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 年,受疫情反復、地緣沖突加劇等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些波動,整體下行壓力有所增大,壓力目前已傳導到商用車市場。專用車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整體呈現下滑態勢,但在細分維度上表現出了小幅度的結構性變化。據此,結合國家宏觀經濟及政策要求,分析了專用車市場走勢及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專用車;宏觀經濟;政策跟蹤;新能源市場;量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1 收稿日期:2023-02-22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3.005
1 宏觀環境與商用車市場概況
2022 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從整體宏觀環境來看,消費、投資、出口需求三駕馬車均有所放緩,需求回落拖累供給放緩,供需兩端經濟數據進一步回落。12 月大面積感染造成的勞動力暫時“減員”對基本面繼續造成明顯沖擊,生產被迫放緩,制造業、基建投資在高基數作用下也有所回落,消費、出口進一步下滑。整體實體經濟數據進入探底階段。2022 年商用車整體市場呈現高位回調、增長放緩的特征。從細分市場來看,新能源增量換道超車,貨車拉動較為明顯,產品結構持續調整。疫情防控方案正式全面調整及人數大面積感染后,生產生活、出入境往來等經濟活動不再受限,經濟活動日漸恢復成為必然趨勢,服務消費價格、企業中長期貸款等價格及融資數據在扶持政策以及市場預期好轉的情形下釋放一定積極信號,為未來市場修復提供一定支撐因素。同時,全國各地感染人數逐步從峰值回落,勞動力供給逐步恢復。政策重點關注通過激活內循環促進經濟的全面復蘇。從近期中央及地方政策來看,房地產市場、汽車消費、綠色消費以及服務消費是重點促進領域。當前多政府部門正在參與2023 年汽車消費促進政策研究工作,兩會前后或將出臺新能源購車補貼延續、稅收減免、汽車下鄉以及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多角度促進汽車市場以及盤活整體消費基盤的利好政策。2023 年,內需緩慢回升驅動批發零售持續增長,地產、建筑下行斜率趨緩,與商用車市場關聯性較強的實體產業小幅回暖,產業GDP 增速高于2022 年水平,支撐市場修復。
2 專用車市場概況
如圖1 所示,2022 年,專用車銷量29.1 萬輛,同比下滑42.1%,占商用車市場總量份額10.7%,較2021 年下滑0.7 個百分點。上半年受到疫情沖擊,疊加2021 年因排放標準切換形成的高基數,整體下滑幅度較大;下半年降幅收窄源于2021 年市場透支后銷量較低,同時因輕型貨車市場庫存車出清,8 月專用車銷量同比增長。
如圖2 所示,分車輛類別及其銷量情況來看:2022年重型專用車銷量最高,仍占據主要市場,但同比下滑幅度最大,達53.7%,市場占比下滑11.7 個百分點;輕型專用車下滑程度最小,較上年同比下滑22.6%,占比提升9.7 個百分點。圖2 中,內外圈分別表示2021 年、2022 年。
專用車主要包括作業車、工程車及物流車。從銷量規模來看,作業車占據各車輛類別的主要市場,在中輕型貨車市場中物流車需求跟隨作業車之后,而在重型貨車市場則是工程車為第二大市場需求。作業車2022 年銷量14.0 萬輛,同比下滑21.5%;物流車2022 年銷量9.5 萬輛,同比下滑39.0%;工程車銷量5.5 萬輛,同比下滑66.9%。
3 專用車細分維度銷量分析
3.1 專用車分區域的市場概況
從專用車銷售區域(圖3)來看,因2022 年疫情擾動及2021 年排放標準切換需求前置帶來的綜合影響,各區域均同比下滑,區域間下滑程度差異較小。從區域占比來看,華東及華南地區專用車銷量占比小幅度下滑,華中及西南地區需求增長。專用車企業整體在華中、華東地區聚集性較好,需求圍繞生產企業向外輻射,形成專業產業園區,其中湖北省共分布四個產業園區。
細化到省份表現來看,湖北省專用車相關企業數量最為豐富,2022 年度銷量排名超越廣東占據市場首位,全國市場份額提升3.7 個百分點,支撐華中地區份額增長;西南地區主力四川省份額增長1.3 個百分點。湖南及廣東份額下滑較為明顯,主要源于2021 年超高銷量透支了部分需求,2022 年恢復至往年占比,形成了份額下滑態勢。
3.2 專用車分企業市場概況
2022 年,市場共有800 余家企業實現專用車銷售,但大部分僅銷售不足百輛的改裝車,同時由于專用車本身品類之間差異性大,產品難以相互替代或對標,因而市場呈現較為分散的格局,如表1 所示,TOP10 企業占比45.8%,份額較上年下滑3.8 個百分比。各頭部企業因基礎較為扎實,產品開發能力強化,對外供給產品品類逐步豐富,市場資源聚集更為明顯。TOP10 企業中,三一汽車年銷量1.4 萬輛,同比下滑63.9%,市場份額降低2.9 個百分點,下滑程度最大;湖北凱力專用車銷售0.5 萬輛,同比增長38.3%,其作業車貢獻了主要增長,成為TOP10 企業中唯一增長企業,拉動份額較上年增長1.1 個百分點。
