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敦煌西魏寫經與莫高窟第285窟營建關系考述

2023-12-29 00:00:00齊然許蒞
絲綢之路 2023年3期

[摘要]莫高窟第285窟是西魏時期開鑿的大窟,題材和技法存在較多創新,藝術水準極高,供養人服飾顯示較高等級,研究者多認定為瓜州刺史元榮于大統年間開鑿。本文在此論斷基礎上,從政治活動、寫經背景和建窟目的等角度,比較分析敦煌出土元榮寫經與285窟營建活動之聯系,解釋第285窟風格多元和形制、題材取法現實宮殿建筑等問題。

[關鍵詞]莫高窟;敦煌寫經;第285窟;元榮

[中圖分類號]K87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23)03-0089-07

一、問題的提出

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建于東陽王元榮出任瓜州刺史期間,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也是敦煌石窟中內容最豐富的早期洞窟之一。元榮統治敦煌近20年,其敦煌佛事活動包括永安至永熙年間(528-534),寫經10余部數百卷,以及《李懷讓修莫高窟佛龕碑》記載的曾修一大窟。宿白先生最早注意到元榮寫經與造窟關聯,認為二者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都是為天王建功德,從而祈求天王為之延壽益算,并認為元榮所造之窟為莫高窟西魏第249窟。主要依據有二:一是元榮所寫佛經多記天王事跡,尾題多數先為天王祈求,與249窟窟頂“阿修羅攻帝釋”壁畫對帝釋天王形象的突出相對應,推斷第249窟系專為天王發愿所開鑿;二是第249窟早于285窟出現較多新元素,如方形平面、孟頂式的洞窟形制,主像胸前塑出帶結服裝和壁畫人物面部暈染方法等,其年代與東陽王寫經年代,即 530-533年相應。其依據尚有可商榷處:首先,249窟無紀年題記,僅憑形制、技法難以判斷其與285窟孰先孰后;其次,285窟西壁正龕南北兩側各畫二天王,為莫高窟最早出現四天王脅侍釋迦題材,對天王形象的突出更強于249窟,而且249窟遭受阿修羅攻擊尋求佛祖庇護的帝釋天王形象,與元榮寫經對天王的尊崇也存在差異。魏健鵬先生《元榮抄經與莫高窟第249窟的營建關系探析》,亦認同宿白先生觀點,依據一認為249窟和285窟新題材、新風格,與文獻記載的元榮遣子叔和進京之事相關,推測叔和從洛陽帶回中原工匠或粉本,而249窟營建時間早于第285窟,更接近叔和返回時間,整體內容風格較285窟也更完整;二是結合學界對249窟壁畫涉及維摩詰經變的探討,認為249窟窟頂西披四神圖像表現內容為《維摩詰經·見阿閱佛品》, 與元榮普泰二年(532年)出資抄寫百部《維摩疏》屬于同一事件,同為叔和平安返回之祈愿、慶賀2。此文從崖面洞窟分布趨勢和周圍洞窟時代角度,提供了249窟開鑿較早的證據,對大統年間敦煌相關史實,僅提及元榮遣子進京一事,對元榮寫經,僅聯系洞窟重點分析了《維摩疏》一種,沒有涉及石窟與元榮寫經中的天王信仰。考慮到中原石窟風格傳入敦煌,不必等待元榮遣子進京,僅從元榮赴任敦煌和魏末平城、洛陽戰亂促使工匠、粉本西遷等因素已經能夠解釋,249窟窟頂是否存在維摩詰題材還有待進一步論證,285窟也存在與元榮寫經對應之處,因此從寫經與石窟關系角度,249窟與285窟孰為元榮窟之爭議仍留有補充余地。

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礎上,根據西魏大統年間河西地區政治形勢,結合河西佛教史,探討寫經和石窟兩種佛事活動共性,補充元榮開鑿285窟證據,分析元榮寫經與285窟對應關系、石窟營建動機和過程、形制、內部題材設置。

