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誤區新探

2023-12-29 13:41:01王茂躍
檔案管理 2023年6期

摘? 要:在對我國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進行歷史考察的基礎上,分析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以及文件作為檔案的屬概念都是認識上的誤區。我國近代檔案學者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是形成誤區的重要原因,我國關于文件轉化為檔案的三條件論則強化了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誤區。從橫向角度看,文件與檔案是同時存在的兩種不同的事物,這是文件與檔案的現實區別;從縱向角度看,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檔案由舊文件轉化而來,舊文件是檔案的前身,這是舊文件與檔案具有的歷史聯系。對舊文件與文件不加區分去認識文件與檔案的關系,必然會陷入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誤區。

關鍵詞:文件;檔案;同一事物;不同事物;屬概念;歷史聯系;文件組合;轉化關系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uments and archives, it is a cognitive mistake to view documents and archives as the same thing or to consider documents as a subcategory of archives. The misconcep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uments and archives was largely due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by modern Chinese archivists. Furthermore, the three conditions for transforming documents into archives in China reinforced this misconception. Looking from a horizontal perspective, documents and archives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that coexist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the prac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documents and archives. From a vertical perspective, when documents move to the stage of archives, archives are derived from old documents. Therefore, old documents serve as the predecessors of archives, which reflects a histo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old documents and archives. If we fai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old documents and current documents, we will inevitably fall into the trap of a cognitive error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uments and archives.

Keywords:? Documents; Archives; Same thing; Different things; Generic concept; Historical connection; Document combination;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

文件與檔案關系屬于檔案學基礎理論研究范疇。20世紀30年代以來,我國近代檔案學和現代檔案學對此都有研究。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國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傳入我國,我國檔案學界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探討不僅沒有達到認識上的統一,卻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

1 對文件與檔案關系認識的歷史考察

1.1 我國近代檔案學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發起了文書檔案改革運動,國民政府內政部次長甘乃光兼任行政院效率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是該運動的推動者。得益于這一運動的推動,一些以機關文書與檔案管理為對象的文書學和檔案學的著作得以出版,催生出了我國近代檔案學。

當時的檔案學者就對文件與檔案的關系有所研究。甘乃光認為:“文書與檔案本不能分,檔案原為歸檔之文書,文書即未歸檔之檔案,二而實一者也。”傅振倫認為:“蓋公文檔案,本為一物。收到之公文,正在處理,尚未完結而未歸檔者,為公文;及辦案結束歸檔儲存者,方可稱為檔案也?!饼堈追鹫J為:“文書和檔案只是表示一樣東西的兩個過程?!焙昔敵傻摹稒n案管理與整理》一書在我國近代檔案學的形成和發展史上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何魯成的觀點是:“實則文書與檔案原屬一物,所謂文書,所謂檔案,僅以表示同一物之不同過程。”

可見,我國近代檔案學者普遍認為文件與檔案“二而實一者也”“本為一物”“一樣東西”“原屬一物”,都認為文書與檔案是一個東西。

1.2 20世紀50至60年代我國檔案學界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1951年,我國檔案界曾開展過檔案與資料區分的大討論。當時認為:“凡是本機關工作的記錄都是檔案,不管它是文件還是報刊,是統計圖表還是錄音、影片;反之,如不是本機關所形成的或經辦的,雖然是文件,也不是檔案而是資料”。后來,我們請教了蘇聯檔案專家謝列茲涅夫,“他認為:機關收到的全部文件、信函等等都應作為檔案,不能從文件的用途方面、使用文件的目的方面去區分檔案與資料。因為檔案是機關活動中所形成的文件(包括收文、發文和內部文件的綜合)”。隨后,我國便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檔案就是某機關、團體、企業和個人在工作中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也就是說,一個機關的檔案文件,不僅包括本身所形成的文件,而且還包括本身所收到的其他機關所送來的一切文件。”此時我們認為檔案是一個機關的全部文件。

1962年,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檔案學教研室編寫的《檔案管理學》教材出版。該書第一次提出文件轉化為檔案是有條件的,一般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第一,處理完畢的文件才有可能轉化為檔案?!薄暗诙?,對日后工作和生產活動仍有一定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為檔案保存?!薄暗谌?,集中保存起來的文件,才能最后成為檔案?!庇纱丝磥?,檔案是一個機關保存的有價值的部分文件。

