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某大型建筑工程為例,以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及加強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作為切入點,對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管、做好高層建筑施工的材料控制、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驗收環節對房屋結構進行安全鑒定以及提高施工人員專業水平等方面進行研究,期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引言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是現代建筑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能夠有效提高高層建筑施工水平和質量。因此通過對現有研究成果的總結和分析,結合實際案例的調研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旨在為高層建筑施工提供更科學、更可靠的技術與質量控制方案,為高層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和安全運行做出貢獻。
一、工程概括
本文以某大型建筑工程為例,該工程的總面積為54,195平方米,包括地下兩層和地上19層。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總檐高達81.60米。近期的施工計劃包括進行7層頂板及以上結構的施工,2號車道結構的施工,以及三區室外回填和房心回填。鋼筋直徑大于或等于φ18采用滾軋直螺紋連接,而直徑小于φ18的鋼筋采用綁扎搭接連接。墻體模板采用大型鋼模板,而頂板模板則采用竹膠板。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分別為C50、C45、C40和C30。
二、高層建筑施工技術
(一)高層建筑物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混凝土是高層建筑的主要結構材料之一,其施工技術關乎建筑的穩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首先,高層建筑的混凝土施工需要精確的測量和布置。施工前需要進行詳細的測量和標注,確保混凝土的澆筑位置、高度和厚度等參數的準確性。鋼筋和預埋件等構件也需要精細布置,以滿足設計要求和結構強度的需要。
其次,混凝土的攪拌和澆筑是關鍵步驟。高層建筑通常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因此攪拌設備的選擇和操作至關重要。高效的攪拌設備可以確保混凝土的均勻性和質量穩定性。澆筑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澆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現冷縫、夾渣和漿液分離等問題。此外,混凝土的養護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高層建筑的混凝土結構需要進行充分的濕養護,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濕養護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濕度、溫度和保護層的施加,確保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能夠獲得理想的性能。
最后,質量控制和監測是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環節。通過使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設備,如測力計、溫度計和應變計等,可以實時監測混凝土的強度、變形和溫度等參數,確保施工質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為造成高層建筑混凝土方面出現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本身質量方面,還需通過對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設計,讓水泥和砂石的混合比例得到嚴格控制。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確立質量控制點,從而確保對施工項目和施工內容進行嚴格的把控,尤其是工程中的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這樣也能夠在特定的時間下進行重點內容的管理,使得工程整體的質量得到基本保障。
(二)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
高層鋼結構的施工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施工需要考慮結構的穩定性、質量控制和安全性。
第一,高層鋼結構的施工需要精確的測量和標注。在施工前,需要進行詳細的測量和標記,確定各個構件的位置、尺寸和連接方式。精確的測量可以確保鋼結構的精確安裝,以滿足設計要求和結構強度的需要。
第二,鋼結構的制作和預制是關鍵步驟。高層建筑通常需要大量的鋼構件,因此制作和預制工作需要精密加工和組裝。先進的制造技術和設備,如數控切割、自動焊接和預制裝配線,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穩定性。
第三,需要做好鋼構件運輸的工作,從而確保鋼構件廠能夠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需求進行運輸。因為高層鋼結構施工所需鋼構件的數量巨大,不可能一次性運輸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就需采用分批運輸的方式才能確保滿足鋼結構的基本要求。鋼構件運輸工作也因此成為技術的要點之一,需要通過加強運輸的防護工作才能有效避免鋼構件在運輸過程中受到的損傷。
第四,要進行鋼結構的安裝和連接。高層鋼結構的安裝通常采用吊裝和組裝的方式進行。這涉及吊裝設備的選擇和操作,以及安全措施的實施。連接鋼構件的方式包括螺栓連接、焊接和鉚接等,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規范進行,確保連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此外,鋼結構的防腐和防火處理也是重要的一環。由于高層建筑通常暴露在惡劣的環境中,鋼結構需要進行防腐處理,以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防火涂料和防火隔離措施也需要應用在鋼結構上,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第五,質量控制和監測是高層鋼結構施工的關鍵。通過使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設備,如應力監測儀、位移傳感器和溫度計等,可以實時監測鋼結構的質量、變形和溫度等參數,確保施工質量和結構安全性。
(三)高層建筑物地基的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物地基的施工技術是確保高層建筑結構安全和穩定的關鍵。在施工地基時,需要進行全面的地質勘察和分析,評估地層性質、土壤承載能力、地下水位和地震活動等因素,以確定最合適的施工方法。地基處理是根據地質條件和建筑物要求采取適當措施,如加固土壤、土體置換、土體改良,以提高土壤承載能力和穩定性。基坑的開挖和支護需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采取合適的支護結構,如鋼支撐、混凝土墻、土工格柵等,以保持基坑的穩定。
其中樁基施工是常用的技術,通過打入樁基將建筑物荷載傳遞到深層土層,提高地基承載能力和穩定性,常見類型包括鉆孔灌注樁、預制樁和鋼筋混凝土樁等。地基監測和質量控制是必要的,通過安裝監測設備實時監測地基變形和沉降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調整,同時嚴格執行質量控制標準,確保地基工程施工質量。因此,高層建筑物地基的施工技術需要綜合考慮地質勘察、地基處理、基坑開挖與支護、樁基施工以及地基監測和質量控制等因素,以確保地基的穩固和高層建筑的結構安全。
三、加強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一)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管
