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從GB/T 12350—2022《小功率電動機的安全要求》的修訂背景出發,系統介紹了標準歷代版本的變化及新標準在概述、產品適用范圍、技術要求及試驗設備等方面的具體修訂內容,并對修訂后標準的意義及強制性認證變更情況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小功率電動機;強制性產品認證;自我聲明;標準解讀
中圖分類號:TM34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1-0797(2023)08-0035-03
DOI:10.19514/j.cnki.cn32-1628/tm.2023.08.009
0" " 引言
隨著行業技術水平的發展,小功率電動機行業不斷涌現出新的產品類型,原標準的部分技術內容已不能完全滿足新技術要求,帶來標準執行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因此對《小功率電動機的安全要求》進行了修訂。該標準在32年前首次發布,目前為第3次修訂,此次修訂重點解決電動機生產企業與家電整機企業的協調合作、原標準未考慮充分的帶有控制線路類型電動機、針對標準落后于產品技術發展提出新的技術要求這三方面問題。
新修訂的GB/T 12350—2022《小功率電動機的安全要求》(以下簡稱“標準”)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由全國旋轉電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歸口[1]。
新修訂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將對促進新形勢下我國小功率電動機產品質量提升和電機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實施之日后生產的小功率電動機(YY系列、YL系列、YS系列、YC系列)產品必須按照該標準的要求進行生產、檢驗;在標準中未做規定的產品性能要求,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標準適用范圍:折算至1 500 r/min時最大連續額定功率不超過1.1 kW的電動機,在功率上單相異步電動機除外。
1" " 標準修訂總體情況介紹
從1990年8月1日實施第一版《小功率電動機的安全要求》標準后,這次是第3次修訂,每一次修訂時在標準性質、技術項目上都有不同的變化,如表1所示。
2" " 標準修訂主要內容介紹
此次標準修訂主要有四方面內容發生了變化,涵蓋概述、產品適用范圍、技術要求及試驗設備等,具體如下。
2.1" " 概述的變化
標準由a.范圍、b.規范性引用文件、c.術語和定義、d.標志與說明等共27章組成,與2009版標準相比有許多改進之處。其中規范性引用文件發生了變化,在標準“2 規范性引用文件”章中,引用的標準大部分未注明年代號[2]。
2.2" " 產品適用范圍的變化
標準在適用范圍方面,刪除了不適用于控制電機(如伺服電機、自整角機、旋轉變壓器、測速發電機、感應移相器等),涵蓋的電機范圍較之前版本有所增加。
2.3" " 技術要求的變化
(1)術語和定義變化:條款3中,刪除原標準術語和定義中的“獨立電源”,調整在16章的注釋部分,增加“功能性絕緣” “工作電壓” “成批定向供貨”。
(2)標志與說明變化:
1)條款4.1變化如下:
①增加“額定輸出功率范圍” “額定輸出轉矩范圍” “額定轉速范圍”;
②增加“對于成批定向供貨的產品,允許采用噴碼或其他類似方式標識銘牌內容”。
2)條款4.3增加“除不損壞電動機就不能更換接地線的情況外,接地線端應標以符號‘lt;D:\Jzianhi\龍源\5.24\機電信息202308\未標題-2 [轉換].epsgt;’”。
3)條款4.5增加“應用約2 N/cm2的壓力將棉布壓在標志上”。
4)條款4.7變化如下:增加直流電DC和交流電AC符號[3]。
(3)機械裝配與零件變化:條款6.7中,增加注釋“不適用于帶有接地結構的金屬外殼電容器,其接地結構按第16章的規定”。
(4)電氣連接變化:
1)條款8.1.2中增加“試驗前,在距軟線夾緊裝置約20 mm處或其他適當位置做一標記,試驗后,軟件被夾持部位與夾緊裝置的相對位移不應超過2 mm”。
2)條款8.1.4中增加“通過插頭與電源連接的電動機,其結構應能使其在正常使用中當觸碰該插頭的插腳時,不會因有充過電的電容器而引起電擊危險”。
(5)內部布線變化:
1)條款10.2中增加對引出線的描述為絕緣層與電動機繞組接觸的內部布線用引出線,增加了熱分級200(N級)、220(R級)的限值要求,增加了關于引出線耐溫等級及等效措施的注釋。
2)條款10.3首句修改為“導線聯接處應套有符合有關標準的絕緣套管或等效措施”。
3)條款10.4增加“對于鋁線繞組電動機,應在接頭處進行密封處理”。
(6)電氣絕緣支持變化:條款11刪除了用來支撐帶電部件的絕緣材料或絕緣套管的最低運行溫度要求。
(7)絕緣結構評定變化:條款12.3中增加F、H、N級絕緣的老化處理溫度和時間,增加注釋“本章要求僅針對電動機本體,不包含控制器部分,控制器的相關要求見24.8”。
(8)非金屬部件變化:
1)條款14.1中增加引用方法標準GB/T 5169.21;增加樣品尺寸要求,10 mm×10 mm方形或者直徑10 mm的圓形;增加疊加數量的要求,疊加層數不超過3層;明確了小樣品如何送樣;增加了不適用范圍,陶瓷材料、泡沫材料及在室溫下就會軟化的材料不適用;增加了受試材料的球壓溫度(BPT)要求。
2)條款14.2中增加了后燃時間要求,增加灼熱絲850 ℃的試驗要求,增加PCB板的要求;刪除了用于安置接線端或其他螺釘連接接頭的絕緣部件的測試。
(9)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變化:條款15中增加了工作電壓Ugt;300 V時電氣間隙的限值要求;增加了工作電壓U范圍“630 Vlt;U≤800 V”時爬電距離的限值要求。