1.3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傳入我國后,我國檔案學界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20世紀80年代末,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傳入我國。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依據文件的作用,將文件劃分為現行文件、半現行文件和非現行文件。當然,國外對文件運行到哪一個階段就稱為檔案的認識是不一致的,但無論現行文件就是檔案,還是非現行文件就是檔案,檔案都是文件的一部分,檔案屬于文件。這里的文件無疑是廣義的文件概念。相對而言,我國的文件與檔案是兩個并列的概念,但我國的文件概念既有狹義的,也有廣義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傳入我國,該理論的文件、現行文件、檔案概念與我國的文件、檔案概念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依據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檔案屬于文件,而依據我國文件與檔案的關系,文件與檔案同屬一物。吳寶康教授在1993年撰文指出:“文件與檔案本來屬于同一事物,是同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笨梢?,吳寶康教授依然堅持文件與檔案同屬一物的觀點。

同樣是在1993年,喬健教授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研究進行總結:“大部分研究者都認為文件與檔案處于不同的階段,性質和作用不同,因而是兩種事物;另一部分人則主張,既然文件和檔案的內容與形式均完全相同,那么它們實際上是同一事物?!眴探〗淌谡J為大部分研究者都認為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事物,而陳作明教授則認為“當今檔案界中的多數人贊同文件與檔案為同一事物”。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觀點,如“文件是檔案的屬概念”、文件與檔案“實為同一概念”、文件與檔案是“牛頭”與“牛尾”的關系、“文件與檔案的本質屬性相同”、檔案“主要是文件轉化而來的”、“文件不是檔案的唯一來源”、“檔案并不源于文件,檔案不都是由文件組成的”、“檔案未必來自文件”、“檔案都是由文件轉化而來的”、“檔案來源于文件,檔案是由文件組成的。那么,有沒有不是文件的檔案呢?我認為不會有的”、“檔案形成在前,文件形成在后”、“當我們把著眼點放在廣義的‘文件’概念與狹義的‘檔案’概念上,便會得到文件與檔案間的關系是文件包含檔案。當我們把視角放在狹義的‘文件’與廣義的‘檔案’定義上時,便會得到文件與檔案間的關系是交叉關系”、“文件與檔案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二者是相關的關系而不是相屬的關系”。

文件與檔案的關系問題,已有多種觀點,限于篇幅,不能逐一進行探討。本文主要針對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文件可以作為檔案的屬概念這兩個認識誤區加以分析,重點分析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這一認識誤區的由來。因為明確文件與檔案究竟是兩種事物還是同一事物,這應該是問題的關鍵。這一問題得以解決,文件與檔案關系的其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2 文件與檔案關系認識的兩個誤區

2.1 誤區一: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我們先來看一下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的一些表述。黃霄羽教授認為:“之所以說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是因為兩者的記錄內容、物質形態和本質屬性完全相同?!眲⒅怯抡J為:“文件和檔案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稱謂,盡管不同階段,二者的社會功能和存在方式不盡相同,但畢竟它們是同一事物,在本質上沒有區別?!碧m措認為:“從歷史沿革上看,在有文字記載的相當長的時間中,文件和檔案并沒有嚴格的區分,可以認為就是同一事物?!崩钏鼐辍⑸X褂蚪淌谡J為:“文件與檔案之間,……至少就管理而言,我們已沒有理由忽視二者的同一性,它們是處于不同階段的同一種事物?!?/p>

同一事物既可以理解為同一個事物,也可以理解為同一種事物。為什么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的認識是錯誤的呢?我們就以引用的上述表述為例加以分析。

黃霄羽教授認為文件與檔案的記錄內容、物質形態和本質屬性完全相同,所以是同一事物。問題是,文件與檔案的內容與形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本質屬性也不相同,原因在下一段中分析)。文件與檔案都是由載體及載體上記錄的信息所構成,可以理解為載體是形式、載體上的信息是內容。A文件與B檔案載體是不同的,即使將同一類型的載體理解為載體相同,如都是紙質載體,但A文件與B檔案的內容也是不同的,因而文件與檔案不是同一事物。

