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布依族服飾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能夠反映出布依族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莫過于服飾制作工藝。布依族服飾制作工藝是我國傳統手工藝中的獨特技藝,有著濃重的布依族文化符號,它的制作工藝多樣,采用了色織、蠟染、扎染、挑花、織錦等,工藝制作繁雜、精湛,形成了完整的工藝體系。
以漬染成青色的棉線作經,五顏六色的絲繡線為緯,在古老的織機上穿梭紡織、精挑細插,布滿平面四方形紋樣的布依族斗紋布最終完成。顏色淡雅,別致精巧,一觸摸滿滿的凹凸感,是斗紋布給人的第一印象。
斗紋圖案的靈感源自盛裝糧食的器具“斗”(升子),因此斗紋布也寓意五谷豐登,象征著勤勞、團結、平安和幸福。在布依族斗紋布紡織技藝傳承人韋厚珍的記憶中,每有新生兒誕生,家中的長輩都會贈予斗紋布背帶以表祝福。
和所有布依族女孩一樣,出生于六枝特區落別鄉傳統布依族村落牛角村的韋厚珍,從小就跟家中長輩學習刺繡和蠟染技藝。作為布依族女孩必備的一項技能,“這項技藝已經刻入了我的骨髓,也融入了我的生命中。”
2014年,為讓本民族的工藝品被更多人看見,時任牛角村婦女主任的韋厚珍,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六枝特區合怡興民族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蠟染、刺繡、民族服裝等工藝品制作銷售以及現代服飾加工、傳統手工藝培訓等。合作社創辦以來,通過技藝入股分紅、技藝培訓促就業等方式,先后帶動周邊900余人增收。
平臺有了,但產品設計還需要足夠的吸引力。在有關部門推薦下,韋厚珍先后前往上海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進修,拓寬視野,提升技藝。也是自那之后,一塊塊承載著美好祝福的斗紋布,在韋厚珍手里多了靈動,也有了“新模樣”。
如今,走進合怡興民族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紡紗、蠟染、織布區等分隔有序,在成品展示區,工藝品、民族服裝、挎包等各式各樣的織錦和蠟染成品擺放得滿滿當當,其中不少融入現代元素的民族“時尚單品”。
合作社門口的模特架上,2套斗紋布結合流蘇、千格鳥等元素的女裙和挎包,讓人眼前一亮。2019年,韋厚珍帶著這2套服飾參加中國國際時裝周,獲得了眾多關注與好評,將傳統民族技藝從深山帶到世界。
高興之余,斗紋布技藝面臨失傳的問題又擺在韋厚珍面前。由于斗紋布傳承人大部分為80歲以上的老人,年輕人寥寥無幾,急需培養新一代傳承人。
帶著問題,韋厚珍走進六枝特區多所學校。通過傳授傳統技藝,不僅在孩子們小小的心靈上播下了一顆民族文化的種子,也為技藝傳承鋪路。“學生們很感興趣,甚至放假了都主動來學。”說著,韋厚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21年,“布依族斗紋布紡織技藝”入選六盤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政府部門的進一步支持,在韋厚珍看來,“面臨失傳的斗紋布有‘救’了,技藝傳承的道路也將越來越寬……”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