(10)接地變化:條款16中增加了接地防松的除外情況“一般來說,除一些柱型接線端子以外,通常用于載流接線端子的結構,提供了足夠的回彈性能以滿足該要求。對其他的結構,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使用一個不可能因偶然的疏忽而被拆除的零件”。
(11)溫升試驗變化:
1)條款17.2.2.1中修改了電動機應能在額定負載下連續運行;
2)條款17.2.2.2增加了溫升試驗熱分級200(N級)、220(R級)的限值要求;
3)條款17.3.2增加“對于F級及以下的電動機,滑動軸承溫度應不超過80 ℃,滾動軸承溫度應不超過95 ℃,對于F級以上的電動機,軸承溫度的限值按各電動機的產品標準進行確定”。
(12)非正常試驗變化:
1)條款18.2中增加了非正常試驗熱分級200(N級)、220(R級)的限值要求;
2)條款18.4保留非正常試驗后的耐電壓滿足第20章的要求,刪除耐電壓試驗的其他要求;
3)條款18.5把對于裝有熱保護器的電動機修改為“對于裝有熱保護器的非短時工作制電動機,還需進行下述試驗”;
4)刪除條款18.6。
(13)絕緣電阻和電氣強度變化:
1)條款20.1中增加“電壓施加時間為1 min”;
2)條款20.2.1增加了對于帶控制器的電動機的考核要求;
3)條款20.2.2修改了電氣強度試驗的要求“對于額定電壓在100 V以下的電動機的絕緣繞組,其試驗電壓(有效值)為500 V+2UN”[4]。
(14)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變化:條款21中修改為“電動機在正常工作時,其泄漏電流限值規定如下:對于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機不應大于0.25 mA;對于工業用途電動機不應大于0.5 mA”。
(15)濕熱試驗變化:條款22.2修改為“電動機的泄漏電流限值規定如下:對于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機不應大于0.25 mA;對于工業用途電動機不應大于0.5 mA”。
(16)其他要求變化:條款26.2修改了匝間沖擊耐電壓試驗依據為GB/T 5171.1、GB/T 5171.21和GB/T 5171.22,修改了采用短時升高電壓試驗時,電動機應施加130%額定電壓、電容運轉電動機歷時1 min。
2.4" " 試驗設備的變化
由于標準內容發生變化,其相應的試驗設備也應隨標準進行相應調整,具體內容如下:
(1)標準4.5條款標志試驗:標準中要求用約2 N/cm2的壓力將棉布壓在標志上,電動機的標志應在經過上述試驗和本文件規定的全部試驗之后,仍保持清晰、易辨,不能輕易除去,銘牌不應易于移動和有可能造成脫落的卷邊現象。實驗室為滿足此試驗要求,應新增帶壓力調節的耐磨試驗機。
(2)標準8.1.4條款插頭殘余電壓試驗:電動機以額定電壓供電,然后將其任何一個開關置于“斷開”位置,電動機在電壓峰值時從電源斷開。在斷開后的1 s時,用一個輸入阻抗由(100±5)MΩ并聯(20±5)pF組成的儀表或不會對測量值產生明顯影響的儀器,測量插頭各插腳間的電壓。此電壓不應超過34 V。實驗室為滿足此試驗要求,應新增殘余電壓測試儀或高精度示波器。
(3)標準12.3.3條款整體絕緣結構評定試驗:試樣應進行耐電壓強度試驗,試驗要求180(H級)絕緣:250 ℃;200(N級)絕緣:270 ℃。實驗室為滿足此試驗要求,應新增270 ℃及以上溫度的老化試驗箱。
(4)標準14.2.3條款針焰試驗:對于印制電路板的基材,需要根據GB/T 5169.5進行針焰試驗,將印刷電路板按照正常使用時的方位進行放置,火焰施加于板上正常使用定位時散熱效果最差的邊緣。實驗室為滿足此試驗要求,應新增針焰試驗儀。
3" " 結語
新標準發布與實施后,小功率電動機產品安全要求更加全面,質量更加可靠,也為CNCA-C04-01:2014《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小功率電動機》和CNCA-00C-008:2019《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自我聲明》提供了安全要求指標重要文件,有利于促進企業高效生產、質量管控,使企業生產出安全、可靠、優質的小功率電動機產品[5]。按照2022版新標準要求調整生產企業檢驗細則,產品自檢合格后再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http://sdoc.cnca.cn)申報自我聲明等相關程序,標準過渡期為一年。由于筆者技術水平有限,本文對標準的解讀有不恰當之處望批準指正。
[參考文獻]
[1] 小功率電動機的安全要求:GB/T 12350—2022[S].
[2] 小功率電動機的安全要求:GB/T 12350—2009[S].
[3] 羅軍波.小功率電動機安全標準GB 12350—2009解析[J].日用電器,2010(4):46-48.
[4] 柳也東.關于《小功率電動機的安全要求》的修訂探討[J].日用電器,2020(11):18-20.
[5] 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小功率電動機:CNCA-C04-01:2014[S].
收稿日期:2023-01-05
作者簡介:江璐(1987—),男,浙江臺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機電產品檢測工作。
通信作者:黃根法(1981—),男,浙江臺州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機電產品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