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閥門是控制流體的重要裝置,其使用工況直接影響著海上采油平臺的流程調控穩定性。在海上特殊的高熱、高鹽、高濕環境與連續使用的疊加作用下,閥門故障率增加,對安全生產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為解決以上問題,在實事求是、客觀論斷的基礎上,探索閥門全周期管理模式,并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推動落地實踐,實現質效雙升。
關鍵詞:閥門;故障率;降低;全周期
中圖分類號:TH1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1-0797(2023)02-0065-03
DOI:10.19514/j.cnki.cn32-1628/tm.2023.02.018
0 " "引言
對于24 h不間斷生產的海上采油平臺來講,持續的油氣產出離不開流程穩定做保障,而在這其中,閥門作為節控裝置,對流程調控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但閥門原理各異、種類繁多、規格多樣,故障也呈多時多點多發特點。
1 " "背景與現狀
某海上油田下轄4個平臺,設備及生產流程閥門數以千計。使用中閥門故障率較高,導致生產及公用等各流程控制困難,且疲于應對檢修,直接加大了維修工作量;閥門泄漏引發的高壓油氣介質泄漏,還增加了安全環保等嚴重次生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在統計年度1月—12月,平臺故障閥門檢修總量達到43個,月均檢修數量近4個。但從目前的維修模式上看,以整體換新為主,不僅方式單一,造成維修費居高不下、人員技能提升有限的被動局面,而且影響了現場管理的質效提升;從管理上看,海上采油平臺閥門系統性管理借鑒資料匱乏,理念成型構建不足,以上問題亟待解決。
2 " "全周期管理理念的提出
從類型看,故障閥門涵蓋手、自動閥門,儀控、機械閥門,氣體及液體閥門[1]。其中除部分閥門需停產檢修外,從技術層面講,大部分常規口徑閥門的檢維修均可由維修人員在線完成。
為了改變以換代修的粗獷式閥門維修模式,解決現場技術人員閥門故障處理方法單一、被動應對、閥門故障率高的現狀,本文從前期采購、現場安裝、使用維護、回收利用等4個階段入手,提出閥門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并在深入剖析與挖掘閥門故障深層次成因的基礎上,以針對性措施實現有效突破。
3 " "閥門故障成因分析
3.1 " "前期采購階段
閥門采購前技術環節把控不嚴,導致因采辦技術屬性描述錯誤、不準確而造成閥門到貨后無法使用或使用匹配度不高,為引發閥門故障埋下了隱患。如未按實際需求采辦相應壓力等級匹配的閥門,導致使用期間介質壓力高于閥門承壓能力,引發閥門損壞;非標閥門采購技術參數不準,導致到貨閥門長度不匹配、法蘭安裝孔中心孔距不對應等問題。
實例:生產藥劑流程藥劑泵出口2寸球閥,因選型偏長,受到兩端管線長時持續擠壓,閥體自身中段密封圈擠損引發泄漏。
3.2 " "現場安裝階段
現場人員對閥門的安裝不規范、不到位,存在薄弱環節,未做到合理、正確、規范安裝。如閥門未按指示安裝,安裝反向、錯位,密封墊片不匹配;螺紋連接類閥門因螺紋旋合長度不夠,造成密封不嚴。實例:現場消防海水流程用4英寸偏心蝶閥安裝反向,在啟動消防流程并注入海水后,因密封不嚴引發內漏。
3.3 " "使用維護階段
3.3.1 " "流程介質物理、化學性質影響
閥門所控制流體介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對故障的產生具有重要影響,其中包括腐蝕性流體、高溫高壓沖擊性流體、高含砂沖蝕性流體。實例:污水系統清水劑藥劑對碳鋼腐蝕性極強,即便對不銹鋼也存在一定腐蝕性,閥門多為孔洞性可見腐蝕,維修價值不高,只能被動換新。