3.3 專用車新能源市場概況
2022 年,新能源專用車銷量1.1 萬輛,同比增長36.8%,在整體專用車近乎折半的環境下,新能源市場逆勢增長,滲透率達到3.9%,較上年增長2.3 個百分點。同時,2023 年國家新能源補貼完全退坡,年底新能源增換購需求集中釋放,形成了翹尾效應,12 月環比增長132.5%。
從新能源技術路線來看,純電動仍為主要技術路線,占整體新能源專用車市場的84.9%,全年銷售9 579輛;燃料電池車在2022 年增長較快,由2021 年的僅57輛增長至1 191 輛,新能源專用車占比提升9.9 個百分點,達到10.6%;插混路線較2021 年變化較小,銷售507輛,較上年少73 輛。當前專用車燃料消耗不僅用于道路行駛,同時需要為車輛作業供能,對電池技術要求較高。插混車型雖降低了里程焦慮,但因售價高、技術不成熟以及油耗仍較高等因素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氫燃料電池車可實現零排放,同時在續航方面較純電車型更有優勢,但氫能源供應及儲存方面難題未得到有效解決,發展受到限制。
從政策角度來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中提及“2035 年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盡管2022 年公共領域整體電動化水平提升加快,但距離全面電動化目標差距較大;同時“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的目標也尚未達到。2023 年初,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正式啟動,實施周期從2023 年至2025 年,涉及商用車包括城市公交車、環衛車、郵政快遞車、城市物流配送車四個領域,試點領域內新增及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的新能源汽車比例力爭達到80%。長期來看,新能源專用車已迎來市場“黃金期”,其主要面向公共領域,如城市物流、郵政、環衛等場景。這些場景單程距離區間在百公里以內,路線較為固定且路面條件良好,疊加城市環境內補能設施相對充足,新能源推廣具有更大前景和空間。
4 結語
2022 年底及2023 年以來,近期政策持續強調維穩經濟穩健運行的重要性,其中,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強調推動信貸靠前發力、維持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力度;國常會指出,推動財政、金融工具支持的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實施好原定延續執行的普惠小微貸款等政策。金融數據已經初步反映出銀行加快信貸投放的成效,企業中長期貸款大規模增長。信貸放量結合政策驅動將在年初陸續形成實物工作量,推動基建投資維持高位,基建工程建設需求或可逐步復蘇。同時,多部門分別印發促消費、促進農村消費以及促進綠色消費政策,將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作為重點任務,引導汽車市場引領消費,并通過基礎設施完善等方式向新能源化推進,激活國內市場消費潛力。隨著國內經濟提振,伴隨運輸行業、工程作業回暖,商用車、專用車特別是載貨汽車專用化的必然趨勢將進一步延續。
在市場結構方面,新能源化將對專用車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受市場、政策雙輪推動,疊加商業模式輔助,新能源市場基盤越來越大。但當前我國專用車企業數量眾多,專用車市場的頭部品牌優勢并不明顯,在目前新能源電動專用車的“散、亂、小”的特征下,新能源專用車起步快但呈現野蠻生長,發展后勁不足問題將成為未來發展風險。隨著“雙碳”要求、公共領域電動化目標推進以及商用車積分政策推出,未來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新能源專用車企業亟須憑借技術和產品力,在市場體量上獲得新突破,助力整個商用車產業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 唐寶安,楊紫都2021 年我國專用汽車市場回顧及2022 年市場預測[J]專用汽車,2022(2):6-9.
作者簡介:
楊紫都,女,1997 年生,研究方向為商用車市場及政策。
宋雨童,女,1993 年生,研究方向為商用車市場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