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其能否練就過硬本領、廉潔為官、清白做事,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年輕干部的成長,他曾強調:“要從嚴從實加強教育管理監督,引導年輕干部對黨忠誠老實,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正確對待權力,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法規矩,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年輕干部應當志存高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了樹立遠大理想的要求,強調“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對青年人來說,立志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志者事竟成也”“人惟患無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強者智不達”……古人有關立志的名言警句不勝枚舉,而古往今來,無數事實也一再證明,只有志存高遠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偉大事業。
大部分人應該都聽過茅以升立志造橋的故事。茅以升是我國建造橋梁的專家,他小時候家住南京,每年端午節,秦淮河都會舉辦龍舟賽。有一年,圍觀龍舟賽的群眾實在太多,竟把河上的橋壓塌了,好多人掉進了河里。茅以升有感于此,暗自立志:我長大一定要做一個造橋的人,造的大橋結結實實,永遠不會倒塌!從此以后,茅以升特別留心各式各樣的橋,出門的時候,不管碰上什么樣的橋,他都要上下打量,仔細觀察,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橋畫下來。看書看報的時候,遇到有關橋的資料,他都細心收集起來。他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經過長期努力,終于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名建造橋梁的專家。20世紀30年代,由他主詩設計并組織修建的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梁史上一個里程碑,在我國橋梁建設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廣大年輕干部正處于干事創業的黃金時期,也應當像茅以升那樣樹立起遠大理想,并為之不懈努力,直至達成目標。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對青年學生說:“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業成功。如果一件事業能夠成功,便能夠享大名。所以我勸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我貢獻諸君的,就是要諸君立志,要有國民的大志氣,專心做一件事,幫助國家變成富強。”如今的年輕干部,也應該把個人理想和國家、民族的前途聯系起來,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努力成為“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讓人放心的干部。只有心里裝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人生的舞臺才能無限寬廣;如果心里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容易患得患失,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年輕干部只有樹立了遠大理想,才能激發拼搏奮進的澎湃動力,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囑托和期望。
年輕干部切忌眼高手低
年輕干部要志存高遠,但決不是好高騖遠。所謂好高騖遠,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卻不思改變,只會白日做夢,癡心妄想。志存高遠應該與腳踏實地相結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以求真求實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而不是妄想著一步登天。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無不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無數汗水和努力,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從來沒有喊喊口號就能成功的。
當前,有極少數基層年輕干部,心浮氣躁,覺得自己待在基層屬于大材小用,因而對待本職工作總是提不起勁,得過且過。但實際上,基層正是鍛煉干部的好平臺,越是基層,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鍛煉人,年輕干部在一線摸爬滾打,直面各種復雜矛盾和困難,才能更快地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在《從政雜談·青年干部四忌》一文中告誡青年干部切忌“眼高手低”,他指出:“‘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在‘做大事’上,青年干部都要有一種老實的態度,甘做最普通的事,樂于扮演拾遺補缺、跑龍套的角色。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積累經驗,逐步獲得社會的承認,在平凡的工作中獲得不平凡的成就。”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年輕干部志向遠大是好事,但行勝于言,年輕干部首先要做的是打好基礎,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不放松學習。王安石在《傷仲永》一文中講述了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無師自通,可以“指物作詩”,一時聲名鵲起。城里人為了一睹神童風采,紛紛邀請仲永的父親進城做客,有人甚至愿意為此支付好幾吊銅錢。其父認為這樣有利可圖,便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仲永也因此而荒廢了學業,最終“泯然眾人矣”。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知,即使天資再高的人,一旦放松后天的學習,最終也會淪為平庸之輩,更何況是資質平平的普通人呢?
習近平總書記年輕時在梁家河插隊,什么都不帶,就帶一箱子書下鄉,在煤油燈下看磚頭一樣厚的書。“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佳話。進入新時代,年輕干部的學習條件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不需要在煤油燈下看書了,各類書籍、資料也是應有盡有,甚至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裝下海量的學習資料,供我們隨時查閱。我們的干部理應更加珍惜這樣的學習條件,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廣度和深度,不斷夯實自己的能力,為將來建功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年輕干部必須嚴守紀律
年輕干部能否廉潔從政,事關黨和人民事業薪火相傳和長遠發展,我們黨對年輕干部的紀律要求是一以貫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高度關注年輕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強調“對年輕干部從嚴教育管理監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教育引導年輕干部成為黨和人民忠誠可靠的干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要求“高度重視年輕領導干部紀律教育”。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要求“年輕干部必須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經常對照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照黨章黨紀、對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該不該做、能不能干,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法規矩”。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也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進一步提升年輕干部拒腐防變免疫力,引導其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
湖南省紀委監委提出,要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緊盯年輕干部易發多發的“四風”問題加強監督,既管行為又管思想,既管工作圈又管社交圈,使其養成在監督下工作生活的習慣和自覺;要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對新選拔年輕干部中存在的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一律從嚴查處,斬斷由風及腐、風腐一體鏈條。今年1月15日,湖南省紀委監委對近年來查處的8起年輕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不留情面地公開通報,給年輕干部重重地敲了一記警鐘。
浙江省紀委監委日前會同團省委召開“浙里青廉”工作部署會,推動全省各級黨、團組織和有關職能單位,強化對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推進“青廉工程”,引導全省年輕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甘肅省紀委監委出臺《關于加強年輕干部監督工作的意見》,從政治教育、廉潔教育、警醒知止、規范用權、嚴管厚愛5個方面,對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年輕干部監督工作作出規定,提出明確要求。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對年輕干部的嚴格要求,體現了對年輕干部的關心和愛護。年輕干部有著光明的前途,決不能因一念之差而誤入歧途。年輕干部應當養成守紀律、講規矩的習慣,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破“底線”,不越“紅線”,不觸“高壓線”,必須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切實走穩、走實、走好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