3.3.2 " "原始管路流程設計不合理
現場閥門管路流程設計不合理,造成閥門使用中故障多發。實例:6英寸海水排放閘閥因管線走向選擇不合理,且前端無減壓裝置,導致閥門進出口壓差長時間達7 kg/cm2左右,持續高壓沖刷引發閥板幾乎閥體沖蝕外漏。
3.3.3 " "日常操作不當
在操作關閉閥門時,為確保關嚴,存在使用管鉗及加力杠等輔助工具,造成閥門密封面過度咬合壓磨、閥柄損壞、閥桿變形斷裂情況,此種情況在高壓閥門及重點流程閥門故障中尤為常見。實例:主機B滑油閥門,因多次使用管鉗緊固,造成僅1.5英寸截止閥手輪及閥桿磨損、變形,無法正常使用。
3.3.4 " "季節性變化影響
閥門故障數量于1、8月份出現峰值,月均達5個,經分析發現,1月份正值冬季,氣溫低,流體凍結導致部分閥門脹裂;同年8月,日均氣溫在32 ℃以上,現場所轄冷卻換熱器全部投運,流程在用閥門增加,介質溫度升高,腐蝕速率加快,非金屬密封墊老化加劇。
3.3.5 " "維修人員技能存在薄弱環節
在檢維修中,部分維修人員對閥門內部結構不了解,對閥門故障判斷不深入,存在“壞了再修”的錯誤認知,未能及時預判閥門初期故障并應對處理,造成問題加劇,貽誤檢修時機。實例:某維修人員在發現消防泵出口旋啟式單流閥異響后,未引起重視,及時拆檢,造成內部閥瓣在流體作用下長時敲擊損壞,內部密封面也出現碰損,失去檢修價值。
3.4 " "回收利用階段
對故障閥門進行單一棄置處理,但未對其完好部件進行拆卸留存,導致原本同類型閥門在可更換局部配件進行解決的情況下,無配件可換,造成資源浪費,無法檢維修。如常見標準法蘭球閥、閘閥、截止閥備件通用性較強,可互換使用[2]。
4 " "閥門故障引發風險矩陣及風險級別定義
在明確閥門故障成因的基礎上,以系統考量、分級管控為原則,創新制訂閥門故障引發風險矩陣如表1所示,閥門故障風險級別定義如表2所示,為檢維修提供依據。
5 " "具體應對措施
以降低閥門故障率為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制訂“系統謀劃、全局管控、重點跟進”的實踐應對方案,在使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全面深入剖析故障深層次成因的基礎上,合理調配維修人力、物力資源,推動機制建設及責任落實。
5.1 " "嚴控采購規范化
規范現場閥門采購前技術參數確認環節操作,嚴格使用卡鉗、卡尺、直尺等專業測量工具,并將測得數據與閥門標準手冊中數據進行比對修正;對非標閥門,在采購中要重點寫明存在差異的技術參數,并嚴格按照采購需求驗貨,驗貨時必須使用測量工具進行確認,杜絕目測,對不確認信息,需與供貨方溝通;對與采購要求不符、本體存在鑄造缺陷(砂眼、松散組織、夾碴等)、明顯撞擊損壞、焊接不良的閥門,要及時落實調換事宜,禁止入庫;對使用在高腐蝕流程的閥門,應根據腐蝕介質特性,選取采購不銹鋼、銅鎳、PPR等材質閥門[3]。
5.2 " "現場安裝標準化
對法蘭連接閥門,要選取規格直徑與法蘭孔徑相匹配的螺栓進行安裝,并配套使用平墊及彈簧墊,緊固后的螺栓,其螺紋端需露出螺母2~3個螺距;海水流程閥門在安裝前,需重點檢查管路法蘭端面腐蝕情況,檢查有無徑向貫穿腐蝕及局部坑面腐蝕,如有應采用金屬膠或焊接修復,密封墊可選3 mm規格橡膠墊;對凸面法蘭,金屬纏繞墊選取要匹配確認壓力等級,杜絕低壓纏繞墊用于高壓流程,壓痕明顯的老舊纏繞墊必須更換,禁止使用無標記纏繞墊。
對螺紋連接閥門,要注意閥門兩端與管線連接的旋合長度不宜過短,需配合使用絲扣膠帶,加強密封;對螺紋連接的旋啟式止回閥、升降式止回閥,還要注意,安裝后方向應朝上,以免影響啟閉效果。焊接閥門需注意選取適用不同材質的焊條或焊絲,焊接期間應考慮溫度持續提升對閥門內部密封件的影響,可分時多次焊接,降低熱量蓄積。手動(手輪/手柄)閥門安裝前需確認為手柄/手柄開關操作預留出足夠的空間,并確保實際操作中站位用力方便得當。
