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平頂好能看看毛主席……我頭一次望見了毛主席……我仔細地看見了毛主席啦!”1949年5月13日, 《蘇北日報》 第一版以 《我看見了毛主席》為題,報道了江蘇省泗沭縣一等擴軍模范、淮海區一等擴軍英雄石大姐在新中國建立前夕兩次見到毛主席的幸福場景。
石大姐,又名陸先進,1893年出生于桃源縣王李村(現屬泗陽縣三莊鎮團結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封建落后的農村,她沒起大名,21歲時嫁給泗陽縣眾興鎮貧民石慶云,鄉鄰通稱“石大姐”。1939年,日本侵略軍占領眾興鎮,石大姐同丈夫、女兒投奔娘家,親友們湊點錢給她,在三莊集上做點小買賣,勉強糊口。
1940年秋,泗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三莊鄉來了民運工作組。石大姐在工作組的啟發教育下,提高了階級覺悟,積極帶領婦女鬧翻身求解放,不久當選為三莊鄉婦救會會長。工作組同志看她思想進步,工作勤懇,于是幫她起了個名字“陸先進”。
1941年10月,陳毅指揮新四軍二、三、四師各一部和軍獨立旅以及地方武裝在三莊鄉境內發起程道口戰役。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攻堅戰,戰斗非常激烈,以殲滅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嫡系王光夏旅1400余人的輝煌勝利載入史冊。陸先進積極發動婦女磨面粉、做軍鞋、抬擔架、護理傷員,支援前線,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不久,泗沭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中共泗沭縣委領導下,她積極工作,光榮入黨。1944年,她以全票當選為泗沭縣穿城區婦救會會長。她發動群眾減租減息,宣傳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有個叫包士英的姑娘,不滿父母包辦的婚姻,經陸先進多方做工作,幫助她解除了婚約。有一個朱姓農民打罵兒媳婦,陸先進召集100多名婦救會員,上門進行說理斗爭,使其低頭認錯。
1942年,日、偽、頑對抗日根據地實行殘酷的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廣大軍民陷入沒糧吃、沒衣穿、沒被蓋的困境。為戰勝困難,陸先進帶領婦女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紡紗織布、開墾荒地。她首先發動最窮苦的婦女徐廣英利用晚上學紡紗,過了8個月,賺得的錢做了4件新棉衣、2條新棉褲,一家穿得暖暖的。她讓徐廣英將紡紗車搬到三莊街頭,以徐廣英家為例廣泛宣傳,三莊鄉紡紗車一下子發展到80多輛。
1943年冬,泗沭縣掀起參軍熱潮,陸先進一個人動員了7名青年入伍,被泗沭縣評為一等擴軍模范。1944年端午節前后,有一部分新四軍從前線下來在穿城區整訓。她帶領婦女去駐地問寒問暖,給駐軍洗衣800套,做衣和補衣700套,拆洗被子30多條,還幫傷兵洗血衣110套。她還經常帶頭磨軍面、做軍鞋。她領導的婦女做的軍鞋數量多、質量好。有的加做鞋墊,用紅線繡上“抗戰到底,勝利前進”鼓舞官兵斗志。1945年秋,泗沭縣組織反攻團,又一次掀起參軍熱潮。她這次動員了18個青年入伍,被評為泗沭縣一等擴軍模范、淮海區一等擴軍英雄。她領導的穿城區婦救會工作尤其活躍,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參軍的絡繹不絕。
陸先進平時十分關心群眾疾苦。1944年夏天,一個孕婦坐在區公所外面痛苦地呻吟。她發現了,知道是臨產腹痛,急忙把孕婦扶進屋安頓好,一步不離地照料,直到孩子生下,才找一輛車子把母子平安送回家。當時,陸先進是全縣年齡最大的干部,縣委照顧她,發給她保健費。適逢春荒季節,她惦記著裴二嫂等4戶困難戶,托人把錢分給她們,買糧度日。裴二嫂流著眼淚說:“這真是救命錢哪!”

因為她和群眾建立了血肉關系,每當遇到危險時,群眾都千方百計掩護她。1946年冬,新四軍北撤,國民黨反動軍隊進剿淮海區,陸先進服從組織決定,留下堅持敵后斗爭。有一天,她在三莊鄉動員群眾收藏糧食等物資。夜里,國民黨地方軍包圍村子,挨家搜查地方干部和共產黨員。她隱蔽在一個史姓群眾家里。敵人搜到史家,問陸先進是什么人,史老大娘忙過來說:“她是我家大姑娘。”敵人辨不出真假,只好悻悻而去。
內戰爆發后,她在 《淮海報》上發表文章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反共反人民的罪行,積極動員群眾反對內戰。1947年,她擔任泗沭縣婦女聯合會主任,領導全縣婦女堅持敵后斗爭和支前工作,卓有成效。
1949年2月,陸先進冒著初春的寒冷,走了34天,到達解放不久的北京,參加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大會討論時,她匯報了沿途借宿在老百姓家了解到的有關婦女兒童的情況,得到鄧穎超的高度稱贊。她的發言被摘要刊登在大會《簡報》上。特別讓她終生難忘的是兩次見到了日夜盼望的人民領袖毛澤東主席:第一次是到西郊看解放軍演習,見到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坐敞篷汽車檢閱部隊;第二次是代表們集合在一塊寬大的草坪上受到毛主席接見。陸先進和杜大娘(泗洪縣婦聯主任許愛民)因為年紀大,站在隊伍最前邊。毛主席和朱總司令走來,看見大家鼓掌,笑著說:“你們不要歡迎,今天應當是我們歡迎你們!”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陸先進第一個上前緊緊握住毛主席溫暖而有力的大手,目不轉睛地看著毛主席。
她只記得毛主席問她多大年紀,她回答:“56歲!”毛主席笑著說:“正好和我同歲。”她看到兩位偉人紅潤的臉、健康的身體、樸實的衣著,更增強了革命必勝的信心。通過參加婦代會,她的思想提升到了新的境界,成為一個目光遠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全國婦代會后,1949年5月底,泗沭縣和泗陽縣合并為泗陽縣。陸先進還沒有回到泗陽,便當選為泗陽縣婦聯主任。1949年10月1日,陸先進調任淮陰地委婦聯副主任兼專區保育院院長。她除做好全淮陰地區婦女工作外,又把相當的精力傾注到培養下一代的工作中去。她廢寢忘食,為保育院籌集資金,聘請幼兒教師,組織各項活動,一批又一批健康活潑的幼兒從保育院走出去。
1957年,陸先進已64歲,她因超齡退休,是全淮陰專區第一位退休干部(后來有離休政策后改辦離休)。她在離休后依然關心泗陽縣社會主義建設和婦女工作,經常應邀到機關、學校、工廠作革命傳統教育報告。
1982年7月2日,陸先進病逝,享年89歲。她的一生,平凡中見偉大。
(本欄編輯 余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