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作為舞臺藝術最璀璨的那顆明珠,參與人員眾多,制作周期漫長,因此演出統籌工作相對于一般的舞臺藝術而言,難度更上一層樓。而原創歌劇的演出統籌,則不僅僅是一場兩場的演出管理,更多的是歌劇創作的全流程管理,稱之為“項目統籌”或者更為恰當一些。本文中,筆者將從項目統籌角度,探討原創歌劇項目管理的全流程管理。
一、項目建組是項目管理的基石
項目統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完成項目建組工作。項目建組,意味著項目的具體工作正式全面啟動,主創們各就各位。建組工作主要是對標各位主創及院方監制們的時間,召開建組會議,并就大致的創作檔期做出規劃。
原創歌劇項目建組需要前置,一般來說兩年是比較合適的時間,有些項目甚至提前三年五年或更多;如果劇院演出任務非常緊,建組也至少需要提前一年以上,否則創作周期就有過于倉促之嫌。舉一些具體的例子,比如原創歌劇《蕭紅》,2018 年5 月正式官宣進入創作階段,2019 年12 月正式首演,這屬于比較順利的創作狀態;原創歌劇《邊城》, 2017 年開始項目啟動,2018 年6 月官宣全面啟動,但2022 年10 月才正式完成首演,醞釀時間就相對比較長了。
建組階段對于項目管理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完善各種手續,尤其是合同的簽訂。在合同簽訂方面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會為后面的工作“埋雷”。比如一些改編題材的原創歌劇,如果原始文本的版權問題在合同中沒有明確,劇目開始排練后原電影或者小說、話劇等版權方可能會投訴侵權,這時無論創作進程到哪一步都必須停下來等待版權問題解決;又比如在合同中對于編劇、詞作者、作曲和委約方的版權界定不明晰,最后的作品版權歸屬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作品不能夠持續性演出;再比如多方合作版權問題的歸屬等,有時會出現有版權的一方沒有演出實力,有演出實力的沒有版權,最后一個已經成型的項目卻不得不擱置。
法務人員的介入在這個階段至關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賴法務,項目統籌作為合同談判及簽訂的直接執行者必須高度重視版權歸屬問題,避免后期踩雷。
二、創作采風是項目管理的重要一環
原創歌劇的項目管理工作中,組織采風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環。創作采風對于原創歌劇的創作具有決定性意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深入生活的深度可能也決定著這部作品的深度。
創作采風的項目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對采風的組織工作,包括采風預算、時間、參與人員、采風地點、采風內容等的溝通和協調,更重要的是需要對采風全過程進行跟蹤及效果評估,提出意見和建議, 供院方做 出決定。
組織采風可以是多層面的,包括資料收集式采風、互動式采風等。在采風過程中,除了組織深入實地考察外,訪談、研討交流都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在作品初稿出來后, 再次帶著 作品回到采風地收集一手的反饋意見, 幫助作品 提升。
采風的人員盡量不要局限在編劇、作曲、導演和舞美設計,歌劇作為集合性極強的舞臺藝術,方方面面的“進入”都是必要的。建議項目統籌在組織采風時可以把重要的角色演員、舞美設計及制作團隊,比如視頻設計、服裝設計、化妝設計、道具設計、燈光設計等,也納入考慮范圍,共同深入采風, 以便之后在舞臺上更好地創作和打造人物生活的環境及人物的形象,讓角色在情感和心理上進一步深入角色。采風地點也可以是多元的,比如工業題材的戲可以考慮到一線工廠,戰爭題材的戲可以考慮深入軍營去體驗生活等。
三、創作過程是項目管理的核心
創作過程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對歌劇的舞臺呈現具有直接的決定性意義。原創歌劇的創作進程常常是緩慢的,一波數折,甚至有時還是反復的。
原創歌劇的項目管理最痛苦的問題,就是如何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一度創作。
(一)催稿絕對是項目管理之痛點
一般來說,項目管理在建組階段,就會確定創作過程中每一個大的時間節點;和主創簽訂的合同中,通常也都會約定交稿時間。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種約定有太多被打破的可能,而一個約定的打破,往往意味著后續約定的不斷被打破。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對于項目管理而言,最痛苦的工作就是——催稿。
劇本是催稿的第一步。原創歌劇的劇本是創作的基礎,一部好的劇本可以激發創作團隊的創作熱情,奠定成功的基礎,但劇本創作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斷地修改是必然的。因此,在劇本階段,項目管理的工作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 并且及時組織相關的劇本研討工作。一般來說, 在劇本大綱出來后就需要組織第一輪劇本研討工作,請編劇根據意見進行調整;劇本初稿出來后, 需要組織第二輪劇本研討工作,廣泛收集內部創作團隊的及外部專家團隊的意見和建議;劇本修改稿出來后還需要組織第三輪劇本研討工作。一般順利的話,三輪修改可能就能基本確定大致最終劇本,但有時第三輪劇本研討仍然很不理想, 劇本修限就會不斷延期。
