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廂村位于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北端,黃河以東3公里。村名源于元雜劇大家王實甫所寫的愛情故事《西廂記》,境內有唐開元鐵牛、蒲州古城遺址、鸛雀樓景區,愛情圣地普救寺等4A級旅游景區。
2012年,西廂村被命名為山西省首批傳統古村落,2014年被評為永濟市“美麗宜居示范村”,2016年被確定為山西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和美麗宜居示范村”,同時被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
近年來,村“兩委”班子結合永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興市、旅游富民”總目標,圍繞蒲州鎮政府打造“旅游文化名鎮”的總體思路,帶領全村群眾將弘揚西廂文化與古蒲州文化相結合,將美化生態環境與村莊建設相結合,將旅游服務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在保護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前提下,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綠色可持續產業,探索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方向,讓傳統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規劃統領,推動傳統村落保護。為加強西廂村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改善西廂村人居環境,合理發展產業經濟,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村“兩委”班子委托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永濟市西廂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對轄區保護傳統村落、發展鄉村旅游進行了總體規劃和功能區布局。通過高起點規劃引領產業調整和轉型升級,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指導保護、建設和管理,促使鄉村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
完善設施,推動傳統村落保護。為做好傳統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西廂村成立了包括“兩委”班子及黨員代表在內的組織機構,針對村里的古建筑、老宅子,加強排查力度,建議村民以傳統的模式建設及改造住房。2016年至今,以“品質革命”和“旅游風景道建設”為抓手,通過招商引資,努力爭取山西省財政廳一事一議美麗鄉村財政獎補資金,省農委人居環境工程獎補資金、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資金等,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相繼完善了游客服務中心、標識牌系統、安全救援、自駕服務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產業轉型,推動傳統村落保護。由于地處景區核心位置,西廂村非常注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經濟發展以旅游服務業、種植業、淡水養殖業為主。依托黃河灘涂優勢,相繼建設了生態防護林基地、漁業養殖基地和經濟林種植基地,把萬畝黃河灘涂變成為“景觀農業”,其中興茂養魚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為山西省水產良種繁殖基地。圍繞普救寺周邊建成傳統文化展示走廊和蒲坂記憶館,向游客展示晉南傳統文化,讓游客感受當地人文精神,體驗鄉音鄉愁。深挖普救寺愛情文化內涵,建設愛情圣地、婚博園、婚博會等特色文化品牌。按照“一戶一個特色”“一戶一個品牌”打造特色農家民宿小院和特色采摘園,特別是“覓·西廂”“西廂見”“望西廂”等特色民宿,把西廂古鎮的傳統氣息與優雅的庭院美景融為一體,為游客提供了集餐飲、住宿、瓜果采摘和田園體驗的一站式休閑旅游服務。目前全村從事旅游服務業的村民有300多戶,1200余人,現有飯店150余家,賓館12家,旅游觀光電瓶車30輛。
如今的西廂村,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和諧,經濟發展迅速。但成績屬于過去,發展不能停步,下一步,村“兩委”班子還要緊密結合村內實際,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及招商引資,把西廂村建成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美麗宜居,集休閑娛樂、養生健身于一體的旅游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