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順應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探索新的發展方式,推動我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我們特地采取多種方式對我縣畜牧生產現狀、發展優勢、發展對策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并書寫了調研報告。
關鍵詞:生產現狀;發展優勢;對策措施;調研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新時代廣東肩負的重大政治使命。為順應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探索新的發展方式,推動惠東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發展生態畜牧業,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這一課題,筆者采取召開座談會、深入生產一線調研、組織相關專業人員研究探討等方式,認真開展了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綜述匯報如下:
1 惠東縣畜牧生產現狀
近年來,惠東縣畜牧業獲得較快發展,畜牧業成為農業發展的新亮點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全縣畜牧業年總產值達10 億元以上,共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77 個(其中豬場66 個,雞場10個,鴿場1 個);其中,農業(畜牧)龍頭企業5 家,省級重點生豬養殖場7 個,畜禽標準化生產基地18 個(生豬標準化生產基地15個,家禽標準化生產基地3 個),市級現代畜牧業示范基地14 個,獲得\"三品\"認證企業11 家。但從整體上看,惠東縣畜牧業發展仍存在如下突出問題:淤產業化程度還不夠高。全縣畜禽規模化養殖所占比例偏低,畜產品深加工滯后,真正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企業不多。據調查,目前惠東縣畜牧業除惠州東進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和惠東縣百事盛農牧有限公司實行標準化經營外,其它畜禽養殖企業基本停留在單一養殖模式;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惠東縣大型畜禽養殖場基本具有排污設施,能夠對畜禽糞污進行處理,但仍有待進一步升級改造。同時,中小型畜禽養殖場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甚至沒有排污設施,污水直排現象仍然存在;盂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一定隱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畜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一些畜禽生產經營者畜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強,時有出現濫用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現象,加上職能部門監管不夠到位,造成畜產品質量安全仍存在一定隱患。因此,要切實加強畜禽養殖環境整治,大力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努力使畜牧業生產從單純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轉變。
2 惠東縣畜牧業發展的優勢
2.1 地理位置優越
惠東縣地處廣東省東南部和惠州市東部,毗鄰港澳,東連汕尾市海豐縣,北靠河源市紫金縣,西接惠陽區,南臨南海的大亞灣和紅海灣,距離惠州機場只有21 km,轄區內有惠東站、惠東南站兩個高鐵站,有廣惠高速、潮莞高速、深汕高速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的理想之地。
2.2 畜牧資源豐富
惠東縣既是農業大縣又是山區縣,山區面積大,牧草資源豐富,富余勞力多,但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惠東縣畜牧業生產以生豬為主,牧草資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特別是山地養雞和牧草養牛、養羊、養鵝等一直未能形成生產規模,發展草食節糧型動物仍有較大潛力和空間。
2.3 養殖基礎較好
經過多年的發展,惠東縣畜牧業生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規模,涌現了惠州市鵬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惠州東進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惠州華盛農牧有限公司、惠東縣雙寶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惠東縣梁化鎮厚德養豬場、惠東縣百事盛農牧有限公司、惠東縣黃埠鹽洲深田農牧專業合作社等一大批大型養殖企業,這些企業生產方式先進,飼養管理技術較好,對惠東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可起到龍頭作用。
2.4 技術力量雄厚
縣、鎮兩級設置了動物防疫服務和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全縣283個村(居)委會設置了村級動物防疫員。同時,全縣擁有一大批畜牧獸醫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并且通過人才引進方式引進了1 名博士研究生和3名碩士研究生。惠東縣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才充沛、能力突出,能夠為該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3 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對策措施
惠東縣作為惠州的一個重要縣區,地處珠江三角洲交通樞紐,每年供港的畜禽肉產品約占全縣畜禽消費量的10%,具有打造粵港澳綠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因此,要切實轉變過去“重發展,輕治理”“和重數量,輕質量”的觀念,積極推進畜禽生態養殖,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畜牧業,充分發揮惠東縣在高水平打造惠州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中的重要作用。
