保護協作機制,推動品牌規范有序發展。
近年來,貴州已形成整體推進、多點突破的農業品牌發展格局,主要成效有三個。
一是有力促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部把貴州省劍河縣、臺江縣列為品牌幫扶重點縣。在66 個貧困縣建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49 個,讓脫貧群眾更多分享品牌紅利。聯合廣藥集團開發刺梨及系列產品,帶動貴州刺梨跨越式發展。
二是有力帶動農民增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都勻毛尖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通過好技藝、好故事、好品牌,助力40 多萬群眾年均增收3500 元。
三是有力推動企業成長。依托貴州500 余畝辣椒和800 多畝油菜成長起來的老干媽和貴陽農投集團,攜手進入中國農業企業500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