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山坡氣田全面達產了!全面達產了!”
6月6日,雀躍的歡呼聲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川東北氣礦此起彼伏。此刻,這個為攻克高含硫氣田開發而生的氣礦,終于圓了建礦20余年來的初心夢想;這支因迎戰高含硫氣田開發而奉獻青春歲月的鐵軍,終于收獲了渴望已久的勝利勛章。
馴服“毒龍”
連日的降雨,洗刷了達州大巴山區的塵土。青山環繞下,新建成的鐵山坡脫水站,銀色、黃色、紅色的管道展現著現代化工業之美。肉眼看不到的管道內,輸送的是高含硫化氫的天然氣。
“鐵山坡氣田的天然氣,硫化氫最高含量達16.59%。按照《天然氣藏分類》GB/T26979,屬于特高含硫氣藏。”據西南油氣田首席專家文紹牧介紹,硫化氫劇毒且具有強腐蝕性,因此鐵山坡氣藏開發難度大,安全條件要求非常高。
如此危險,為何還要開發?一組數據可以說明。
中國硫化氫含量超過30克/立方米的高含硫氣藏有90%集中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已探明高含硫天然氣儲量約920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探明儲量的1/9。四川盆地已發現的27個含油氣層系中,有13個高含硫化氫。
作為中國天然氣上產的主力軍,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和供應企業,西南油氣田將開發高含硫天然氣的重任勇扛肩上。2002年12月,川東北氣礦應運而生。
“20余年前,我和很多同事一起來到達州。那時,西南油氣田天然氣年產量僅120億立方米左右。當聽說川東北的高含硫氣田有巨大儲量和開發潛能時,我們很激動。攻克高含硫的初心和決心,就是那時候深埋在心里的。”川東北氣礦礦長青春說。
歷經自主開發、合作開發兩個階段,2019年4月,鐵山坡氣田收回中國石油自營,西南油氣田將其列為“上產500億立方米”的重要部分,啟動了新一輪開發方案編制。
“2021年,開發方案獲批復。我們僅用3年時間,就克服了勘探開發危險性極大、地勢陡峭復雜等困難,在地質理論、技術創新、安全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實現了特高含硫氣田開發技術的重大突破。”西南油氣田副總經理雍銳難掩激動的心情。他用16個字來總結鐵山坡氣田的開發歷程——初心不忘、踔厲奮發、以人為本、自立自強。
如今,鐵山坡氣田共部署了6口建產井,測試累獲日產氣量超千萬立方米。這標志著西南油氣田掌握了高含硫天然氣開發的核心技術,實現了特高含硫氣田少井高產開發的重大突破,建成了13.2億立方米的年產能。
打造行業開發范本
回顧鐵山坡氣田緊鑼密鼓的建設施工,管道焊工出鏡率極高。
“因為超高含硫,管道的防腐蝕性是氣田安全高效開發的重點。”川東北高含硫氣田開發地面工程建設項目部副總工程師邱蜀峰說。為了有效解決腐蝕問題,鐵山坡氣田創新采用了耐蝕合金雙金屬復合材料。形象地說,就是相當于給管道內壁又穿了一件防護服。
然而,特高含硫氣田地面集輸系統材料的選材及整體腐蝕控制是國內“卡脖子”技術難題。想要攻克它,并非易事。
在技術攻關階段,西南油氣田集結了多個單位的優秀焊工。他們焊接了401道焊口,但合格的只有20多道。“說不受打擊是假的,但越挫越勇是真的。”邱蜀峰說。
項目部邀請了中國化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多家單位的13名材料焊接專家共同商討。材料管控、類型實驗、數字檢測等十八般武藝齊上陣,最終實現項目1481道雙金屬復合管焊口一次合格率達到90%以上。
“因此,鐵山坡氣田創造了一個紀錄——我國陸上石油天然氣整裝氣田首次大規模使用耐蝕合金雙金屬復合材料。”川東北高含硫氣田地面工程建設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寧永喬自豪地說。
不僅如此。為更好地控制腐蝕,西南油氣田自主研發了CT2-19A緩蝕劑,形成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全區域的整體腐蝕控制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并實現工程化。這是國內首個國產預膜緩蝕劑在特高含硫氣田的成功應用,較國際同類產品性能提升16%,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特高含硫氣田腐蝕防護領域的行業話語權。
還有一個“首次”,值得關注——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在凈化領域的首次合作。從鐵山坡氣田開采出的天然氣,經歷脫水后,輸送至中國石化普光氣田凈化廠,利用該廠富余的凈化能力處理成清潔的天然氣。“兩桶油”攜手,有效降低了成本,減少了土地占用與污水排放,提高了項目的經濟性,實現了合作共贏。
智能化加持
走進鐵山坡氣田指揮部,兩塊高清大屏上可以清晰看到氣田管線、站場等情況。“106個監控攝像頭,實現了站場和管道全線全覆蓋。”青春介紹說,“管道全線每隔500米就設置視頻監控,可實現管道全線的全天候在線巡檢。引入了可遠程啟停的無人機系統,最慢8分鐘到達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鐵山坡氣田采用了先進的工業自控系統,按照“一個氣田一個控制中心”的原則,建立綜合計算機控制系統,對整個氣田生產運行數據進行集中監視控制和調度管理,緊急情況下實現全氣藏聯鎖關斷和放空,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高含硫氣田開發單井站的無人值守。
同時,鐵山坡氣田采用了多層次的冗余檢測和巡檢方式。集輸站場采用固定式氣體探測器+云臺式激光泄漏監測系統,運用物聯網、SCADA系統、數字孿生、數據可視化、無人機等信息化技術,全面建成以生產數據自動采集、生產過程聯鎖控制、生產區域自動布防、生產異常智能聯動為特征的智能化氣田。
從世界級的硬骨頭到牢牢把握主動權,“西南油氣田將嚴格按照‘安全規格等級最高、工業自控水平最高、智能化水平最高、技術經濟水平最高’的標準,穩步推進氣田開發建設,打造高含硫氣田安全清潔生產新典范、規模效益開發新標桿。”西南油氣田黨委書記何驍表示。
今年,是西南油氣田天然氣年產量“跨越400億立方米”的關鍵一年。高含硫氣田作為上產的生力軍,正以鐵山坡氣田全面達產為全新起點,蹄疾步穩地向著更高目標前行。
責任編輯:陸曉如
znluxiao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