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桉樹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速生樹種和用材樹種之一,具有生長速度快、輪伐期短、萌芽能力強、適應性強、用途廣泛等特點。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樹木園桉樹栽培實踐經驗,從造林地選擇、整地、種苗選擇、定植、補植等方面介紹桉樹栽培技術,從除草、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桉樹后期管護技術,并分析桉樹種植經濟效益,以期為桉樹栽培管護提供參考,提高桉樹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關鍵詞:桉樹;栽培管護;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11-84-3
0 引言
桉樹原產于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樹種之一,也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用材樹種之一,具有速生、豐產、適應性強等特點。筆者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樹木園桉樹栽培經驗,探討桉樹栽培及后期管護技術,并分析桉樹種植的經濟效益,以期提高桉樹產量和品質,為桉樹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1 桉樹的特點
1.1 生長速度快
桉樹作為世界上公認的三大速生樹種之一,生長周期較短。研究發現,在科學的栽培和后期撫育管理下,7年生桉樹林單株材積在0.222 5 m3以上。按每667 m2林木保存量為90株進行計算,每667 m2桉樹林的蓄積量可達20.025 m3[1]。由此可見,桉樹具有材積增長速度快的特點。
1.2 輪伐期短
桉樹生長速度快,優于一般的輕質木材,因此廣泛應用于制漿造紙、人造板等領域。在科學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管理下,作為工業原料的桉樹林的輪伐期較短,為5~6 a。
1.3 萌芽能力強
桉樹除了速生、輪伐期短的特點以外,還具有很強的萌芽能力。經過采伐的桉樹林能夠萌芽成林。采伐后,一個桉樹樹頭一般可萌生芽條六七條,甚至更多。保留一兩條生長粗壯、頂端優勢明顯、干形通直的萌條進行培育,能夠營造第二、三、四代萌芽林,節約造林時間和造林成本,省時省力。
1.4 適應性強
桉樹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在貧瘠土壤和干旱氣候條件下生長。例如,在我國最早大面積種植桉樹的廣東省雷州市,由于當時林地都是荒地,土壤肥力低,水土流失嚴重,找不到合適的樹種人工造林,最后選擇營造桉樹林使其生長成材。
1.5 用途廣泛
桉樹屬于優質闊葉硬木,與其他輕質木材相比,木材顏色美觀且耐腐蝕,能夠應用于家具制造、建筑、造紙等領域。此外,桉樹屬于闊葉常綠喬木,根深葉茂,可用作景觀樹種[2-3]。
2 桉樹栽培技術
2.1 造林地選擇
桉樹屬于喜暖、喜光植物,適宜生長在溫暖、光照充足、降雨充沛的環境中,要求地塊土壤呈酸性、土層深厚、肥力良好、排水能力和保水能力較好。造林人員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桉樹根系發達等生長特性,選擇土質疏松、土層深厚、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塊進行栽培,且要求海拔以不超過350 m為宜,坡度以小于25°為宜,坡向以向陽的西南、東南、南坡為宜,從而降低大風的影響。為有效促進桉樹生長,應避免選擇土壤瘠薄的風口及地勢低洼處造林。
2.2 整地
為提高整地效率,造林人員可采用機械全墾方式進行清山,先清理林地上的雜草、雜灌等,再利用機械深耕一次,機耕深度以35 cm以上為宜。清山后,造林人員需要根據造林目的確定種植密度。其中,培育小徑材時,每667m2以種植148株為宜,培育中大徑材時,每667m2以種植56~67株為宜。一般情況下,每667m2種植110~120株,即株行距為2 m×3 m。根據規劃的造林密度定點挖種植坑,坑面規格為50 cm×50 cm,坑底為40 cm×40 cm,深35 cm。為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在挖好種植坑后,造林人員應每坑施放桉樹專用肥0.5 kg作為基肥,并回填表土至坑深的1/3處。
2.3 種苗選擇
造林人員應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抗性強、抗風能力強的桉樹品種進行種植。例如,南寧市桉樹易受到臺風、暴雨、洪澇、病蟲害等影響,適宜在當地種植的桉樹無性系品種有DH3229、廣林9、DH3327、DH3226等。選擇種苗時,造林人員應選擇2.5~6.0月齡、株高超過25.0 cm、地徑大于0.2 cm的Ⅰ級苗,且要求苗木健壯、頂端優勢強、主干通直無斷頭、充分木質化、根系發達且完整、無病蟲害等[2]。
2.4 定植
定植前,為防治蟲害,造林人員應將苗木的根部放入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中浸泡2~3 min,待藥液晾干后即可進行定植。
桉樹苗木定植時間以2—3月為宜。為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造林人員應選擇在雨后的陰天或小雨天定植桉樹。定植時,造林人員要小心撕掉營養袋(輕基質缽苗直接栽植,無須除去營養缽),將種苗置于定植坑的中部并扶正,覆土(高過營養缽面2 cm)、壓實。最后在定植坑表面撒一層厚度約2 cm的松土。
2.5 補植
為提高桉樹保存率,在定植后15 d內,造林人員要及時檢查苗木成活率,發現存在發育不良的苗木或死苗時應及時清理和補植。要求選擇同期優質種苗進行補植,且在30 d內完成補植工作,以保證桉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5%以上。
3 桉樹后期管護技術
3.1 除草
桉樹生長過程中易受雜草、雜灌影響。雜草不僅會與桉樹爭奪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而且容易滋生病蟲害。因此,在桉樹生長過程中,造林人員應定期除草。一般情況下,第一次除草可在桉樹定植后3~6個月進行,之后可在每年的春夏季節各除草一次。除草方式包括人工除草和除草劑除草兩種。