二、從歷史時代和元榮寫經內容認識

285窟建窟背景、過程從時代背景看,元榮統治敦煌和營建285窟,是在北魏孝昌元年起六鎮起義、杜洛周葛榮兵亂、河陰之變、東西魏分裂一系列歷史事件之后的動蕩時期。“孝昌之際,亂離尤甚。恒代而北,盡為丘墟;崤潼已西,煙火斷絕;齊方全趙,死如亂麻。於是生民耗減,且將大半。”B245戰亂和天災人禍賦予魏末寫經、石窟、造像等佛教活動濃重的祈福作用,《金石萃編·北朝造像諸碑總論》:“綜觀造像諸記,其祈禱之詞,上及國家,下及父子,以至來生,愿望甚賒。其余鄙俚不經,為吾儒所必斥。然其幸生畏死,傷離亂而想太平,迫于不得己,而不暇計其妄誕者。”作為宗室遠赴敦煌的刺史元榮,面臨的也是戰亂頻繁、憂患叢生、社稷動搖、暮年離鄉與病痛思歸之苦,其離開洛陽之際的正光五年(524),“涇岐及豳悉已陷賊,扶風以西,非復國有”31287。孝昌元年(525),河北地區杜洛周、葛榮兵亂,更加劇了王室動蕩,可見元榮赴任敦煌之路從啟程起即充斥兵政紊蕩、邦國殄瘁之征兆。日本書道博物館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觀世音經》尹波題記:“扈從主人東陽王殿下,屆臨瓜土。囑遭離亂,災夭橫發。長蛇競熾,萬里含毒。致使信表罕隔,以徑年紀……”這種苦難憂患意識在元榮寫經和285窟石窟北壁發愿題記中多處反映,在同時代莫高窟第288窟、第249窟卻體現不出,因此,285窟更接近亂世石窟營建特征。此窟北壁發愿文中有“大代大魏大統四年歲次戊午八月中旬造”和“大代大魏大統五年五月廿一日造訖”墨書題記,這種代魏并稱、極為鄭重的紀年方式也見于元榮及其女寫經,似在昭示發愿者身份地位,其意義,如金石學家論北魏碑刻時所言,“拓跋氏代魏兼書,示不忘本之義也”0,可以看作元榮家族在建義元年(528)爾朱榮河陰之變、永安三年(530)爾朱兆弒孝莊帝、普泰二年(532)高歡弒節閔帝、大統元年(535)宇文泰弒孝武帝,拓跋氏統治日漸式微之時,元榮遣子入京前后,開鑿285窟寄托宗室崇本重舊的家國之思之證。

元榮寫經題記反映出明顯祈福目的,與第285窟營建動機一致。元榮管理敦煌近20年,其藏經洞出土寫經卻集中于永安三年至永熙二年(530-533)四年間,說明其是將寫經作為特定時期功利性極強之功德祈禱活動,集中造經三四次,寫經雖多,佛事活動次數有限,當祈禱活動升級為洞窟營建,寫經活動也就隨之停止,兩者是時間上的前后相繼而非并行關系,似非虔誠佛教徒所為,而更像是基于現實形勢祈禱之選擇。寫經題記,一是體現了現實形勢之憂患、險惡,如普泰二年(532)《大智度論》題記:“惟天地妖荒,王路否塞,君臣失禮,于茲多載……”二是反映年老病患延壽愿望,如永安三年(530)《仁王般若經》卷上題記:“救護弟子,延年壽命,上等菩薩,下齊彭祖。”三是對其子和家人平安歸來之祈禱,如普泰二年(532)《大智度論》題記:“天子中興,是得遣息叔和,詣闕修受。弟子年老疹患,冀望叔和,早得回還……”四是作為敦煌地區統治者平安治理愿望,如普泰二年(532) 《律藏初分》題記:“愿天王等早成佛道,又愿元祚無窮,帝嗣不絕,四方附化,惡賊退散,國豐民安,善愿從心。”寫經現實祈福目的明顯,與北魏末年政治環境、元榮家族命運遭際緊密相連。其中反映出的時局與心態變化,則如周一良先生所論:建明二年(531)《仁王經》題記,“言離鄉已久,故造經祈福之外,猶希能遂還闕之愿”,次年普泰二年(532)《大智度論》題記“唯祈元祚無窮帝嗣不絕。又懼其子困于東方,祈其早得回還,而自身無復‘還闕’之意”,533年孝武帝永熙年號《涅槃經》題記,“東方已成高氏天下。故元榮造經所愿者唯是‘所患永除四體休寧’而已,不唯不求東歸,且亦不敢存‘元祚無窮’之想矣”W。可見寫經背后,是元榮現實失落中謀求精神解脫和對死后彼岸世界之規劃,與285 窟北壁供養人發愿文中反映的延年益壽、消災避禍等出于現實煩惱祈禱一致,兩者都可視為元榮返鄉無望、離世不久現狀形勢下,最終之功德活動。相較之下,天宮伎樂、佛說法圖等題材構成的249窟,呈現一派佛國法會的祥和、肅穆氣氛,更像是供佛教徒日常禮拜所用,并未反映出特殊祈禱目的。

