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選取了2001年~2022年中國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貿易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作為樣本數據,通過E Views軟件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各指標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回歸結果表明消費、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顯著,貿易差額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不太顯著,且消費對于經濟增長大于房地產投資和貿易差額。促進經濟快速穩定發展,應在保證擴大居民消費的同時提高對房地產投資和對外貿易的支持。
關鍵詞:GDP; 經濟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業; 多元線性回歸
引言
我國目前在消費、房地產投資、對外貿易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對于消費、住房等要求越來越高,消費轉型、住房需求波動、房地產投資下降等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注意,與此同時,國際局勢的變化也對我國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正確衡量我國經濟發展是否高效穩定正作為一個重點問題被廣泛關注。本文旨在從消費、房地產投資、對外貿易三個方面綜合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現狀,研究消費、房地產投資、對外貿易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及相對的貢獻力度,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現狀提出相關建議政策。
一、理論綜述
經濟的增長與消費支出、投資、進出口貿易密不可分。部分國內外學者指出三者都對于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影響。屈彤歡(2023)通過研究湖北省歷年居民消費數據發現居民消費不管在長期還是短期都能促進經濟的增長。周梅(2013)發現居民收入和消費都對我國經濟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但是居民消費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大。2021年,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4%,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消費是拉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零售業作為聯結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產業,已經實現了傳統零售向現代零售的轉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年增加,零售業在引導生產、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已逐漸成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先導產業。研究零售業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有助于判斷我國居民整體消費情況和消費模式是否適應社會發展規律。
房地產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張銘(2022)研究發現房地產投資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房地產業還有待改革。在投資規模方面,自2001年以后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長率呈持續下降趨勢,房地產投資開發模式急需改變。在行業規模方面,自2005年以后,除個別特殊年份外,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及其增速放緩,行業整體規模增速在逐步放緩。程文改、趙進東(2022)研究發現房地產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存在拐點,當房地產投資增長到拐點以后繼續加大投資無法推動經濟的增長。研究房地產投資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助于保證我國住房穩定,保障我國民生安全。
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作為直接推動經濟增長的指標之一,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經濟增長關注的重點,但是現有研究主要都集中于出口、凈出口或進口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少有學者關注進出口差額對于經濟增長的整體影響。朱子堯(2022)通過各省份面板數據得出,對外進出口貿易對全國經濟增長具有顯著推動作用,靈活的對外貿易政策可以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沈小潔(2019)研究發現貿易進出口總額和國內生產總值是呈相關性。嚴旭峰、王朝暉(2022)通過研究上海進出口貿易,發現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大于進口,出口加大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但會抑制投資,進口會對勞動力市場產生一定的擠壓作用,合理控制進出口貿易可以促進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研究進出口差額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有助于正確認知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狀況以及對于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度。
綜上所述,本文將從消費、房地產投資、對外貿易三個方面綜合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現狀,研究消費、房地產投資、對外貿易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及相對的貢獻力度,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現狀提出相關建議政策。本文利用2001年~2022 年“國民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貿易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的數據,通過E Views軟件利用多元回歸模型實證分析消費支出、房地產投資、進出口貿易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現狀。
二、變量選擇與解釋
本文數據來源于全國統計局官網統計年鑒,收集并整理2001年~2022 年“國民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貿易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的數據。通過對年度數據高頻整理發現,由于年度數據下樣本容量較小,容易導致各個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非常顯著。為解決因樣本量過少而導致的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通過借助 E Views軟件中Quadratic-Match Sum指令,將年度數據轉換為季度數據,以此來擴大樣本量。最終參與計算的為2001年第一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的數據,樣本總計容量為87。
對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設定。根據經濟學基本理論和圖1,可初步判定為變量關系服從線性關系,因此,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估計。
其中,國民生產總值為被解釋變量,變量名Y,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貿易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為解釋變量,變量名分別為X1、X2、X3。為減小數據波動程度,提高觀測值的平穩性,對樣本值進行對數處理參與模型運算。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α為常數項,β1、β2、β3為回歸系數。帶入數據,通過E Views軟件對模型1進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結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偏回歸系數都大于0,代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貿易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具有正向促進作用,符合經濟學理論。解釋變量中X1、X3回歸結果顯著,對于Y有較好的解釋作用,但是解釋變量X2回歸結果不顯著。由Durbin-Watson可以看出模型存在顯著的正自相關。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本文認為貿易差額對于GDP不顯著的原因是由于改革開放以后進出口貿易增加,出口對于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被進口貿易抵消掉了一部分,進出口差額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推動在以前部分年段不太顯著,由此導致了整體的不顯著。同時,全國部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很有可能服務于對外貿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貿易差額部分正相關,從而導致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性,導致結果不顯著。因此,本文剔除解釋變量X2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逐步回歸法,排除了異方差、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性對于實驗結果的影響,變量調整后回歸模型如下:
消除異方差性、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性后,將參數估計值重新帶入模型中,得到的最終回歸模型如下: 通過表2可以看出, 解釋變量中X1、X3回歸結果顯著,說明對于Y有較好的解釋作用。同時,擬合優度R-squared和F-statistic統計量很高,模型回歸結果整體顯著,各變量綜合起來對于Y有較好的擬合效果,回歸結果符合經濟學原理,不存在違背最小二乘法經典假設的相關問題。
三、模型的經濟學意義
從表2各個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可以直接看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對GDP邊際貢獻率依次為0.661、0.194。即在只考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的情況下,每1單位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GDP的貢獻為 0.661個單位,每1單位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對GDP的貢獻為0.194個單位,近似于消費的三分之一。相比于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2021年消費對于GDP增長貢獻率為65.4%,房地產對于GDP增長貢獻率為6.8%,進出口差額占GDP的3.9%,相對而言,消費對于GDP的貢獻較大,貿易差額對GDP貢獻較小,本文研究結果與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基本相符合,研究結果無誤。因此,需要不斷調整投資和消費的結構,在保障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房地產投資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結論
本文旨在實證研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貿易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對于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對比各指標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結合國家經濟現狀提出相關建議。通過對2001年~2022年國家統計數據的分析得到以下結論: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業和房地產業能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貿易差額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太顯著。這說明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更應注重貿易差額的增長,在保障加大出口進口的同時提高進出口差額。第二,從整體上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對于我國經濟增長做出的貢獻是大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和貿易差額的。這表明目前消費仍然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對房地產投資和對外貿易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強。
本研究結論的政策啟示在于,對我國居民消費來說,政府仍需加強居民消費政策對當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健全消費體制,擴大消費市場,增強居民消費意愿。而疫情過后中國經濟正處于快速增長的初級階段,政府應進一步打造消費產業發展新空間,以更好地適應市民個性化、多層次、品質化的新型消費需求。針對房地產來說,要通過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與改革,指導住房合理消費和房地產的節約集約利用,以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應當穩定房價保障居民住房需求,適當加大房地產開發投資避免土地資源浪費。對于對外貿易而言,應當鼓勵企業開闊國際市場,拓展外銷渠道,加大中國產品對外輸出力度,提高進出口差額,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屈彤歡.區域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與居民消費的動態關系研究
——以湖北省為例[J].中國商論,2023(08):16-19.
[2]周梅.居民收入與消費對我國GDP影響的定量分析[J].中國市場,2013(21):83-86.
[3]杜鑫.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N].工人日報,2022-01-26(004).
[4]張銘.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22(01):5-7.
[5]程文改,趙進東,鄭言.中國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基于數量視角[J].中州大學學報,2022,39(0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