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安排我服從,樂做關工再奉獻。”興化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金厚坤如是說。在8年的關工委崗位上,他用情、用心、用愛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業績:興化市關工委先后被國家、省和泰州市關工委表彰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個人被江蘇省、泰州市關工委評為先進工作者。
研學創新勇做關工理論探索者
關工委做什么,怎么做?金厚坤對關工委定位、職能深入思考,提出清晰的“三關一圍繞”(關心青少年成才、關愛困境青少年成長、關注特殊青少年成人和圍繞黨政中心工作)的工作思路和“三抓”(抓重點、抓典型、抓特色)”的方法論。
關心青少年成才。緊扣“立德樹人”的目標,抓好每年主題教育活動,從啟動儀式到活動方案,從活動開展到成果展示,他都全程參與;組織“五老”宣講團進行“三講”(講中國故事、講中國共產黨故事、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故事)和“三尋訪”(尋訪愛國教育基地、尋訪勞動模范、尋訪美麗鄉村),引導青少年用實際行動書寫“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新篇章。
關愛困境青少年成長。讓每一個留守、困境兒童沐浴黨的陽光成長是工作的出發點,抓項目、跑資金、爭支持,市關工委建立關愛基金會,發動“五老”與重點困境兒童結對幫扶,發動社會捐資助學,鼓勵企業家結對助學,寒假送溫暖、夏日送清涼。
關注特殊青少年成人。加強“五失”(失足、失管、失學、失控、失親)未成年人關愛幫扶,做好“社會矯正、臨界青少年、相對不起訴”措施管控,因人施策,跟蹤管理。
圍繞黨政中心工作。發揮“五老”的政治、經驗、威望、人脈等優勢,圍繞黨政中心任務,支持在職干部工作;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參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助力青年農民創業致富。
抓五老精神凝聚。開展“穿時空尋根探魂,記初心履行使命”活動,重問入黨初心、重憶入黨經歷、重讀入黨志愿。1939年2月,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一群探索救亡圖存的熱血青年,在東滸村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紅色印記,成立了“里下河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興化市關工委的老同志們來到周莊鎮東滸村,走進東滸村黨史紀念館,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體現場主題黨日活動,憶初心、踐使命。融人新時代,保持“關工人”的“初心”,增強“四個意識”,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和使命。
抓關工典型培植。安豐王友珠發揚“三牛”精神熱心關工委事業;戴窯鎮“朱松林愛心工作室”彰顯了退休黨政干部的形象;大營鎮關工委“愛心工作室”為全市關工委的“捐資助學”提供了經驗;永豐鎮“板橋愛心公益基金會”、昭陽街道“南滄社區關工委愛心公益聯盟”、沈倫鎮“樊才林紅十字志愿者工作室”成為助學的典型。
抓特色項目開展。采取“分片掛線”責任制,實現“三化”工程(優化關工目標、細化“關愛工程”、強化“服務大局”),持續“雙萬”活動(“萬名五老做萬件好事”)。關工與黨委政府“同唱一個調”、“同走一條道”,圍繞黨政中心,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動員更多老同志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風文明建設行動、護河行動、社會矛盾調處、疫情防控等方面,老有所為,發光發熱。
傾情奉獻當好困境孩子貼心人
“能為孩子們做點事是最大的幸福”,“為孩子要做雪中送炭的好事,還要做‘問題棘手’的難事”。多年來,金厚坤為孩子們的每一個訴求親力親為,為未成年人的成長操碎了心。
“上學圓夢,多虧關工。”2019年中考后,金厚坤接到安豐鎮考生小柏寫給興化市關工委的求助信,請求幫助解決學籍問題。小柏考了493分,被民辦的揚子江高級中學錄取,一年要35000元的學費,小柏和奶奶相依為命無力承受,小柏要求回本地安豐高中就讀,雖然分數達到,但省廳規定學生被錄取后必須到錄取校就讀。了解情況后,他與安豐鎮關工委聯系,前往揚子江高級中學提出退錄要求,與校方協商無果后,又前往泰州市教育局反映情況,泰州市教育局領導批示特例實行中考志愿改錄,小柏取得了興化市安豐鎮高級中學高一新生學籍。鑒于小柏情況,聯系“老區三會”每年資助小柏2000元學費,直至其高中畢業。祖孫倆逢人便夸關工委。