3.1 加強宣傳引導
采取印發宣傳資料、新媒體宣傳、進場入戶宣傳等方式,加大發展綠色畜牧業的宣傳力度,使畜禽生態養殖理念深入人心,并付諸于具體生產實踐中。
3.2 推進規模化養殖
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畜牧業由于組織化程度低,信息傳遞慢,信息分析能力差,難于快速、準確地決策,生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與趨同性,并且造成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只有大力推進規模化養殖,才能出效益,才能有利于保護環境。因此,要通過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加大各級財政投入,積極利用扶貧、小額信貸等支農資金投入,鼓勵養殖戶加大資金投入等方式,抓好畜禽標準化生產基地、現代畜牧業示范基地建設,推進惠東縣畜禽規模化養殖,提升畜牧業發展水平。
3.3 實行標準化生產
實行標準化生產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技術支撐,是高水平打造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的必由之路。必須用標準引領和倒逼畜牧業轉型升級:淤要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于要強化標準宣傳推廣,大力推廣依法治牧配套標準;盂加強執行標準的監管。加強對畜禽養殖場執行標準的日常監督管理,促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生產,確保畜禽產品質量;榆加大標準化生產設施設備的引進和投入。要合理引導畜禽生產企業引進標準化生產設施設備,加大標準化生產的資金投入力度,提高企業標準化生產能力。
3.4 優化產業化結構
要結合惠東縣畜牧業生產實際,加快品種改良,進一步開創優良品牌。要提高加工品和熟制品比重,改變鮮肉和冷凍肉類直接上市的傳統銷售方式,大力開發分割肉、冷鮮肉、小包裝及快餐食品,促使肉類產品多樣化,以滿足新形勢下人民對肉類產品的需求。
3.5 加強執法監督
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引導、扶持、治理之外,還要加大執法力度,做好“管”的文章:淤加強畜牧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加強對飼料、獸藥、疫苗經營廠商的監督檢查,對違法生產經營者,加大處罰力度,凈化畜牧投入品市場;于加強養殖過程的監督管理。完善安全用藥等相關制度,強化畜禽養殖檔案建立、免疫、消毒滅原、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飼料獸藥使用等日常監管,規范養殖場的養殖行為;盂加強養殖環境的監督管理。加大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的監管,禁止直接排放,嚴查偷偷排放,鼓勵開展畜禽清潔生產和健康養殖。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推進我縣生態畜牧業發展,推動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建設。
3.6 加強服務工作
淤要加強動物防疫工作。抓好非洲豬瘟、禽流感等動物疫病防控,確保轄區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于要加強畜禽養殖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完善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做好畜禽養殖技術指導工作;盂要加強畜禽產品信息反饋工作。及時準確地掌握畜禽產品市場動態信息,指導養殖戶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榆做好畜牧業政策和技術宣傳推廣工作。要及時把畜牧業最新政策和應用技術宣傳推廣到各畜禽養殖場(戶),并合理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有需求的畜禽養殖場(戶)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以確保各畜禽養殖場(戶)能夠及時掌握和應用最新的政策和科學技術。
4 切實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
自2020 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消費水平不斷上漲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有所回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引起社會關注。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穩定物價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惠東縣認真組織開展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穩定物價各項工作。一是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對嚴峻復雜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全面從嚴落實疫情監測排查、生豬及其產品調運過程監管、生豬無害化處理監管和應急處置等工作;同時做好運輸車輛及運輸人員的消毒防護工作;做好畜禽養殖和生產人員的日常消毒和防護工作,做到嚴防死守,確保惠東縣畜禽養殖加工行業不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二是落實發展計劃。對5 000頭以上的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引導和扶持其及時補欄,創造條件擴大生產規模,加快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其在惠東縣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中的龍頭作用。同時,對年出欄500 頭以上至5 000 頭的中、小型生豬養豬場(戶),結合場所實際,加大補欄力度,逐步提高生豬產能。三是搞好凍肉儲備工作。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和供給調節力度,落實經費保障,適時啟動生豬價格調控預案,減少價格波動幅度,穩定豬肉市場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