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使森林資源發揮出其應有的重要作用,確保自然保護區健康可持續發展,有關部門需要采取恰當的措施,做好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在闡述做好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當前管護工作中存在的人力資源短缺、先進技術手段利用不足、森林資源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居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不強及林業執法監督管理不夠嚴格等問題,提出加強專業護林隊伍建設、加強技術裝備的應用與投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建設、提高居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及做好林業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
中圖分類號:S7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11-105-3
0 引言
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植物最佳的庇護所和復壯繁衍地,建立自然保護區對于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為實現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下簡稱廣西)在全區各地建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截至2021年,廣西已建成自然保護區78個(其中國家級保護區23個),覆蓋了廣西境內絕大多數重要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有效地保護了9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和82%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1]。但是,在自然保護區建設過程中,廣西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未能較好地滿足自然保護區整體規劃建設的需要。因此,筆者以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建議為題展開相關分析和探討,希望借此能夠更好地改善廣西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1 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有著非常強大的保水保土能力。這是因為森林中的植物可以有效抵抗水流的沖擊,減緩水流的速度,進而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森林中的植物根系還能夠穿透土壤,并將土壤固定在地面上,形成所謂的“結皮”,從而減少水土流失。而一旦森林資源遭到破壞,就會導致自然保護區的植被覆蓋率降低,造成大量土壤暴露在外,很容易被流水沖刷。因此,相關部門要重視并做好森林資源管護工作,防止自然保護區內發生嚴重的水土流失。
1.2 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
森林是陸地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能夠為自然保護區各種各樣的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和重要的生存棲息地。因此,科學管理和保護森林資源就是保護眾多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可以確保自然保護區內眾多生物的生存環境不受破壞,確保生物能夠正常生長和繁衍,豐富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
1.3 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資源不僅具有生態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例如,可在森林中發展野生菌、野生果品等產業,不僅可保護森林資源,而且可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創造經濟收益。此外,森林資源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參觀和旅游,帶來大量的旅游收入。因此,必須要做好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平衡,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
1.4 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
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資源是當地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是維護自然保護區內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2]。這是因為在自然保護區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過程中,森林資源都起著核心作用,如果森林資源遭到了破壞,就會打破自然保護區內各物種之間的平衡關系。因此,只有做好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才能夠確保整個生態系統能夠正常、穩定運作,有效維護當地生態平衡。
2 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存在的問題
2.1 人力資源短缺
第一,廣西大部分自然保護區都位于偏遠的山區,環境較為復雜,森林資源管護人員需要面對很多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如山路崎嶇、各種野生動物(如毒蟲、毒蛇等)的侵擾及自然災害(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的威脅等。森林資源管護工作風險系數比較高,要求管護人員必須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第二,由于森林資源管護人員的薪資待遇并不算豐厚,而且管護工作又比較繁重,很難吸引大批有技術、有經驗、有意愿的專業人才投身此事業[3]。因此,在以上兩方面因素的合力影響下,目前廣西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日常管護工作很難落實到位。
2.2 先進技術手段應用不足
先進技術手段應用不足嚴重制約著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高效開展,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森林資源監測手段單一。傳統的人工巡視、防火道路建設等仍然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森林資源管護方式,缺乏多樣化的技術手段。第二,先進技術應用程度不高。例如,遙感技術在森林資源管護中的應用仍顯薄弱,無法對森林資源進行全面、準確的監測和管理。部分自然保護區即使應用了遙感技術等先進技術,但森林資源管護的信息化水平仍然相對較低,在信息收集、處理、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是因為其缺乏信息共享機制和標準化的信息化管理體系等,無法實現森林資源管護信息的統一采集、管理和分析,影響了后續的數據分析和利用效果[4]。第三,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效果不理想。盡管部分自然保護區采用了較先進的技術手段,但由于技術人員缺乏使用新技術、新裝備的能力,導致技術應用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2.3 森林資源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森林資源管理體系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第一,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許多地區管理部門設置過多、職能重疊,導致管理權責劃分不清,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比較混亂、效率低下。第二,管理流程不透明。當前許多地區的森林資源管理流程不夠透明,難以讓公眾了解森林資源管理的整個過程,容易埋下信息不對稱的隱患,也不利于社會的監督。第三,缺乏有效協調機制。森林資源管理需要多個部門之間的配合,但是部分保護區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導致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合力,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難以有效推進。第四,森林資源管理標準不統一。這導致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缺乏規范性,致使管理工作成效不佳,難以實現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2.4 居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不強
居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不強是導致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保護區大多數位于偏遠的山區,當地教育資源比較有限,部分居民缺乏對森林資源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更缺乏對森林生態系統的了解和重視。此外,部分居民缺乏對森林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的了解和認識,導致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等時常發生[5]。例如,部分居民在森林中隨地扔垃圾、墾荒燒荒,部分探險者在野外搭建帳篷、野炊,嚴重干擾了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