“驛站”辦得真好。2018年9月在釣魚鎮調研中,發現“不少隔代監護人無法輔導孩子作業”,怎樣解決這個實際問題?金厚坤選擇了釣魚鎮“蹲點”,先后聽取了家長、老師、學生的意見,在鎮關工委試辦了“留守兒童驛站”,每天放學后下午4:30~5:30,關工委“五老”到站做輔導員,學校推薦優秀教師到站輔導孩子作業,教師補貼由政府出資,不收學生一分錢,關工委“五老”負責驛站管理,并與學生監護人簽訂安全責任書。家長們紛紛反映:“‘驛站’辦得真好,關工委為我們做了一件大實事。”釣魚鎮的做法得到泰州市關工委的肯定,在全市予以推廣。

為考生辦上戶口。中考前夕,沙溝鎮初中女生小芳18歲,因沒有戶口,無法參加考試。該生原是個棄嬰,養父是個漁民,兩位老人都已70多歲了。學校當即向市關工委反映,金厚坤立即與相關單位聯系,幾經周折了解到,小芳是1991年發大水時漂泊落腳在沙溝桂莊村場邊的,沒有詳細身份信息,身邊只有一張寫著“興化安洲村”的紙條。幾經查訪,找到“安洲村”對上信息后,很快為小芳報上了戶口,解決了報考問題。
事實孤兒得到認定。這是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話題。農村中不少困境兒童因家庭變故,父母一方離家出走,多年失聯,雖然該兒童家庭十分困難,因無法提供有效證明而無法申報。黨和政府雖然出臺了“各類困境兒童的惠童優補政策標準”。因為申報手續當事人“不曉得文、找不到人”,無法享受到黨的政策的溫暖。金厚坤組織關工委“五老”參與、配合民政部門進行困境兒童的排查工作,解讀政策標準,組織申報、完善手續、應登盡登,一個不漏,全市268名“事實孤兒”得到認定,每人每月享受1704元生活補助。
“鍋不熱、餅不靠”,是金厚坤的口頭禪。“我們要圍繞黨政中心任務,支持在職干部工作,才能贏得黨政的支持。”多年來,持續組織開展“雙萬”活動(“萬名五老做萬件好事”),圍繞黨政中心,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動員更多老同志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風文明建設行動、護河行動、社會矛盾調處、疫情防控等方面,老有所為,發光發熱。
踐行示范甘當關工群體排頭兵
“關工委工作要出彩,不僅要實干而且要會干,不僅要能干而且要想干。”金厚坤作為關工委的牽頭人,以嚴謹的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帶領“一班人”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
春節重陽“慰問老關工”。在“五老”家中,金厚坤與“五老”促膝談心,并送上節日的慰問。興化市啟動春節和重陽節慰問制度,在 《兩辦意見》 下發兩年之前就實行了。
兒童節點亮孩子“微心愿”。六一前夕,金厚坤趕在學生乘車的時段,來到垛田街道張莊檢查“候車點”落實運轉情況。“上學的路上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多好啊”,孩子的“微心愿”牽動著金厚坤,他與垛田鎮、村關工委商議,動員社會力量建設學生候車室,讓學生不再受風吹雨淋。街道18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有40多個自然村建起23個候車點,1186名學生乘坐18輛校車分批次往返學校。
雙休日“進村訪五老”。金厚坤經常利用雙休日走訪家庭輔導站,在安豐鎮雙鳳村姚林洪家庭輔導站,他邊查閱資料,邊詳細詢問家庭輔導站活動情況,得知姚林洪還幫矯正青年李某找到了工作,金厚坤高興地說:“這值得我們學習,家庭輔導站在全市算是比較好的,要做好姚林洪家庭輔導站的宣傳,放大效應。”在垛田街道高家蕩村,金厚坤聽取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張汝才組建治調委員會和服務小分隊的做法,他稱贊高家蕩村關工委圍繞村委會中心工作,緊貼群眾的需求,幫助解決土地流轉矛盾、民間糾紛等,樹為全市村級關工委的示范樣板。
暑假督查校外輔導站。暑假期間,金厚坤觀摩了周莊鎮中心小學“趣味數學、乒乓球、國際象棋、電腦制作、繪畫、書法、‘五老’講黨史”等“文化+才藝”輔導班課堂現場,提出要打造輔導站工作特色與品牌,整合輔導站的資源,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要著力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暑期作業的輔導;要促進兒童個性特長發展,確保校外教育活動常態化展開。
金厚坤探索、謀劃、研究關心下一代工作,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奮發進取的狀態,譜寫了新時代興化關工事業新篇章。市委常委會議稱贊關工委“在社團組織中,工作最忙、影響最廣、效果最好”。中央關工委有關領導考察后,評價興化市關工委“工作實在,亮點鮮明,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