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巷陌、樓宇庭院,在居民區里的老樹下,老人們圍坐暢談,孩子們歡笑嬉戲……來到革命老區吉林省臨江市,悠然祥和的“平安畫卷”映入眼簾。吉林省白山市邊境管理支隊臨江邊境管理大隊移民管理警察置身其中,全體民警把保安全、惠民生擺在重要位置,深入田間地頭,訪農情、解難憂,全力以赴提升邊境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邊境鄉村經濟振興貢獻平安力量。
護航“五味子” 鄉村振興好伙伴
“咱今天真是沒少干啊!張警官,到家里吃口飯再走吧。”揮汗如雨的張建正是臨江邊境管理大隊葦沙河邊境派出所責任區民警,兼任白馬浪村副書記,他和農戶們正在五味子種植基地修剪枝葉。
昔日的白馬浪村是鴨綠江邊的小漁村,村民的經濟來源僅靠捕魚和種植傳統農作物。為帶領村民致富,村黨支部和民警邀請專家進行考察調研,最終選定種植五味子。村民們種植傳統農作物種了一輩子,起初不信任、觀望,于是村干部和民警挨家挨戶走訪宣傳,并多次請來專家傳授五味子種植技術,民警還定期幫助村民上網了解市場行情和病蟲害防治信息。
村民王大哥回憶:“那時候村里沒幾家種五味子的,我們沒經驗,也不敢嘗試。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每天到家里做工作,開始也不想種,后來看他們忙前忙后的,就被這份真心打動了。咱這兒耕地少,種植玉米畝產量低,這幾年我家蓋了新房、買了新車,生活是越來越好。”
現如今,白馬浪村村委會投資83萬元建成五味子烘干廠,白馬浪村實現了小康夢,也駛上發展的快車道。而葦沙河邊境派出所的民警依舊在維護治安、守護邊境,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田間“好風景” 助農護農小幫手
“李警官,這么早就出來巡邏了。”天蒙蒙亮,臨江市六道溝鎮寶山村,正在藍莓園除草的果農張大哥與巡邏的臨江邊境管理大隊寶山邊境派出所民警攀談起來。
寶山村海拔800米,晝夜溫差大,產出的寒地藍莓具有甜度高、果味好的特點,深受市場認可。近年來,寶山村藍莓種植戶逐年遞增,種植面積已達1000余畝,村民每畝地凈收入可達近萬元。寶山村黨支部聯合寶山邊境派出所黨支部成立了“黨支部+合作社+民警+農戶”的發展模式,規范藍莓種植大戶的管理和培育。每年7月份是藍莓的成熟高峰期,大量的游客、經銷商從四面八方趕到寶山村采購藍莓,寶山邊境派出所合理將警力安排在藍莓種植地內外,及時、靈活地調整勤務模式,應對劇增的人流、車輛,對主要地段進行重點巡邏。
“藍莓的采摘期比較短,去年我家里老人生病住院了,地里醫院兩頭跑,真是忙不過來,幸虧派出所的民警過來幫忙采摘,之后又幫忙聯系經銷商上門收購,真是幫了大忙呀!”果農李大娘說。
寶山邊境派出所不僅對藍莓種植區的安全監管下足了功夫,還在采摘高峰期成立“采摘幫扶隊”,為缺少勞動力的果農“搭把手”,與他們一起穿梭在藍莓園采摘藍莓,幫助他們解決采摘難題。
構建“微警務” 線上服務解民憂
“一個陌生號碼打來電話,說我的身份證在銀行違規開了一個賬戶,讓我下載一個App更改銀行密碼,我該怎么辦?”近日,臨江邊境管理大隊新市邊境派出所民警張君桐在他負責的微信群看到了黎紅村村民張大哥的詢問。“張大哥,這很可能是詐騙,這幾年經營蔬菜大棚,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掙的都是血汗錢,咱不能上當。”民警立即做出提示并進一步了解情況,幫助群眾識破了詐騙來電。
為了方便服務轄區村民,新市邊境派出所持續深化“指尖警務”App,建立警民微信服務群。通過“指尖警務”隨時隨地開展反詐預警、矛盾化解、信息傳遞、治安防范等工作,為村民提供貼心服務,將一個個“平安微信群”打造成一個個“線上警務室”。
戶口怎么上、各類證明怎么辦理,民警在群里第一時間回復……“微信警務室”運行至今,累計服務群眾4000余人次,有效阻止電信網絡詐騙50余起,及時阻斷60余起電信網絡詐騙案的發生,避免村民財產損失40余萬元,收到各類咨詢150余條。
鄉村振興是一個廣闊舞臺,要始終保持信心和決心,團結帶領群眾一起,把鄉村變成做實事的熱土,發揚新時代警察的職業精神,做好群眾的守護人、身邊人和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