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清政商關系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對政府部門來說,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就是要樹立“企業家老大”甘當“店小二”的服務理念。政府部門要聚焦當前形勢下企業發展需求,積極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同時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扶持直播經濟、夜經濟等新興業態在內的各類民營企業,為市場經濟增添活力。一方面,要親而不逾矩,用足用好政策,真心服務企業,杜絕利用公權謀取私利、與企業勾肩搭背現象;另一方面,要清而不疏離,不能有“無利不起早”想法,不能一見企業就躲、一遇問題就打太極,要把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作為不可推卸的責任。
聚焦關口前移,增強自覺。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要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作為基礎性工作,通過強化教育和規范制度,增強服務企業的自覺,扎緊涉企違紀的口子;要善用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的正反典型編寫廉政教材,納入招商引資隊伍專項教育內容、納入新任職領導干部廉政談話內容、納入黨員三會一課研討內容,開展經常性思想教育。各級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編寫親清政商關系指南,圍繞如何服務企業、如何拒絕“人情世故”、如何防范拉攏“圍獵”,厘清政商關系邊界,實現緊密聯系、正當交往。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細化政務信息公開標準,提高政府規劃、投資、采購等重大事項的透明度,堵住權力尋租空間。
聚焦辦實事,優化執法。協助企業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是幫助其行穩致遠的實事,相關部門在執法監管中,既要把握力度,又要有溫度。202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新增“首違不罰”規定,然而,仍有以罰代管情況發生。各職能部門要規范柔性執法,杜絕以罰代管、一罰了之的出現,以公正、合理的監管,增強企業獲得感。
聚焦解難題,強化擔當。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要解決“不愿為”的問題。有的地方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前向對方許諾提供政策“一條龍”服務。一旦進入實質落地階段,個別相關部門卻擺出“拿捏”姿態,拿著資金、握著政策就是不動,企業有苦難言。對此類問題要主動出擊,綜合運用派駐監督、巡視巡察、走訪暗訪等手段,緊盯服務企業密切的“一線干部”,從惠企政策的辦理進度、企業對政府評價的滿意度入手,解決上熱中溫下冷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不敢為的問題。當前,部分干部奉行“洗碗理論”,認為干得多錯得多,尤其對于缺乏行業標準、處于邊界模糊地帶的直播經濟、夜經濟等新興業態,更是望而卻步,導致該糾治的問題放任不管,該兌現的政策未落實。要通過強化“三個區分開來”,完善容錯機制,讓干部放下負擔,大膽探索新領域的監管處置方案,對服務企業中的失誤和試錯成本給予相應寬容。
政商關系是牽動經濟發展的神 經中樞。政府部門要切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有效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助力經濟整體回暖。
(作者單位系河北省邢臺市襄都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