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宣部發布“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最美農家書屋”名單,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村農家書屋榮獲“全國最美農家書屋”稱號,這是河南省商丘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農家書屋。
這個農家書屋有什么過人之處?4月24日,記者前往民權縣王公莊村,探尋全國最美農家書屋的風采。
踏入村莊放眼望,飛檐屋角,白墻黛瓦,仿佛置身于江南煙雨的水墨畫卷。沿著蜿蜒伸展的青磚路,走進位于王公莊虎棧創客中心二樓的農家書屋,映入眼簾的是書香濃郁的奇妙世界,白墻上豎立著深棕色的木質書柜,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書籍,大大的落地窗前,三三兩兩的讀者坐在沙發上悠閑地看著書。
“振興鄉村不僅要振興農村經濟發展,也要振興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王公莊村采取線下搭臺、線上發力,以活動為媒、融入文旅產業的發展方式,全力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峰介紹說。
線下搭臺,場館優美功能全
新打造升級的農家書屋位于王公莊虎棧創客中心二樓,面積約為120平方米,裝修風格現代簡約,明亮的透明玻璃落地窗與窗外綠樹相得益彰,白墻上豎立著深色木質書柜15個,報刊書架10個,村委會按照村民閱讀需求,配置政經、農業、生活、文化、少兒、綜合六大類圖書6000余冊,電腦10余臺,報紙期刊20余種,電子音像制品200多張。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高農家書屋的利用率,王公莊村把農家書屋建設成位于村中心的功能復合型“基地”,與村民體育活動室、多功能會議室、休閑娛樂室相配套,不斷加強硬件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旨在讓村民們有書讀、讀好書、好讀書,形成聚人氣、有活力、可持續的生動畫面。
每周,不少村民都會到農家書屋坐坐。他們說,這里離家近、方便,有空就來看看書、看看報紙,很愜意。“我們根據村民的作息習慣和農時季節,在農閑時每天開放8小時,在農忙時每天開放6小時;對于上學的在校生,寒暑假和雙休日全天開放,方便在校學生借閱書籍。”該書屋管理員崔亞暉介紹,書屋以志愿者報名的形式,實行輪班制度,負責場所秩序維護、書籍擺放、公共衛生、信息登記等工作。
線上發力,一屏萬卷享“悅”讀
走進王公莊村農家書屋,在顯眼處張貼著一張書屋數字圖書館的海報,上面有數字圖書館的簡介、賬號、密碼、登錄方式等內容。
記者按照海報中提供的登錄方式進行操作后發現十分簡單,一學就會,僅需掃碼,并輸入用戶名和登錄密碼即可進入,整個操作流程十分便捷。數字圖書館里既有小說、隨筆等電子圖書,還有實用技術類的視聽讀物,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
“我把數字圖書館的二維碼保存到手機上了,啥時候想看書,一掃碼就行,這比紙質書方便多了。”村民楊美菊笑著說。
“全縣已建設完成了528所數字圖書館,每個數字圖書館從擁有數字版權的30萬部數字圖書、繪本、音視頻中配備3萬冊左右的適讀書目,總用戶量已超8萬人,真正做到了書隨機動,機隨人走。”民權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忠強介紹。下一步,民權縣將繼續加大數字圖書館的推廣力度,將海量數字資源進一步送到基層群眾手中,逐漸形成“有空間就有書香”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
活動做媒,農家書屋聚人氣
如何吸引群眾走進農家書屋?辦活動是一個妙招。王公莊村發揮農家書屋的媒介作用,打造“農家書屋+”模式,結合當地虎文化,開展藝術展覽、手工制作、書香交流等各類閱讀推廣活動,還將生態文明法律知識講座、農技知識培訓搬到書屋內。
“這個培訓真及時,聽了專家的講解,對連續陰雨后如何管理小麥,現在都明白了,都要下地看看有沒有積水,再打點藥預防赤霉病。”村民一邊說,一邊急匆匆往地里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咱村的特色產業是啥?”一場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的宣講正在王公莊村農家書屋如火如荼地進行。
該村以農家書屋為陣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開展理論宣講、主題教育,理論宣講志愿者以村民關心關注的吃穿住行、醫療醫保、鄉村振興等熱點話題為突破口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讓村民聽得懂、聽得進,使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眾內心。
該書屋管理員崔亞暉介紹道,我們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立足農村、服務農民、傳播文化”的陣地作用,并結合農民的實際需求和閱讀習慣,深度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閱讀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群眾參與其中,真正助力村民文化素養和知識技能的提升。
文旅融合,提質增效促振興
王公莊村有“中國畫虎第一村”的美譽。全村1300多人,其中有900多人能執筆畫虎,年均創作繪畫作品9萬余幅,90%以上的繪畫作品以銷定產,銷售產值可達1.2億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虎”文化產業。而如今,該村正全力打造特色文旅小鎮,豐富鄉村旅游產業。
王公莊村將“虎”文化與農家書屋結合起來,在農家書屋所處的王公莊虎棧創客中心,一樓是展廳,多幅神態逼真、形態各異的“虎”文化佳作錯落有致地排列,還時常邀請全國各地的畫家在此舉行畫展、交流會,二樓的農家書屋則變成了全國各地的優秀畫家與村民的交流場所,他們在此學習、探討繪畫知識,“虎”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我們突出文化元素,以基層閱讀、鄉村旅游為銜接點,全方位植入“虎”元素,打造復合型公共文化空間,讓農家書屋滿足更多群眾的文化需求,以此助推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北關鎮黨委書記王斌介紹。
詩書傳家遠,耕讀繼世長。在全民閱讀的熱潮中,新晉“全國最美農家書屋”王公莊村農家書屋作為重要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將持續書寫更豐富、更精彩的華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