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黨的二十大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時代最強音。各單位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也必須緊緊圍繞單位目標任務,立足單位事業發展繁榮,構建團結奮斗的良好單位政治生態,奮進新進程、建功新時代,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
一方面,團結是鐵,團結是鋼。實踐一再證明,一個稀稀拉拉、松松垮垮的單位,是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的。只有單位上下、全體全員團結如鋼,才能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實干興邦,推動單位各項工作、整體事業與新時代同步、和新征程并進,必須再接再厲、不懈奮斗,持之以恒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開創工作新局面。因此團結奮斗是單位成事之基,是單位全員干事之要,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
要把加強團結作為單位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視作打造良好單位政治生態的前提前置。從實際來看,單位成員能力、性格往往有所差異,可能會存在個別人不團結的情況。有人奉行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思想,對單位的決策部署合意則執行,不合意則置之腦后;有人“看人下菜碟”,對這一領導言聽計從,對那一領導不理不睬,或者媚上欺下;甚至還有人表面一團和氣,背后卻拉幫結伙,刻意制造“小圈子”“小團體”。如此等等,無不危害單位事業。只有注重團結,打擊個人主義、山頭主義,勁往一處使,才能人心齊、泰山移,實現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
要把艱苦奮斗納入構建良好單位政治生態的核心要義,切實樹立奮斗者出彩、有為者有位的正確鮮明選人用人價值導向。要嚴肅糾治個別人員、尤其黨員干部的怠政現象,打擊“慵懶散”,高揚艱苦奮斗精神旗幟。重點在于健全完善用人體制機制,堅決貫徹落實“優者獎、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機制,既把不思進取、不愿奮斗的黨員干部果斷地調整下來,杜絕其坐享其成,又要給能干事肯干事、有擔當想作為的黨員干部足夠的舞臺,進而帶動“比學趕超”,營造單位奮斗氛圍。
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構建良好單位政治生態的重要一環。無論是不注重團結,還是不愿意奮斗,透過現象看本質,無不源于思想認識方面出了問題。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就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比如針對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者,通過耐心細致談話談心,使其認識到公職單位工作嚴肅性,只有加強組織紀律性,才能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對于搞團團伙伙者,加強教育,輔以批評警示,糾正其錯誤行為,提高其覺悟;對于不愿、不肯奮斗者,不妨結合其個人成長經歷,加強黨史教育,循循善誘,使其認識到過去的成功是奮斗出來的,今后的美好同樣離不開艱苦奮斗。
要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作為構建良好單位政治生態的重要武器。要打擊沒有公心只有私心、沒有正氣只有俗氣的“好人主義”,加強批評與自我批評,敢于“紅臉出汗”,及時“咬耳扯袖”,推動單位上下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推動更多同志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自覺主動地加強團結、崇尚奮斗。
團結就是力量,奮斗才能成功。構建團結奮斗的良好單位政治生態,既以明確奮斗目標促進更為牢固的團結,又以緊密團結更為有力地奮斗,既有民主、自由,又強調集中、紀律,既有個人發揮,又有統一意志,激勵單位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書寫新篇章、創造新輝煌。
(作者系中共荊門市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