第一,人工除草。人工除草可采用全砍草的方式,即將桉樹林地內和林地周邊的雜草、雜灌全部砍除,伐根高度不超過20 cm。第二,除草劑除草。對于大面積的除草工作,為提高除草效率,可選擇合適的除草劑進行除草。一般可用32%草舒與洗衣粉的混合液進行除草,按每667m2用32草舒1 kg、洗衣粉24~32 g,兌水45~60 kg,充分混勻后進行噴施。造林人員應避免在雨天噴施除草劑,要求藥劑現配現用。噴施時做好防護措施,噴灑雜草莖葉至葉面濕潤接近滴水為宜。對于多年生惡性雜草、光滑葉面雜草或其他的小灌木,造林人員在對其葉面進行噴施的同時,應對其葉背及氣孔密集處進行噴施。噴施除草劑后15 d,可根據雜草、雜灌的枯萎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進行補噴。
3.2 追肥
桉樹生長速度快,對養分需求量較大。為促進桉樹的健康生長,定期追肥十分必要。在桉樹定植后30 d即可進行第一次追肥,施肥方法和施用量可參考《桉樹豐產林經營技術規程》(LY/T 2456—2015)[4],用桉樹專用復合肥,按0.50 kg/株的標準進行追肥。造林人員可在距離桉樹根部40 cm處挖30 cm×20 cm×15 cm的施肥坑,檢查合規后即可用量器量取肥料,將肥料施入施肥坑后回填表土踩實,以免肥料揮發。
桉樹定植后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造林人員可在每年的3—4月用桉樹專用復合肥追肥,按0.75 kg/株的標準,在兩株桉樹的正中位置或正中偏上30 cm位置挖30 cm×20 cm×15 cm的施肥坑,檢查合規后用量器量取肥料施放到施肥坑中,并回填表土踩實,以免肥料揮發。
3.3 病蟲害防治
3.3.1 病害防治。桉樹常見病害有青枯病、焦枯病等。青枯病可發生于桉樹的整個成長期,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部葉片呈失水狀萎蔫、干枯、下垂,直至枯死。焦枯病主要危害桉樹葉片和嫩枝梢,可使桉樹枯枝落葉,嚴重時可致死。青枯病和焦枯病均易在高溫多雨季節(5—9月)發生。低洼積水、背風山坡、林分郁閉度高等,會增加青枯病和焦枯病的發生概率[5]。青枯病和焦枯病的傳播速度快,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桉樹大面積死亡。因此,造林人員需定期對桉樹林進行檢查,如發現青枯病、焦枯病等病株,應及時伐除病株、病枝并集中燒毀,同時用生石灰對發病區域的土壤進行充分消殺。對于青枯病發生程度較輕的病株,可用2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進行灌根處理;對于青枯病發生程度較重的病株應及時砍伐,并集中焚毀處理;對于焦枯病,可用0.2%~0.3%高錳酸鉀溶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3.3.2 蟲害防治。桉樹常見蟲害有土白蟻、油桐尺蠖、桉蝙蛾等。土白蟻主要蛀食桉樹的根莖部位,剝食桉樹的韌皮部,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對于土白蟻,造林人員可在桉樹種植前用防治地下害蟲的藥劑或甲基托布津混合藥液進行浸根處理。若種植后出現土白蟻危害苗木,可用10%吡蟲啉2 000倍液灌根處理。
油桐尺蠖是桉樹常見蟲害之一,主要以幼蟲啃食桉樹葉片。蟲口密度大時,油桐尺蠖可7 d內啃光桉樹葉片。對于油桐尺蠖,造林人員可噴施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進行防治。
桉蝙蛾主要以幼蟲鉆蛀桉樹枝干,會阻斷桉樹枝干的養分和水分傳輸,導致樹木易風折,情況嚴重時會致使桉樹死亡。對于桉蝙蛾,造林人員可在成蟲期用40%氧化樂果乳油噴施桉樹樹干,同時向蛀洞注入40%氧化樂果乳油20倍液,并用封口膠或泥漿封好洞口。
4 桉樹種植經濟效益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樹木園實施的桉樹高產競賽林和高效精品林項目實際,6年生桉樹標準林平均每667 m2出材量為8~10 m3,6年生桉樹高效標準林平均每667 m2出材量為10~12 m3,6年生桉樹精品標準林平均每667 m2出材量在12 m3以上,8年生桉樹林每667 m2出材量最高可達17.65 m3,除去經營管理、運輸等投資成本,桉樹林平均每667 m2純利潤超過8 000元,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百元樹、萬元林”的培育目標[6]。
5 結語
桉樹種植經濟效益較高,且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在栽培桉樹時,造林人員應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宜的造林地和桉樹良種,合理控制造林密度,定期除草、追肥,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通過采取科學的栽培及后期管護技術,提高桉樹營林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楊衛星.“有機+無機”追肥對營建高產桉樹人工林的影響研究[J].綠色科技,2022(23):199-202.
[2]施仲美,奚福生,何貴整,等.桉樹品系對青枯病抗性及其穩定性的研究[J].廣西林業科學,2000(1):1-6.
[3]南寧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編纂辦公室.自然地理[EB/OL].(2022-11-08)[2023-04-16].http://szb.nanning.gov.cn/fzlm/ywzt/nngm/t5380922.html.
[4]國家林業局.桉樹豐產林經營技術規程:LY/T 2456—201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5]黃玲玲.南寧樹木園防治桉樹病蟲害面積33486畝[EB/OL].(2020-12-15)[2023-04-16].http://www.nnsmy.com/a/272.html.
[6]許順斌,唐專國.樹木園:8年生桉樹畝產萬元[J].廣西林業,2019(7):46-47.
作者簡介:黃秋清(1971—),女,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營造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