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垣,一座歷史厚重的千年古縣,“人尚古衣冠”的淳樸民風在這里延續著,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在這方熱土浸潤著。
這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風景秀麗。走進襄垣,一座座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落中,隨處可見“風吹銀絲輕搖曳,入口咸香韌千條”的襄垣手工掛面。
近年來,襄垣縣堅持“以農塑旅,以旅促農”,積極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以襄垣手工掛面產業為抓手,充分發揮“農業賦能,旅游帶動”作用,加強農旅宣傳推介工作,強化農旅產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特色農產品為旅游業賦能
“十四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推動特色農業向旅游業延伸,是我國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因此,立足本地優質資源稟賦,挖掘并打造本地獨有的規?;⒕坊?、特色化的優質農業品牌,加快構建特色農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體系,成為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發力點。
當前,各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旅游業亦是如此。所以,各旅游公司正在創新經營戰略,以期將旅游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如今最具有特色與吸引力的便是一些地域特色農產品,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觀賞、品嘗的同時,也可以現場親自參與制作,增加動手能力,加深對地方民俗的了解。
在襄垣,手工掛面歷史由來已久,始創于元朝大德年間,到了明嘉靖年間,兵部尚書劉龍將其進獻給皇帝,成為名動京城的宮膳,至清康熙年間,曾締造“上黨亭外三千鋪,庶民饒食懸絲緒”的盛況。
到今天,襄垣手工掛面不僅是當地百姓餐桌上的美食,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產品,更是襄垣縣對外推薦的一張旅游名片。
作為襄垣縣極具特色的農產品,襄垣手工掛面具有豐富的旅游屬性。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是單單追求吃飽,而是注重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舒心。襄垣手工掛面的綠色、健康、純手工等特點,恰好可以滿足人們的這些需求。因此,襄垣手工掛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繁榮發展。
“農旅融合”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襄垣手工掛面,不僅是區域特色農業品牌,更是鄉村振興和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襄垣縣手工掛面協會打造了襄垣手工掛面文化體驗園,結合自身產業優勢,積極探索以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為核心,集鄉土文化與現代農業為一體的特色旅游,多年來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帶動就業達1000余人,人均增收0.6萬元。
襄垣手工掛面文化體驗園不僅傳承弘揚了襄垣手工掛面傳統技藝,還使游客在了解、體驗、品嘗襄垣手工掛面的過程中,加深對襄垣文化底蘊的了解,用文化助力經濟發展的同時,助力襄垣旅游經濟發展。
近年來,襄垣縣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依托縣城東湖公園、上寺鼓樓打造了以襄垣手工掛面為主題的特色美食步行街,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展示襄垣本土民風民俗、手工掛面文化、特色農產品及旅游商品、特色風味小吃等,打造出“農業+文化+旅游”的聯動發展模式,實現鄉村與城市的互動、田園風光與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
2022年東湖音樂噴泉和特色美食街,隨著網絡曝光度的提升,儼然成為各路網紅打卡地,日吸納游客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2億元,點燃了“煙火氣”,點亮了“夜經濟”,成為襄垣城市旅游的地標物,激發了襄垣特色文化旅游活力。
結合襄垣縣打造“中國手工掛面之鄉”的目標,舉辦襄垣手工掛面面食文化節,召集襄垣手工掛面及各類面食達人,展示襄垣面食技藝,提供多種面食供游客品嘗,除了視覺上的享受,也給游客帶來一場味覺的盛宴,帶動襄垣縣第三產業協同發展,提升襄垣手工掛面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以良好的農業資源、優美的旅游風光,再加上手工掛面精心的策劃包裝,堅持農業與旅游的融合發展,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共贏。
襄垣手工掛面將依托旅游業,留住舌尖上的美味和鄉土情懷,以精湛技藝和過硬品質,持續做大做強農文旅融合品牌,在走好產業致富路的同時,努力讓一把掛面成為眾多游客心中的牽掛,成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強引擎”。
(作者單位:山西天下襄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