2.5 林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不夠嚴格
在當前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林業行政執法監督不嚴的現象,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林業行政執法人員普遍素質不高、數量不足等導致執法力度不夠,無法有效打擊違法砍伐、盜采、非法占用、非法運輸等森林違法行為。第二,林業行政執法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如監管責任不清晰、協同配合不到位等,導致林業行政執法人員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森林違法行為。第三,部分地區執法工作的公開透明度不夠,缺乏統一的執法標準和規范,導致社會監督不足,執法力度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
3 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優化對策
3.1 加強專業護林隊伍建設
加強專業護林隊伍建設是確保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能夠正常開展的必要前提,具體可從3個方面做起。第一,自然保護區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人員的培訓,包括定期進行技能培訓和專業知識學習等,同時要重視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不斷提高在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第二,相關部門要加強人才引進,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引進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的人才,不斷補充和壯大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人才隊伍。同時,提高從事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和福利,注重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為其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以增強人才的留存和吸引力。第三,在實際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自然保護區還應制定相對完善的晉升機制,為恪盡職守、工作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發展空間[6-7]。
3.2 加強技術裝備的投入與應用
加強森林資源監測手段和技術設備的投入和應用,能夠大幅提高自然保護區監測森林資源的能力,使其能夠及時掌握森林資源的動態變化,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的整體管護水平,具體可從3個方面著手。第一,自然保護區要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如人工巡護、飛行器巡視等,不斷豐富管護森林資源的方式。第二,自然保護區可積極引進和推廣應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如使用無人機自動巡視,基于遙感技術的圖像識別,以及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大幅度提高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效率與質量,提升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效果。第三,自然保護區可建立數字化巡護系統,為森林資源管護部門提供決策支持。第四,自然保護區可與相關部門或企業開展合作,實現技術共享,通過創新合作模式獲取尖端技術,并將其應用于森林資源管護領域。
3.3 加強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建設
加強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建設是做好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必要前提,具體可從4個方面做起。第一,政府要精簡機構設置,整合職責部門,通過對機構職能和人員編制進行重新審視和規劃,精簡中間管理層、取消重復及無效職能部門,避免職責部門重復、分散的局面,增強工作協同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政府要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建立信息公開機制,公開相關部門的工作進展、管理制度、執法標準和結果,在社會上建立必要的信任和約束。同時,加強公眾監督,對違規行為予以揭露,鼓勵提供線索的舉報人,推動森林資源管理透明化。第三,各部門要建立有效的配合與協作機制,通過合作溝通、信息共享、風險管控等手段,促進各方在森林資源管理方面的合作與協調,實現對森林資源的科學管理。第四,相關部門要建立統一的管理標準,制定規范性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效果[8]。
3.4 提高居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
提高居民森林資源保護意識,是做好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舉措,具體可從3個方面著手。第一,當地政府、媒體和社會組織等可通過各種形式,如報紙、宣傳海報、環保講座、公益視頻等,向居民傳遞森林資源保護的相關知識,引導輿論關注森林資源保護問題,持續提升公眾對森林資源保護的認知。第二,自然保護區還可鼓勵和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各種森林資源保護活動,如義務植樹、植被恢復等環保活動,提高居民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參與度和熱情。第三,當地政府還可建立示范基地,用以展示環境友好型的經濟活動和森林資源保護實踐,向居民傳遞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森林資源保護意識。
3.5 做好林業執法監督工作
做好林業執法監督工作是加強對森林違法行為處罰和整治的必要前提,具體可從3個方面著手。第一,當地政府要加大對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力度,提高其專業素質和執法能力,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提高執法效率。第二,林業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林業行政執法的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聯動執法,最大限度遏制森林違法行為。第三,當地政府可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對相關執法部門的工作流程、執法規范、違法行為處罰等信息進行公開,使公眾能夠及時了解執法動態和結果。例如,可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報紙等多種渠道進行信息發布,推動執法工作的公開化。
4 結語
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對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意義重大。在實際開展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時,自然保護區要尊重自然規律,針對具體的地域和現實條件實施適當的管護措施,實現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長期、有效保護,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廣西日報.廣西已建成自然保護區78個[EB/OL].(2021-05-22)[2023-05-03].http://www.gov.cn/xinwen/2021-05/22/content_561038 4.htm.
[2]劉曉晴,賀榮榮.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2(12):45-47.
[3]向生壽.區域1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南方農業,2021(17):112-113.
[4]張明,范慧慧.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科技,2021(5):266.
[5]王喜宏,張明霞.六盤山森林資源管理與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1(9):147-148.
[6]張生年.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策略[J].南方農業,2022(4):132-134.
[7]郭寶林.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方法[J].湖北農機化,2020(23):55-56.
[8]張宇熙.加強森林資源管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花卉,2021(16):211-212.
作者簡介:覃英梅(1973—),女,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自然保護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