元榮寫經與第285窟內容均反映出河西佛教“神王護世”觀念,應為同時期產物。元榮寫經以《金光明經》《仁王護國般若經》《大般涅槃經》《無量壽經》《大智度論》等大乘典籍為多,以長生久視延壽思想、祈福祖先亡人、祈求現世和平為主要思想,與莫高窟第285窟繪塑題材、發愿題記所反映觀念對應處較多。寫經題記多處祈求“天王成佛”并護佑一方,反映出明顯天王信仰,依照《金光明經》護法護世思想,只有現實國王崇佛護法、供養僧眾,才能得到四天王護持19),符合元榮東陽王統治地方身份。第285窟在敦煌石窟中首次出現完整四天王題材,以佛前護法形象出現于洞窟西壁,地位較莫高窟第249窟和更早第263窟的天王形象似更得到尊崇,寫經和石窟反映出的河西佛教“佛法永存”“神王護世”觀念,與敦煌作為絲路要沖和中原王朝邊地習俗、歷史、環境密切相關,與北涼佛教流行的《金光明經》《仁王護國般若經》天王護國觀念一脈相承。天王形象之外,繪塑題材中出現北壁袴褶裝武官供養人,西壁南、北龕上部持人面盾和托舉做戰斗狀的虎車、鳳車武士,西壁中龕北側四臂持戟戰神童子天等武人形象,似有意識地表現粗獷剛健軍風和突出軍功尚武風尚,與北方長期戰亂中武人階層崛起和敦煌作為防御柔然、突厥、吐谷渾等游牧民族戰略要塞地位相對應,對武人形象的有意強調,也和元榮寫經反映的困頓政局有所關聯,可進一步提供第285窟確為亂世營建證據。

三、寫經、開窟祈福目的與285窟營建手段、風格的多元一體

祈福目的決定著莫高窟第285窟規劃、建造、使用,此窟具有鮮明貴族化傾向,風格技法多元,功能上也兼具禪窟與禮拜作用。營建發起者是外來統治者東陽王,從供養人服飾和研究成果看,實際出資承建者是作為元榮部屬的鮮卑化漢族武人。此窟風格受中原文化影響較深,建窟工匠可能是中原戰亂中平城和洛陽遷往河西流人,窟內題材佛教義理卻表現為曇摩讖譯《大般涅槃經》影響下的河西佛教特征。作為禪修洞窟,規劃者、實際使用者又是禪僧。總體而言,此窟具有不同于敦煌多數洞窟的特征,外來移民和暫居者成為建窟主導因素。因此,也留下兩個需要辨析的問題。