5.3 " "使用維護系統化
(1)對易于腐蝕的海水流程及清水劑藥劑流程閥門進行梳理,逐步替換為不銹鋼材質閥門或PPR材質閥門,同時對使用中發現的早期針孔式漏點及時進行處理。
(2)定期對在用閥門進行內外部檢查。1)外部檢查:主要檢查確認外部銹蝕、法蘭及閥體螺栓松動、法蘭密封墊滲漏、填料滲漏、手柄手輪使用、進出口壓力變化、閥門啟閉靈活度等情況。2)內部檢查:主要檢查確認閥片松動情況、內部連接開焊情況、閥芯使用情況、密封件破損情況、閥體內部腐蝕及堵塞情況等,以細化檢查的方式,提前預防預判故障。
(3)通過對海水流程管路延長、走向調整、加裝減壓裝置等措施,降低閥門進口壓力,解決進出口壓差過大沖刷加劇的問題;通過改造管路,解決閥門長時間受擠壓及承受錯位應力的問題;通過安裝位置調整,解決閥門操作不當、檢修空間不足的問題。
(4)制訂閥門標準操作及使用程序,涵蓋手輪閥門啟閉至極限位置回半圈、小型閥門加力工具使用、正確站位及用力、潤滑與防銹等多方面實用內容,組織維修人員制作手輪閥門專用F型扳手,并禁止使用大規格管鉗開啟或關閉小規格閥門,對損壞的閥門手輪或手柄,及時焊接修復或換新,實現閥門操作標準化、統一化和規范化。
(5)統計梳理歷年來寒冷季節易凍堵閥門,在入冬前1個月,組織電氣專業人員與操作使用人員一起確認閥門電伴熱使用情況、保溫棉覆蓋情況及保溫鋁皮密封情況,并在重點閥門位置增加纏繞電伴熱;對部分閥門進行入冬前排空操作,在消防演習后及時排空所有干式消防系統管路內的海水,避免閥門凍堵;通過定期倒換流程減少長時間使用,及時檢查排障等措施,做好高溫流程閥門檢維保工作。
(6)組織開展閥門專項培訓,內容涵蓋閥門基礎知識、閥門常見故障講解、閥門早期故障應對、閥門控制原理等諸多方面,同時建立閥門培訓專項電子資料庫,涵蓋現場檢修視頻、理論資料講解等內容,實現懂原理、懂結構、懂操作。
5.4 " "回收利用常態化
選取合適區域,設立廢舊閥門定置存放點,并按照高壓閥門與非高壓閥門、標準閥門與非標準閥門的標準對拆卸下的故障閥門進行分類存放,同時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對損壞不嚴重的可修復閥門進行系統專業化檢修,確保可用后,做好標記留存備用。
(2)組織維修人員,利用廢舊閥門開展實操拆解,由工程師進行現場講解,提升對內部結構的了解認識,提高故障分析能力。
(3)自制加工拆卸工具,拆檢并保存廢舊閥門中的可用部件,以備在用同型故障閥門檢修之需;對內部密封墊片等易損件進行測繪并自制加工。
6 " "實踐效果
經過一年的系統實踐,閥門年度故障數量由43個減少至20個,較上一年度減少23個,同型閥門故障率降低超30%,同時經自主維修,節約閥門采辦及維修費用20余萬元。
7 " "結語
本文通過引入閥門全周期管理理念,實現了閥門檢維修系統化、全局化的有機延伸,實現了多維度梳理閥門故障成因、摸清閥門故障規律的突破,在扎根現場、實事求是、拓寬思路的基礎上,為海油平臺閥門采辦、使用、維修、回收的全過程管控提供了有力借鑒,極大地推動了提質增效、修舊利廢與安全生產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 張清雙,尹玉杰,明賜東.閥門手冊:選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2] 左景伊,左禹.腐蝕數據與選材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3] 王傳斌.化工截止閥維修設備的研發[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2,42(11):120-122.
收稿日期:2022-09-09
作者簡介:王冬港(1984—),男,天津人,機械工程師,主要從事海上采油平臺設備技術維修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