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在我看來,當下無論是經濟爬升、科創升級、產業培育,還是應對西方技術脫鉤和經濟去風險政策,重視海歸人才都非常有必要。對如今海內外的中華青年人才來說,祖國當前面對的挑戰正是他們新的事業機會。
在全球范圍內的新消費革命中,垂直單品領域的革命整合了包括新設計、新材料、新數字化技術、新渠道、新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在內的創新資源,從而形成新的高質中價、縱向快周期研發更迭的特性。這樣的消費革命已經在“國潮”中初露端倪,但顯然還沒有得到創業界、政策界足夠的重視。
海歸人才所具備的國際新消費的見識與熱情,正是拓展垂直單品革命的利器。比如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關鍵科創領域,算法模型是核心,算法以軟件的形式固化在硬件上,能讓一個小東西干智能的事。算法在本質上是一個或者一系列公式,而這個公式可以軟件化,繼而再硬件化,能極大地增強人類活動的可能性。2022年以來,國內算法領域出版了兩三百本著作,可見大家認識到了算法的重要性。目前國內無論教學界、科技界,還是產業界,對應用算法模型的技術資源與儲備都是非常薄弱的,在僅有的一些實用技術項目中,海歸人才扮演了關鍵的中堅作用,也帶回了先進的算法技術,當前海歸依然是算法人才的核心,BAT等大公司也在推動算法的產業化、商業化。
在新能源、腦科學、消費新材料、食品新科技等更多的前沿領域,想要突破官方既有的計劃思維和民間產業慣性,也需要更多海歸人才帶來更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現在,海歸人才的加入是很多項目的亮點,也是這些項目的驅動力。
當然,單靠海歸的力量也并不足以成事。在過去十年左右,海外人才創業大會(以前的OTEC,現在的ITEC)中涌現的海歸創業項目,積累到現在能夠有相當多的成功案例,莫不是優秀海歸人才與本土人才精誠合作的結果。
我們需要看到的是,今天整體大環境已經非常重視高端海歸人才,對吸引他們回國也很有共識。但是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上,政策設計還應著力支持企業引入、穩定、培養、壯大中層腰部的海歸人才,在此基礎上培養新型職業技能人才,超越現有教育體系和人才政策,超越產教融合政策,推行以產業主導、以具體垂直產業要素需求為導向,才能在吸引海歸人才的同時,發揮海歸人才在人才團隊、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中的核心作用。當我們為一個地方累積與培育足夠的多層次人才,我們想造就相應的企業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