劉智勇認為文件和檔案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稱謂,在本質上沒有區別。文件和檔案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稱謂,其實就是A文件與A檔案、B文件與B檔案的關系。A文件與A檔案、B文件與B檔案是有本質區別的。A文件、B文件是文件時就具有文件的本質屬性,A檔案、B檔案是檔案時則具有檔案的本質屬性。倪麗娟教授認為:“現實執行性是文件所獨有的特性,是文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依據,即文件的本質屬性”。檔案本質屬性的觀點較多,但多數認為是原始記錄性。但文件也具有原始記錄性,如果文件與檔案的本質屬性都是原始記錄性,那文件與檔案就沒有本質區別了,這反而為劉智勇的觀點提供了依據。關于檔案的本質屬性,我認為黃夏基教授的“原始性、歷史性和記錄性的統一”這一觀點最為合理。原始性將檔案與圖書區分開來,歷史性將文件與檔案區分開來,記錄性將檔案與文物區分開來。既然文件與檔案的本質屬性不同,兩者無疑是有本質區別的兩種事物。

蘭措認為,從歷史上看,以前在沒有檔案概念的情況下,當時的文件用現在的話說其實就是檔案,因而文件與檔案就是同一事物。以前文檔沒有分家,只有文件概念,沒有檔案概念,不存在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事物還是同一事物的問題。用現在的認識來看,當時的A文件、B文件其實也是A檔案、B檔案,這樣說是沒有問題的。但要說文件與檔案就是同一事物則是有問題的,同樣用現在的認識來看,當時的A文件、B文件是文件時,還不是A檔案、B檔案;而A文件、B文件是A檔案、B檔案時,就不再是A文件、B文件了。因此,文件與檔案的關系,不應是A文件與A檔案、B文件與B檔案的關系,而應是A文件、B文件與其他檔案的關系,或者是其他文件與A檔案、B檔案的關系。很顯然,文件和檔案不是同一個事物或同一種事物,而是兩種不同的事物。

李素娟、桑毓域教授認為,文件與檔案是處于不同階段的同一種事物。以載體為例,同一種事物應該是同一類型的載體但內容不同,而本質屬性相同,如A紙質文件、B紙質文件就是同一種事物,C電子文件、D電子文件也是同一種事物。同理,A紙質文件、B紙質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A紙質檔案、B紙質檔案就是同一種事物,C電子檔案、D電子檔案也是同一種事物。如果用A紙質文件、B紙質文件、C電子文件、D電子文件與檔案進行比較,注意,此時不能與A紙質檔案、B紙質檔案、C電子檔案、D電子檔案進行比較,這樣比較會得出文件與檔案是處于不同階段的同一種事物的結論。因為A紙質文件、B紙質文件、C電子文件、D電子文件還沒有運動到A紙質檔案、B紙質檔案、C電子檔案、D電子檔案階段。我們應該用A紙質文件、B紙質文件、C電子文件、D電子文件與同時存在的如E紙質檔案、F紙質檔案、G電子檔案、H電子檔案進行比較,這樣就會發現:文件與檔案仍然是兩種不同的事物。

也許有人會說,用單份文件與單份檔案進行比較不具有說服力,因為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不是個體運動而是群體運動。所謂運動,其實就是文件、檔案的移交。的確,文件、檔案是以一定數量的整體進行運動的,但這與得出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不同事物的結論并不矛盾,因為整體運動是以單份文件、單份檔案為基礎的,沒有單份文件、單份檔案的運動,也就無所謂文件、檔案的整體運動。單份文件與單份檔案關系的性質依然體現出群體文件與群體檔案關系的性質。

2.2 誤區二:文件可以作為檔案的屬概念。文件能否作為檔案的屬概念,我國檔案學界一直也有爭議。國內外的文件都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文件與檔案是兩個并列的概念,很顯然,文件作為檔案的屬概念,這里的文件肯定是廣義的。

國外盛行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文件可劃分為現行文件、半現行文件和非現行文件。國外下定義將文件作為檔案的屬概念,從邏輯上看是沒有問題的。

具體到我國,將文件作為檔案的屬概念,就會引起爭議。因為嚴格說來,我國的文件與檔案并不是完全依據文件所起的作用去劃分的。我們說文件具有現行的效用,但我國的文件并不等于國外的現行文件。就文書檔案而言,由于我國規定當年文書檔案要在第二年上半年前向機關單位的檔案部門歸檔,因而我國機關單位保管的檔案,比照國外的概念,既有現行文件,也有半現行文件,還有非現行文件,但我們都是作為檔案看待的。