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管對于高層建筑項目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通過有效的監管措施,可以確保施工過程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并最終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方面,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是關鍵。這包括制定詳細的施工管理規范和程序,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和權限。同時,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使其了解和遵守質量要求,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激勵施工人員積極履行監管要求。另一方面,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施工現場應設置合理的布局和臨時設施,并進行定期巡視和檢查,確保施工區域的整潔、安全和有序。同時,加強材料采購和管理,嚴格控制材料的質量和來源,并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確保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質量要求。
此外,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監督和審核是提高施工過程監管的有效手段。第三方機構可以提供客觀、中立的評估和檢查,對施工質量進行獨立的監督和審核。他們可以進行實時監測和抽樣檢測,及時發現施工中的問題,并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意見,確保施工過程得到有效監管。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管不僅能夠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還可以提升項目的整體質量和可靠性。
(二)做好高層建筑施工的材料控制
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做好材料控制是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有效的材料控制措施,可以保證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從而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和持久性。首先,建立嚴格的材料采購和驗收制度是必要的。在采購過程中,應選擇信譽良好、具有合法資質和質量保證的供應商,確保所采購的材料具有合格證明和質量保證書。驗收環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測試,對材料的外觀、尺寸、性能等進行嚴格把關,確保符合質量要求。其次,建立材料標識和追溯系統是提高材料控制的有效手段。對每批進場的材料進行標識,包括批號、生產日期、供應商信息等,便于追溯和管理。材料的存儲和保護也要注意,避免受潮、受損或與其他材料混淆。
(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
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是確保高層建筑施工質量和進度的關鍵要素。施工方案是在設計基礎上制定的具體施工步驟和方法,它包含了施工工序、施工順序、施工方法、施工要點等詳細內容,為施工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首先,施工方案確保施工的有序進行。它規定了各個工序的先后順序,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協調和銜接,避免出現工序交叉或沖突。同時,施工方案也規劃了必要的施工工期和進度計劃,以保證項目能夠按時完成。
其次,施工方案明確了施工方法和要點。它指導施工人員在具體操作中采取正確的技術和工藝,保證施工質量的穩定和一致性。施工方案還包括安全措施和風險防控措施,以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方案的嚴格執行需要施工團隊的配合和溝通。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向施工人員詳細解釋和傳達施工方案的內容,確保每個工作人員都明確自己的任務和責任。同時,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技術交流,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能水平和理解能力。
為了能夠使得施工方案的相關內容真正落實到施工當中,還需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科學合理的原則。這一原則主要要求施工現場的每一項工作都嚴格按照方案中的計劃執行,確保施工現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還應將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使得施工方案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第二個原則是標準化原則。目前,我國各項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都嚴格按照標準化的基本要求進行,這有利于對施工人員和施工現場形成有效的約束力,從根源上提升施工方案的時效性。第三個原則是經濟效益原則。此原則能夠遵守施工現有的生產觀念和進度觀念,對施工成本進行合理控制。在確保施工現場得到精細化管理的同時,減少資源浪費或成本浪費。
(四)驗收環節對房屋結構進行安全鑒定
驗收環節對房屋結構進行安全鑒定是確保建筑物安全性和質量的重要步驟。在房屋建設完成后,進行結構安全的驗收是為了評估建筑物的結構完整性、穩定性和安全性,以確保其能夠承受設計荷載和各種外力的作用。
首先,對建筑結構的實際建設情況進行檢查。驗收人員會對房屋的結構部件進行仔細觀察和檢查,包括墻體、梁、柱、地基等,以確定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檢查的重點是結構的連接處、支承點、受力傳遞等關鍵部位。
其次,進行結構材料的抽樣和檢測。驗收人員會抽取一定數量的結構材料樣本,進行力學性能測試和化學成分分析,以驗證材料的質量和強度是否符合要求。常見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鋼筋、磚塊等。此外,對建筑結構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進行審查。驗收人員會查閱相關的施工記錄和文件,了解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和施工工藝是否按照規范執行。他們還會要求查看施工圖紙、驗收報告和其他相關資料。
最后,進行必要的非破壞性測試和計算分析。驗收人員可能會使用非破壞性測試方法,如超聲波檢測、震動測試等,對結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進行評估。同時進行計算分析,驗證結構的設計是否合理,并檢查結構的安全儲備。
(五)提高施工人員專業水平
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對于確保施工質量、提高工程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至關重要。專業水平的提升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首先,培訓和教育是提高施工人員專業水平的基礎。施工企業可以通過組織內部培訓或邀請專業機構進行外部培訓,使施工人員不斷學習和掌握最新的施工技術、工藝和管理方法。培訓內容可以涵蓋建筑材料的認識與應用、施工工藝的規范和操作技巧、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等方面。其次,引入新技術和工具也是提升施工人員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行業不斷涌現出新的施工技術和工具,如BIM技術、無人機應用、遠程監控等。施工人員應積極學習和掌握這些新技術,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確度,并適應行業發展的變化。
結論
綜上所述,要想加強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控制,還需要綜合考慮各種質量控制措施和具體情況,從而進行有利方案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把各種質量控制措施整合在一起,以此來加強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保證其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謝忠理.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策略[J].住宅與房地產,2020(32):109-110.
[2]許多.論城鄉建設中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與質量控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