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林立、戰亂不斷,一位將軍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今天,你將化身為李將軍(或其他角色),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決定歷史的走向。請慎重考慮,并在每一次選擇時都給出充分的理由。可以叫上你的朋友一起挑戰,或許每個人都能成就不同的歷史。

倒計時,3,2,1!進入挑戰吧!
李將軍驍勇善戰,面對他國來犯絲毫不退縮,連著打了好幾場漂亮的勝仗,大大削弱了敵軍的戰斗力。眼看李將軍即將全滅敵軍,取得完全的勝利,敵軍卻偷偷逃回了本國邊境。李將軍立刻乘勝追擊,帶著大軍進入了敵軍的地盤。不料,大軍被包圍了!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竟然中了敵軍的奸計。
1.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你是李將軍,你會怎么做?
A.帶領士兵們殺出重圍………………………………請跳轉至第2題
B.把被困的消息傳遞出去,等待援軍………………請跳轉至第3題
2.你選擇帶領士兵們殺出重圍,卻因為不熟悉地形走進了埋伏圈,這時你會如何做?
A.頑強抵抗………………………………………………請跳轉至結局A
B.為了保住主力隊伍,先投降再做其他考慮…………請跳轉至結局B
3.如何才能成功傳遞消息,順利請到援軍呢?
A.飛鴿傳書………………………………………請跳轉至結局C
B.利用烽火臺傳遞消息…………………………請跳轉至結局D
C.派武藝高強的親信去送信……………………請跳轉至第4題
4.李將軍的親信帶著信件找到了援軍,沒想到援軍的士兵卻不信任他,不愿意為其通報。假如你是這名親信,你會怎么做?
A.硬闖軍營,必須見到援軍將領…………請跳轉至結局E
B.想辦法自證身份…………………………請跳轉至第5題
5.你要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
A.出示信物…………………………………………請跳轉至第6題
B.說出暗號…………………………………………請跳轉至第6題
6.援軍將領驗證了你的身份,你這才拿出了李將軍的救援信。援軍將領為人謹慎,生性多疑,他又有了新的問題:如何證明信件沒有被別人拆開過?
A.為表心意,你對天發誓………………………………請跳轉至結局F
B.你的信件上有完整的封泥,繩子也沒斷……………請跳轉至結局G
雖然李將軍和手下的士兵異常英勇,但寡不敵眾,加上不熟悉地形,最終還是失敗了。
歷史上真的有一位李將軍做了這樣的選擇。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李陵自請出兵,率領五千步兵攻打匈奴。漢武帝被他的勇氣感動,同意了他的請求。李陵帶著士兵從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出發,走了一個月來到浚稽山扎營,并繪制了所經之地的地形圖,有了不小的收獲。
浚稽山是匈奴的地盤,匈奴單于率領八萬騎兵包圍了李陵。李陵和士兵們浴血抗擊,數次擊退匈奴的進攻。后來,他們被圍困在山谷中仍頑強抵抗,匈奴因為無法完全取勝而準備撤軍。沒想到這時漢軍中有個叫管敢的軍侯偷偷投降,告訴匈奴漢軍早已沒有武器和糧食,于是匈奴加緊進攻。在各種不利條件下李陵投降了。漢武帝大怒,甚至將為李陵說情的司馬遷處以宮刑。
多年后,漢武帝終于想明白,李陵投降是因為沒有援軍啊,于是派公孫敖去匈奴把李陵接回來。可是,公孫敖不僅沒有完成任務,還謊稱李陵幫匈奴練兵,徹底歸順了匈奴。漢武帝信以為真,殺了李陵的母親和兄弟。最終,李陵病死在匈奴。
飛鴿傳書能成功是因為人們利用了鴿子的歸巢能力。鴿子對地球磁場非常敏感,總能認識回家的路。人們發現了這點,便訓練鴿子的認巢本領。人們在鴿腿上綁上字條來傳遞信息,實際上是讓鴿子“回家”。這樣成功的例子很多。張騫、班超出使西域時,都利用信鴿傳遞過消息。但如果離家太遠,不是所有的信鴿都能順利回家,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別人桌上的一道菜啦!
烽火臺又稱烽燧,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御設施,在烽火臺上點燃煙火可以傳遞敵軍入侵的消息。烽火臺一般建于邊境的高地上,且兩兩相距不遠,便于彼此接收和傳遞消息。如果守衛的士兵偵察到敵情,會迅速點燃烽火臺,白天點煙,夜間點火。
烽火臺在商周時期就存在了,一直到明代人們都在使用它,這是傳遞消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不過,敵人的烽火臺也可以用來傳遞你的消息喲!
軍營是最重紀律的地方,士兵必須服從命令。親信沒有表明身份就擅闖軍營,很可能會受到處罰,嚴重的會被殺頭。
親信沒能成功自證身份。
封泥就是一塊蓋著印章的泥巴,上面保留了古人使用印章的痕跡。為了保證信件在傳遞的過程中不泄密,聰明的古人會把信件封口處的繩結用軟泥糊住,并在上面蓋上具有自己身份標識的印章。如果封泥沒有從中間破裂的痕跡,就證明消息安全送達。
封泥上的印記是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研究古代官制的重要信息,因為官署之間傳遞文件常用封泥,這上面一般蓋的都是官印,直到紙張普及,封泥才慢慢淡出了歷史舞臺。
游戲到此結束。雖然這個故事的主線并不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但每個選項都是有可能存在于歷史上的,歷史的走向有可能因為主人公的一念之差而發生變化。希望大家不要糾結于結局,多多關注過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