當然,有人會說,上述所言的是狹義的文件,作為檔案屬概念的文件應是廣義的。的確,我國也有廣義的文件概念。問題是:第一,盡管我國也有學者提出了現行文件概念,但我國的現行文件概念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行文件概念;第二,即使我們把狹義的文件理解為現行文件,即文件可劃分為現行文件與檔案,檔案屬于文件。這樣一來,文件就是檔案的屬概念了,但我國檔案界對檔案屬于文件的認同度并不高。

不可否認,1986年版《檔案管理學基礎》給出的檔案定義是“檔案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保存起來以備查考的文件”,并且強調“首先,要確定檔案屬于文件”。但不知何故,1996年第2版《檔案管理學基礎》將檔案定義修改為:“檔案是原始的歷史記錄?!睂n案屬概念由文件改為歷史記錄。2005年第3版《檔案管理學基礎》將檔案屬概念改為“記錄”。2021年第4版《檔案管理學基礎》則又將檔案屬概念修改為“原始記錄”?!稒n案管理學基礎》將檔案定義的屬概念,從最初的文件先后修改為歷史記錄、記錄和原始記錄,我們不好推測修改的原因,但棄用文件屬概念則是不爭的事實。

那么,文件究竟能不能作為檔案的屬概念呢?為何對國外將文件作為檔案的屬概念異議很少,而國內將文件作為檔案的屬概念卻爭議較多呢?

實際上,國外廣義的文件也并非完美無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中的“文件”無疑是廣義的。黃霄羽教授就指出該理論中的“文件”是存在問題的?!拔覈鴮W者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概念名稱的質疑也有一定道理。因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名稱的確具有不盡完美之處。比如,理論名稱中的‘文件’就是一個容易引起分歧的概念。既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所指‘文件’必須是廣義概念,那么選用‘文件’這一本身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的概念就容易造成認識上的模糊,因此理論名稱中的‘文件’應當選用更加確切的概念來表示?!秉S霄羽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廣義文件概念的缺陷?,F行文件是文件,半現行文件也是文件,非現行文件還是文件,現行文件屬于文件,半現行文件也屬于文件,非現行文件還屬于文件,這樣不“引起分歧”、不造成理解和“認識上的模糊”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陳作明教授對廣義文件概念也有自己獨到的認識。他曾提出:“我們研究文件與檔案的區別,只能是狹義概念的文件。若是從廣義文件概念研究,那么檔案亦是其中的一部分,就沒有本質區別可言了。”

文件為何不能作為檔案的屬概念呢?韓寶華教授的觀點很有說服力:“檔案不是文件的一部分,而是文獻的一部分;要以檔案與其他文獻的區別來認識檔案,而不是以檔案與文件的區分來認識檔案?!薄吨袊蟀倏迫珪穼ξ募c文獻的關系作了闡釋:“文書亦稱文件。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為處理事務、交流信息而使用的各種載體的文字、圖表、聲像等記錄材料?!臅臀墨I的概念不同,文獻是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包括的范圍很廣,圖書、期刊、報紙、檔案等都是;文書只是文獻的下屬概念之一,……是與圖書、檔案等并列的概念?!边@里的文件(文書)是廣義的概念,文件(文書)與檔案是并列的概念,文件、檔案都是文獻的下屬概念。這就表明,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文件不能作為檔案的屬概念。

3 文件與檔案關系認識誤區的由來

3.1 我國近代檔案學者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是形成誤區的重要原因。甘乃光認為文書與檔案“二而實一者也”。傅振倫認為,“蓋公文檔案,本為一物”。龍兆佛認為文書和檔案“只是表示一樣東西的兩個過程”。何魯成認為“實則文書與檔案原屬一物?!币罁@些認識,我們自然會得出文件與檔案是同一個事物的結論來。

尤其是龍兆佛先生關于“本來文書就是檔案,檔案就是文書,文書和檔案原來是表示一樣東西的二個過程。在第一個過程中,我們稱文作文書,第二個過程我們又叫文作檔案。事實上文書是文,檔案也是文,文只是一樣東西而已”的論述,更是讓我們對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的認識深信不疑。

