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和能力素質,進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用“理論課堂+業務學堂”這把鑰匙
開“學什么”這把鎖
“學什么”的問題,關乎黨員教育質量。只有學得準、學得全、學得細、學得精,才能讓黨員教育工作提質增效。黨員教育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問題學,奔著問題改。在理論課堂,一要上好“必修課”,讓黨員樹牢理想信念;二要讓黨員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理解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并用之指導實踐;三要把黨章學習作為經常性工作來抓,進而讓黨員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四要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黨員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推動實際工作。在業務課堂,黨員教育應聚焦中心工作,在農村、街道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民族地區等,分別開設不同教育內容的課程,有針對性、精準性地為黨員“充電蓄能”;針對基層黨組織書記、新黨員、青年黨員、老年黨員、流動黨員等群體,分別開設相關課程,按其所需“解渴充饑”,及時打開黨員教育“學什么”這把鎖。
用“重點黨員+普通黨員”這把鑰匙
開“誰來學”這把鎖
“誰來學”的問題關乎黨員教育的覆蓋面。近年來,黨員教育培訓規模雖不斷增加,但在培訓對象上仍存在盲區,全員性不夠。實現黨員教育“全覆蓋”,既是貫徹落實黨章的規定要求,又是黨長期執政的內在要求,還是嚴肅黨紀黨規的管理要求。黨員教育工作者要學會合理安排,統籌兼顧,既要為黨員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等重點黨員群體開展培訓,充分發揮黨員教育示范培訓引領作用,又要讓普通黨員“進得了學堂”,有機會去學、有場所能學、有內容可學,讓黨員教育不留盲區。在普通黨員中,針對流動黨員因離家外出、創業務工等難聚集的問題,要積極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管理站、組建流動黨員交流群,通過“微黨課”“云課堂”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實現流動黨員聯系不斷線、學習不斷線、管理不斷線。針對年老體弱黨員因行動不便不能參加教育培訓的現狀,要積極開展上門送學活動,落實學習任務。兼顧好各類群體的學習需要,方能推動學習教育全覆蓋,從而實現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及時打開黨員教育“誰來學”這把鎖。
用“室內會場+室外現場”這把鑰匙
開“在哪學”這把鎖
“在哪學”是關乎黨員教育提檔升級的重要問題。為使黨員教育的課堂形式“有滋有味”“有形有色”,廣大黨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室內會場+室外現場”兩種課堂形式。室內會場是黨員教育的根本陣地,是學習理論、涵養情操、充電補鈣的直接場所,要一以貫之用心經營、精心打造、充分利用,爭取發揮出室內會場的最大價值。同時,也要創新創造,結合實際充分挖掘當地可利用的紅色文化、鄉土文化資源,精心打造黨員教育的實境課堂,把教學現場從室內移到室外,從“會場”搬到“現場”,讓黨員教育走向鄉村振興第一線、走到為民服務最前沿、走入技術扶持主陣地,真正讓黨員教育工作“帶露水”、易被接受。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在實境課堂中邊學邊看邊總結,邊聽邊問邊體悟,在實踐陣地中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鍛造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意志,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在奉獻社會中堅守價值追求,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事業使命感。
用“規定動作+自選動作”這把鑰匙
開“怎么學”這把鎖
“怎么學”的問題關乎黨員教育的“路徑選擇”。黨員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堅持“雙向驅動”,既要按部就班完成“規定動作”,又要創新形式開展“自選動作”。基層黨組織要嚴格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也要以重大活動、傳統節日為載體,組織黨員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取得學習實效。可通過典型教育、案例培訓引導黨員,以正面案例樹榜樣、立標桿,同時發揮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導黨員對照查找不足,提升自我。也可以邀請“土專家”“田秀才”作為本土人才,用“接地氣”的方言講好講實講透大道理,推動黨員教育從“一人講、眾人聽”走向“人人講、人人聽”。另外,還要利用好“互聯網+”的模式,打破時空限制,將黨員教育從線下移到線上,打造“一鍵式”學習模式,多管齊下,及時打開黨員教育“怎么學”這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