一是石窟繪塑藝術水準很高但風格不統一的問題。第285窟體現了東陽王主導下幾類人的協作,結合利益訴求還可進一步分析石窟從規劃到完成的建造過程,元榮寫經所反映的基于現實政治形勢憂患和急迫祈福目的,同樣影響第285窟營建進度、方式。首先,進度上存在盡快完成的急迫要求。敦煌石窟中,如第285窟規模的洞窟往往需要數年營建,而元榮年老病患中建窟的祈福需求,能夠解釋此窟不同位置繪塑風格、人物服飾存在差異,差異中又有技法風格相同的藝術特征,因為四壁、窟頂等部位繪塑可能由幾組工匠同時開工,帶來內容、畫風上的多重性。以南壁為例,壁畫繪制工作細致與倉促并存,細致到以細微顏料點染壁畫故事中受刑者的眼淚,此壁數處榜題空白處卻來不及題寫任何文字l?, 體現出亂世石窟“開鑿有人,圖素未就”的典型特征。為保證施工不中斷并最快完工,只有采取多個工匠集團同時操作模式,施工中的分工和協作自然帶來風格、技巧的異同變化。其次,元榮作為皇族王公對財力人力的調度作用。此窟工匠之技藝、營建投入之資本、設計規劃之精心、藝術達到的藝術水準之高均可媲美龍門皇家石窟。如張大千先生所論:“此窟西魏大統四、五年(公元538、539年)所造,畫頗肆野。諸菩薩等俱極清癃,乃類僧眾,非莊嚴法相也。禽獸、神怪、飛花生動率野;衣冠人物,傳神守真,頗過故實。以論其筆,妙在清勁,而窮于敦厚;其傅彩富于艷冷,而嗇于柔辱:其氣疏曠則有余,而中和則不足;擅取勢,好夸張,故理有過當,而精神澡雪,雖不足攬轡于康衢要,亦絕塵于山林矣。”可見此窟代表了北魏末期宗教藝術最高水平,施工者非普通工匠而接近職業畫家,建窟者也非洛陽貴族不能做到,而 249窟、288窟在技法和人物服飾上的中原風格均未達到如此鮮明程度。再次,作為禪窟之特殊設計,285窟壁畫中禪修僧人、西壁禪僧塑像、南北壁八個禪窟,都是圍繞禪修活動設計,也可以說是圍繞此洞窟禪修祈福而延請的高僧大德而精心設計,為典型僧用洞窟。因此,此窟繪塑題材有營造禪修道場功能,極有可能需要表現較為高深的佛學義理。此窟繪塑題材主要來自《大般涅槃經》和《法華經》,這兩部佛典是北朝后期涅槃學重要典籍,則此窟或以“眾生皆具佛性”“一闡提人亦能成佛”的涅槃義理為營造思想,入窟僧人地位的彰顯,更與瓜州僧團領袖和元榮的交游活動相關。

二是從皇家風格石窟角度解釋敦煌覆斗佛堂窟來源問題。由于285窟洞窟形制、壁畫題材上與嘉峪關壁畫墓等魏晉南北朝墓葬建筑較為接近,研究者多將其與墓葬圖像進行比較研究,而對兩者共同的藝術源頭——傳統宮殿建筑對石窟藝術的影響分析較少。考慮到墓葬建筑是“視死如生”觀念下對墓主生前住宅和生活的模仿和表現,僅憑相似性判斷石窟建筑和內部繪塑效仿墓葬缺少邏輯說服力,反而是石窟—佛寺佛殿—宮殿宗廟之間從規格到用途、設計理念上的承接關系更符合禮儀與等級觀念。第285窟在形制上,與延昌四年(515)后,龍門石窟出現的三壁三龕式方型殿堂窟一致,是對洛陽北魏皇家石窟的效仿,這一點宿白先生已經指出2,楊富學先生亦考證第285窟為敦煌石窟兩次出現皇家石窟風格之一,“覆斗佛殿窟”也是石窟研究者普遍認同的稱謂,石窟、佛寺與現實宮殿的關聯,還有麥積山石窟第5窟這樣三間四柱更明顯仿宮殿式建筑等可以證明。考慮到元榮皇族身份、瓜州刺史地位和第285窟所達到的藝術高度,此窟在形制和內部裝飾取法宮殿顯然比取法墓葬更具說服力。