龍兆佛先生的這一論述看似非常合理,A文書就是A檔案,A檔案就是A文書,A文書與A檔案記錄的內容(文)都是一樣的。問題出在A文書與A檔案是一樣東西的二個過程,A文書與A檔案并不是同時存在的。文只是一樣東西而已,強調的是檔案與舊文書具有的歷史聯系——A檔案來源于A文書。A文書與A檔案并不是兩個東西,而是一樣東西。

龍兆佛先生還對同一樣東西,為何被當作二樣東西看待進行了解釋:“文書檔案本來是代表一樣東西的二個過程,只因后來處理這二個過程的責任分裂了,手續也分開了,于是同一樣東西,就被當作二樣東西看待?!蔽臅c檔案分開保存,是因為文書與檔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但龍兆佛先生將文書與檔案依然理解為同一樣東西,只看到了舊文書與檔案之間的歷史聯系,而沒有看到文書與檔案的本質區別。

近代檔案學者關于文書與檔案關系認識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吳寶康教授認為,“文書與檔案本來就屬于同一事物,是同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即使在解放后的50年代初期直到現在,也始終是這樣認識兩者的關系的”,“我們從來也沒有否定或拋棄過文書與檔案原屬一物的思想”。

我國現代檔案學者一直對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還是兩種事物爭論不休,追根溯源,我國近代檔案學者的認識對文件與檔案關系認識誤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文件轉化為檔案的三條件論強化了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誤區。20世紀60年代,我國檔案學界提出了檔案是由文件(或叫文書)轉化而來的,文件轉化為檔案是有條件的,簡單說,必須是辦理完畢的文件、必須是有價值的文件、必須是集中保管起來的文件。并且相應地概括為通俗的三句話:“今天”的檔案就是“昨天”的文件,“今天”的文件是“明天”的檔案;文件是檔案的基礎,檔案是文件的精華;文件是檔案的因素,檔案是文件的組合。

文件轉化為檔案的三條件論對我們正確認識文件與檔案的關系具有極大的迷惑性。的確,文件與檔案關系的通俗的三句話看起來非常正確。事實果真如此嗎?下面我們就來加以分析。

“今天”的檔案就是“昨天”的文件,“今天”的文件是“明天”的檔案。我們將這句話說得再具體一些,就是:檔案機構現在保存的檔案就是文書和業務部門以前的文件,文書和業務部門的現在的文件就是檔案機構今后需要保存的檔案。簡單地看,沒有任何問題,說明了文件與檔案之間具有的歷史聯系,檔案來源于文件(是全部來源于文件,還是主要來源于文件,本文不作討論)。但我們只要從橫向角度和縱向角度加以分析,就能發現問題之所在。

所謂橫向,是指“平行的”。從橫向角度看,文書和業務部門保管的是文件,檔案機構保存的是檔案,文件與檔案是并列關系。文件與檔案是同時存在的兩種不同的事物。這就是文件與檔案之間的現實區別。

從橫向角度下的文件與檔案關系示意圖可以看出:A文件、B文件、C文件都是文件,D檔案、E檔案都是檔案。無論單份的文件與單份的檔案,還是所有的文件與所有的檔案,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這應當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如圖1所示。

肯定有人會有疑問,既然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那么“‘今天’的檔案就是‘昨天’的文件,‘今天’的文件是‘明天’的檔案”又該如何解釋呢?

從橫向角度看,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我們換一個角度,從縱向角度看,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以后,文件與檔案是什么關系。

從縱向角度看,文件與檔案的關系不宜理解為C文件、G文件與A檔案、B檔案、D檔案、E檔案的關系,這樣的關系依然是橫向角度的并列關系,即它們還是兩種不同的事物。所謂縱向,是指“非平行的;上下方向的”,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就是縱向運動。因此,從縱向角度看,文件與檔案的關系指的不是A文件與A檔案的關系、B文件與B檔案的關系,實際上指的是A舊文件與A檔案、B舊文件與B檔案的關系。因為具有現行效用A文件、B文件還不能進行縱向運動,只能進行橫向運動。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不是A文件、B文件的運動,而是辦理完畢的A文件、B文件的運動。辦理完畢的A文件、B文件,相對于其他具有現行效用的文件來說,就是A舊文件、B舊文件。