為了保證作曲的創作質量和創作進程,根據作曲創作的不同階段,組織試聽研討會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主旋律創作出來后,就需要組織試聽研討會; 主要角色唱段出來后,也需要組織角色視唱,有時這個工作也可以和角色選拔相結合,方便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如果時間允許,比較理想的狀態是作曲可以直接跟進音樂作業,及時和藝術指導、指揮等一起討論,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在配器階段,最好可以組織樂隊試奏,方便提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對于作曲而言, 項目管理的主旋律還是催稿——催小樣、主旋律、鋼琴譜、DEMO、總分譜, 各種催,而這時常常是演出檔期已經出來,項目管理會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導演、指揮、主演、舞美等,項目統籌需要足夠的冷靜和抗壓能力,需盡一切努力推進項目平穩進行。一個項目所有創作節點都能按時完成是非常困難的,在實際工作中,會遭遇各種延期。延期的情況有很多,譬如主創突然遇到計劃外的事情,比如會議、學習、工作或者家庭、身體等原因,或者數次研討會一直難以通過,修改量過大等等。作為項目統籌,必須對主創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盡最大努力去協調完成。但有時也會遇到確實無法如期完成的情況,這種時候對于項目管理而言,延期或換人可能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當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規劃之初打出一定的時間富余量,在創作過程中適當壓縮某些可能壓縮的時間,同時尋找合適的主創合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拉架”一定是項目管理的難點
作曲和編劇是原創歌劇一度創作最重要的核
心,對于項目統籌而言,協調作曲和編劇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般來說,作曲和編劇是可以很好合作和直接溝通的,對于項目統籌來說,通常只需要確定時間、地點,約著大家一起碰頭開會就好。
但是,作曲和編劇并不總是能夠達成完全一致的意見,有時他們對于音樂的戲劇性需求和劇本的戲劇性需求是有出入的,包括對于唱詞的情感表達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作曲認為唱詞不利于音樂的表達,有時作曲會“積極主動”地修改唱詞,但有些時候這些修改和調整會不被編劇或者唱詞作者接受。這時,“拉架”就變得非常重要。“拉架”最好的結果是大家還可以坐下來一起討論, 而最糟糕的情況是他們互相對立,彼此不再見面說話。此時項目統籌就需要充當溝通的中介,保障項目繼續推進。
“拉架”環節最重要的就是耐心——耐心地聽他們吐槽,了解他們的想法,努力找到平衡點,讓合作得以繼續下去。這種“打架”不僅可能出現在詞曲之間,也可能出現在導演和編劇之間、演員和導演之間、指揮和導演之間。創作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唯有理解、耐心和堅持,才可以獲得最終勝利。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拉架”一定不是裁判,不是支持誰否定誰,而是溝通和理解, 每個人的想法都有他自己的道理,不過是大家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作為統籌,求同存異,找到各自可以接受的平衡點非常重要。
四、演出是項目管理最有效的檢驗
所有的創作都是為了最終的舞臺呈現,因此演出監督是項目統籌的最后一站,也是項目管理最有效的檢驗。
(一)項目報批能早盡早
對于團方項目統籌而言,如果是自營項目,那就意味著需要自己獨立完成演出在當地的報批工作,如果涉及外籍演出人員就更麻煩一些,通常需要在市級文旅局報批,周期也會更長一些。如果是邀約項目,通常團方主要是配合提供相關資料。但無論哪種情況,盡可能早地把項目資料準備齊全都是非常必要的。首次演出的原創歌劇準備資料的難度在于視頻資料,建議提前在試唱、試奏或者排練合成環節進行錄音錄像,以便方便報批。
(二)加強各部門的統籌協調是成功演出的保障
歌劇演出涉及人員和部門特別多,指揮、導演、其他主創人員、歌劇團(角色演員)、合唱團(群眾演員)、交響樂團、舞美設計、制作及裝置服務團隊、宣傳團隊、字幕團隊、劇場團隊、餐飲提供方等等,千頭萬緒,彼此之間的溝通特別重要。對于項目統籌而言,在演出環節,為了確保效率和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對各個部門職責以及工作時間的銜接確認就顯得特別重要。
一定要及時建立工作群,并且一定要召集項目對接會議。一般來說,在劇目進入排練階段,就需要建立工作群,并召集項目對接會議,協調并倒排工作時間,包括劇場時間、指揮和導演需要的合成時間、舞美完成時間、舞美裝臺時間、樂器擺臺時間、彩排時間、化妝時間、送餐時間等等。各項時間確定, 各個部門就能有效地根據時間來推進各個部門的工作,保證演出的順利完成。
在項目快入場前,也一定要召集各部門協調會議,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銜接,再次確認各部門職責及完成時間表。
要隨時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一些突發情況。比如有個別部門沒有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重新確定工作時間或者臨時深夜加班,比如在走臺的時候突然有人受傷,有人發生爭執等等,這些都需要項目統籌積極地尋求解決的方法。
到演出階段對于項目管理而言已經是最后一步,但這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直接關系到項目成功還是失敗。
結語:以服務之心腳踏實地去推進項目
項目統籌,有時也稱之為項目負責人,其實就是一個項目的大管家,這個管家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為大家服務好,保證各個部門順利合作,整個項目平穩運行。
一個合格的歌劇項目統籌,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溝通、溝通還是溝通。項目統籌一定要長期在項目一線,熟悉各個流程及各個部門,關鍵時刻可以找到正確的人,遇到問題盡快協調解決。一個合格的項目統籌應該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對歌劇流程掌握的專業能力、細致謹慎的工作態度、理解包容的共情力等。只有一點一滴在實際工作中去腳踏實地地實踐,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得與失, 才能成為合格的項目統籌,也才能更好地為歌劇演出做好服務。
(作者單位:中央歌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