盡管中國古代唐前地上建筑消失已盡,其內部裝飾不能夠如古墓葬壁畫得以保存,僅存秦咸陽宮遺址壁畫殘片等少量實物,但傳世文獻中之宮室記載,仍能夠與285窟進行比較,可以證明285窟繪塑特征與宮殿建筑在內部裝飾上的密切聯系。《魯靈光殿賦》《景福殿賦》《西京賦》等漢代宮殿建筑文獻記載的力士、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天皇地皇人皇、芙葉藻井、金缸紋樣、藻井織物華蓋等諸多題材,一一出現于莫高窟第285窟等窟。窟內既能見到墻壁底部力士承托負重的漢代審美理想,窟頂四披人物裝飾中又有飄逸飛揚的典型魏晉審美;更有反映河西兩漢文化舊風的西王母東王公和敦煌邊塞軍鎮特征狩獵題材、武人裝束,如南壁下部的力士形象,接近《西京賦》“乃使中黃之士,育獲之儔。朱鬢籤墨,植發如竿”之描述H, 同時代洞窟金缸紋樣,見于《西都賦》:“屋不呈材,墻不露形。裹以藻繡,絡以綸連。隨侯明月,錯落其間。金缸銜璧,是為列錢。”1425又見于《景福殿賦》:“落帶金缸,此焉二等。明珠翠羽,往往而在。”114175再如第285窟伏羲女媧、蓮花藻井、山林動物、三皇與《魯靈光殿賦》之宮殿內部題材記載的相符:“懸棟結阿,天窗綺疏,圓淵方井,反植荷奠”,“五龍比翼,人皇九頭;伏羲鱗身,女媧蛇軀”,“飛禽走獸,因木生姿。奔虎攫挈以梁倚,仡奮暨而軒髻。虬龍騰驤以蜿壇,頷若動而躞跟。朱鳥舒翼以峙衡,騰蛇螺虬而繞榱。白鹿孑蛻於樽櫨,蟠螭宛轉而承楣。狡兔蹌伏于樹側,猿猶攀椽而相追”14170-71。第285窟南北壁均有非佛教題材的狩獵圖像,而漢賦宮殿題材中狩獵場景亦常見,第285窟窟頂蓮花華蓋式藻井,四角有獸頭銜珠流蘇,垂幔鋪于四披,亦接近宮殿頂部織物裝飾。以上這些石窟與宮殿內部裝飾題材的重合,顯然并非偶然,而是高等級建筑之間的設計沿襲。南北朝中后期,隨著洛陽永寧寺等大型佛寺的大量修建,以及舍宅為寺風氣下,大量高規格世俗建筑直接改建為佛寺,促使佛寺由塔中心布局讓位于以佛殿為中心,外觀上,模仿現實殿堂頂部屋檐。佛寺模仿宮殿,石窟又是對佛寺的模擬,中心塔柱窟是早期石窟主要形式,接近印度佛教原始風貌,北魏中期開始,被更接近宮殿等中國高等級世俗建筑的覆斗窟逐漸取代,敦煌西魏第249窟、第285窟是這種隋唐石窟主要形制的開始,285窟中的上述宮殿內部裝飾元素多于249窟。

南北朝后期,帝王直接剝取佛寺建筑構件用于宮殿修建,史籍中亦有記載:

于是大起諸殿,芳樂、芳德、仙華、大興、含德、清曜、安壽等殿,又別為潘妃起神仙、永壽、玉壽三殿,皆幣飾以金璧。其玉壽中作飛仙帳,四面繡綺,窗間盡畫神仙。又作七賢,皆以美女侍側。鑿金銀為書字,靈獸、神禽、風云、華炬,為之玩飾。橡桷之端,悉垂鈴佩。江左舊物,有古玉律數枚,悉裁以鈿笛。莊嚴寺有玉九子鈴,外國寺佛面有光相,禪靈寺塔諸寶珥,皆剝取以施潘妃殿飾……縶役工匠,自夜達曉,猶不副速,乃剔取諸寺佛剎殿藻井、仙人、騎獸以充足之。[15

上述南齊宮殿裝飾,與莫高窟第249窟、285 窟形制和窟頂仙人、靈獸壁畫亦有相近之處,可見覆斗殿堂窟所效仿的大型佛寺,與宮殿建筑確有種種淵源,作為佛教禮儀空間與宮殿關聯,而不同于墓葬建筑。盡管河西地區佛教傳入中土最早,但敦煌、嘉峪關魏晉墓中佛教題材較少,東漢永元五年(83)老子浮屠銅鏡、連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各地出土東漢畫像磚等考古實物證明,僅在佛教初傳中土,地位只相當于漢地諸多神仙方術之一種時期,存在佛像、老子像、西王母像并尊現象,而隨著佛教僧團勢力發展壯大,正如莫高窟西王母題材最終消失于隋代石窟,僧人奉佛為至尊,刻意使之凌駕傳統地祇鬼神之上,佛教石窟很難再與墓葬建筑發生關聯。南北朝僧人忌諱“鬼教”之稱,更是佛教石窟不應取法墓葬建筑原因:

時人多絕戶為沙門,場上言:“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不孝之大,無過于絕祀。安得輕縱背禮之情,而肆其向法之意;缺當世之禮,而求將來之益;棄堂堂之政,而從鬼教乎?”沙門都統僧暹等忿場鬼教之言,以場為謗毀佛法,泣訴靈太后。責之,場自理曰:“鬼神之名皆是通靈達稱。佛非天非地,本出于人,名之為鬼,愚謂非謗。靈太后雖以場言為允,然不免暹等意,猶罰場金一兩。”[16]

可見佛教經歷長期繁榮發展以后,帶有洛陽皇族石窟痕跡的莫高窟第285窟,無需借鑒墓葬裝飾,所用工匠也以專門從事佛寺、石窟營建者可能性較大,此時代洛陽、河西地區高規格現實建筑形制和內部裝飾,應為元榮營建莫高窟第285窟直接參照對象。綜合以上因素,從與元榮寫經對應關系、亂世石窟營建過程、中原皇家石窟風格、對傳統宮殿內部裝飾的借鑒程度四個角度,285窟較之供養人服飾等個別方面具有貴族石窟風格的249窟、288窟,都更符合元榮出于祈福動機建窟之合理性。

四、結語

本文通過元榮寫經、傳世文獻與石窟題材、營建背景比較,得出如下結論:莫高窟第285窟與元榮寫經動機一致,均為其年邁病患祈福之作;第285窟諸壁風格不一致,卻都保持較高藝術水準,因其本屬于亂世洞窟營建,且有因為貴族祈福而倉促加快進度需要,多個工匠集團同時開工為最佳途徑;第285窟帶有皇家石窟風格,其覆斗佛堂窟形制和內部裝飾直接模仿宮殿、宗廟等高規格建筑,與墓葬建筑對現實建筑的模仿一致。

[參考文獻]

[1]宿白.東陽王與建平公(二稿)[A].氏著.中國石窟寺研究[C].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313-314,324.

[2]魏健鵬.元榮抄經與莫高窟第249窟的營建關系探析[J].敦煌學輯刊,2020,(01):124-134.

[3]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王昶,金石萃編.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671.

[5]中村不折著,李德范譯.禹域出土墨寶書法源流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3:68.

[6]葉昌熾,柯昌泗.語石·語石異同評[M].北京:中華書局,1986:49.

[7]王素,李方.魏晉南北朝敦煌文獻編年[M].94 THE" SILK" ROAD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192,195,197-198.

[8]周一良.跋《敦煌秘籍留真》.氏著.周一良集[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268.

[9]杜斗城等.河西佛教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96.

[10]林弘實,王小偉,范宇權等.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光學調查——南壁圖像色彩和繪畫技法復原的調查[A].敦煌研究院編.敦煌壁畫藝術繼承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711-719.

[11]李永翹.張大千畫語錄[M]. 海口: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1992:209.

[12]宿白.平城實力的集聚和“云岡模式”的形成與發展[A]. 氏著.中國石窟寺研究[C].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200.

[13]楊富學,劉璟.再論榆林窟第3窟為元代皇家窟而非西夏皇家窟[J].形象史學,2022,(02):261-275.

[14]蕭統編,李善注.文選[M]. 北京:中華書局,1977.

[15]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2:154.

[16]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12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天天色| 国产天天色|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一级小视频| 国产99视频在线|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毛片不卡|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欧美极品| 国产精品19p|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久久黄色小视频|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va视频| 国产91线观看| 午夜视频www| 广东一级毛片|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久久青草视频|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av色站网站|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www精品久久| 无码人妻热线精品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精品1区2区3区|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亚洲天堂久久久|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婷婷中文在线| 夜夜操国产|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成人午夜久久| 精品99在线观看|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日本a级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91福利免费视频|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毛片| 国产黑丝一区| 色网在线视频| 国产理论一区|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