從縱向角度下的文件與檔案關系示意圖(如圖2所示)中可以看出:檔案機構現在保存的A檔案、B檔案就是文書和業務部門以前的A舊文件、B舊文件,但現在的A檔案、B檔案與以前的A舊文件、B舊文件并不是同時存在的,現在只有A檔案、B檔案,沒有A舊文件、B舊文件。也就是說,“今天”的檔案就是“昨天”的文件,“今天”的文件是“明天”的檔案,實際上是對不是同時存在的事物在先后不同階段的兩個不同名稱進行的比較。這體現的是舊文件與檔案之間的歷史聯系。我們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形成誤區的真正原因就在這里。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同一載體和內容的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此時不是文件與檔案的關系,而是辦理完畢的文件,即舊文件與檔案的關系。A舊文件與現在的A檔案并不是同時存在的兩種事物,B舊文件與現在的B檔案也不是同時存在的兩種事物。由于A舊文件與A檔案的載體和內容完全相同、B舊文件與B檔案的載體和內容完全相同,容易誤認為A舊文件與A檔案是同一事物、B舊文件與B檔案是同一事物。而文件與檔案是同時存在的兩種不同的事物,舊文件與檔案是先后存在的事物,如果對新舊文件的概念不加區分去認識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話,既能得出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事物的結論,也容易得出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的錯誤結論。

既然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那么文件與檔案就不可能同時還是同一事物。就文件與檔案是同一事物這一表述而言,就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文件與檔案就是兩種事物,而且文件與檔案本質屬性也不相同,因而文件與檔案既不是同一個事物,更不是同一種事物。因此,文件與檔案只能是兩種不同的事物。

同樣,文件是檔案的基礎,檔案是文件的精華;文件是檔案的因素,檔案是文件的組合,這兩句話強調的依然是舊文件與檔案之間的歷史聯系。

由此可見,如果將舊文件與檔案的關系看成文件與檔案的關系,必然會陷入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誤區。

4 結語

從橫向角度看,文件與檔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這是文件與檔案的現實區別;從縱向角度看,文件運動到檔案階段以后,舊文件并不是以事物的方式存在的,舊文件只是一個概念的存在,曾經的舊文件這一事物已經成為檔案這一事物了。這樣,舊文件與檔案絕不是同一事物的關系,舊文件只是檔案的前身,因而舊文件與檔案具有歷史聯系。如果對這兩種情況不加以區分,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就始終難以達成共識,并會得出自相矛盾的結論。陳作明教授認為:“文件與檔案,若是從其內容及其載體來分析,無疑是同一事物,至少是絕大部分的文件與檔案如此。但是,從使用價值的角度分析,無疑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應當看作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這可以說是同一物體在其不同發展階段演變成的不同質的事物”。陳作明教授認定文件與檔案既是同一事物又是兩種事物,就是沒有對舊文件與檔案的歷史聯系以及文件與檔案的現實區別進行區分的結果。喬健教授認為:“文件與檔案的關系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從形式和外觀上看,文件與檔案為同一實體,具有同一關系(感性認識);從內容和實質上看,文件與檔案為兩種事物,具有轉化關系(理性認識)?!眴探〗淌谒f的文件與檔案是同一實體,具有同一關系,其實是針對舊文件與檔案的歷史聯系而言的,而文件與檔案為兩種事物,則是針對文件與檔案的現實區別而言的。我們只有正本清源,明確舊文件與檔案、文件與檔案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關系,既不能將這兩種關系混淆起來,也不能將這兩種關系對立起來,才能走出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誤區。

總之,文件與檔案不是同一事物,文件也不能作為檔案的屬概念。筆者曾經在探討文件與檔案的關系時也有過認識上的誤區,以為“文件與檔案是本質屬性相同的同一事物,文件與檔案不可能有本質上的區別”,認為文件可以作為檔案的屬概念。在此,筆者對文件與檔案關系的認識鄭重予以修正。

參考文獻:

[1]甘乃光.文書檔案連鎖辦法之試驗[J].行政效率,1934(10):423-429.

[2][3]傅振倫,龍兆佛.公文檔案管理法[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1,95.

[4]何魯成.檔案管理與整理[M].北京:檔案出社,1987:46.

[5]裴桐.檔案與資料的劃分與整理[C]//裴桐檔案工作文集.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5:23-27.

[6]裴桐.對檔案與資料區分問題的再認識[C]//裴桐檔案工作文集.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5:32-36.

[7]吳寶康.重新認識檔案與資料的區分[C]//論檔案學與檔案事業.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7-11.

[8]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檔案學教研室.檔案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62:1-2.

[9][41]吳寶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問題引起的若干思考[J].檔案學通訊,1993(01):9-12.

[10][45]喬健.從形式和內容看文件與檔案之關系——兼評以文件為屬的檔案定義[J].檔案工作,1993(02):32-34.

[11]陳作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探疑[J].浙江檔案,1997(12):5-7.

[12]陳兆祦.再論檔案的定義——兼論文件的定義和運動周期問題[J].檔案學通訊,1987(02):21-25.

[13][26]劉智勇.我國現有檔案定義的缺陷[J].檔案學研究,1995(04):21-23,11.

[14]曾向前.文件與檔案——“牛頭”與“牛尾”的關系[J].四川檔案,2004(02):38.

[15]韓玉梅.外國現代檔案管理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29.

[16]國家檔案局教育處(姚鋒).檔案管理學概要[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5.

[17]肖春霞.論文件與檔案關系的界定[J].零陵學院學報,2002(S2):126-127.

[18]劉東斌.再談“文件論”——與陳兆祦先生再商榷檔案管理[J].檔案管理,2005(01):24-26.

[19]張照余.文件與檔案關系問題的思考[J].檔案學通訊,1999(04):24-27.)

[20]史習人,何嘉蓀.凡是具有原始記錄性的文獻都是文件[J].浙江檔案,2003(03):8-11.

[21]陳兆祦.談談“文件論”[J].檔案管理,2004(03):8-11.

[22]劉東斌.對“檔案是……文件”命題的質疑[J].檔案學研究,2001(02):59-62.

[23]楊保樂.從文件與檔案的定義談文件與檔案的關系[J].蘭臺世界,2013(17):15-16.

[24]李佩侖.檔案的基本概念與文件?檔案關系問題新解[J].蘭臺世界,2011(27):29-30.

[25]黃霄羽.系統思維考察下文件與檔案的關系[J].浙江檔案,2000(11):6-7.

[27]蘭措.文件和檔案關系的剖析[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9(01):77-78.

[28]李素娟,桑毓域.從理論到實踐——文件與檔案關系再探究[J].檔案管理,2011(01):10-12.

[29]倪麗娟.文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8.

[30]黃夏基.檔案的本質屬性是原始性?歷史性和記錄性的統一[J].檔案學通訊,2009(05):84-86.

[31]陳兆祦,和寶榮.檔案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10.

[32]陳兆祦,和寶榮.檔案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10.

[33]陳兆祦,和寶榮,王英瑋.檔案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0.

[34]陳兆祦,和寶榮,王英瑋.檔案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12.

[35]黃霄羽.魂系歷史主義——西方檔案學支柱理論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80.

[36]陳作明.試用唯物辯證法研究文件與檔案的關系[J].浙江檔案,2002(11):5-7.

[37]韓寶華.檔案與文件關系新論[J].檔案與建設,1995(09):20-22.

[38]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 情報學 檔案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460.

[39][40]轉引自何魯成.檔案管理與整理[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47,47.

[42][4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534,1734.

[44]陳作明.再談“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兼與潘連根同志切磋[J].浙江檔案,1998(08):9-11.

[46]王茂躍.文件與檔案有本質區別嗎?[J].北京檔案,2001(05):32-34.

[47]王茂躍.文件可以作為檔案的屬概念——與劉智勇同志商榷[J].檔案學研究,1997(01):18-19,25.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 王茂躍,教授,碩士生導師 來稿日期:2023-08-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成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欧美第一页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国产|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亚洲|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6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 色成人综合|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第二页|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国产成人毛片| 日韩av在线直播|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91色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一级毛片高清|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久青草网站|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日本色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欧美a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a级毛片在线免费|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xx在线观看|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色天天综合| 免费在线观看av|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第五页|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日韩第八页|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免费| 女人天堂av免费|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