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水電企業生產經營中,涉及很多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管理不善會增加安全生產風險,埋下安全隱患,不利于工程建設的穩定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水利水電行業的發展。因此,高效高質量的企業現代化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分析了水利水電企業現代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構建路徑,明確了現代化管理制度體系必須覆蓋安全生產、技術管理、預算管理等多個層面,才有助于強化水利水電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全面性發展,提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水利水電企業;現代化管理;問題;路徑
新時期的發展建設中,水利水電工程發揮著重要作用,水利水電企業有著關鍵地位和價值。為了進一步突顯水利水電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增強現代化管理意識,融入現代化管理理念,保證管理方式及手段的先進性。管理人員應認真分析實際工作中的常見問題,為現代化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可靠依據,讓企業的重要決策擁有堅實基礎,強化決策工作的有效性、專業性。此外,管理人員應增強學習意識,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明確現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通過參加教育培訓提升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為現代化管理的規范化落實提供保障。
一、水利水電企業現代化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觀念滯后,缺少現代化管理理念
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國內水利水電企業發展建設逐漸趨向于農業型水利及公益型水利,部分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缺乏競爭意識,同時,改革創新工作缺乏規范化落實,這給經營管理工作帶來一定阻礙。部分企業依然局限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體現出很強的被動性。一些企業缺乏與時俱進意識,始終以行政式管理模式為主,過于粗放的管理模式無法保證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及科學性,不利于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高。部分水利水電企業缺乏現代化管理意識,認為管理工作無法為企業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致使在管理層面投入的資金和資源不充足,另外受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等個性管理理念的束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現代化管理的效用。
(二)缺少完善的監督評估機制,無法提高管理效率
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目標,離不開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需要科學的評估與監督制度作為依據,這也有助于強化企業重要決策的可行性。而針對現階段水利水電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部分企業雖然提高了對管理制度的重視,但缺乏完善意識,很多管理制度沒有與科學評估機制融合,很難實現現代化管理目標,導致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此外,針對具體的企業管理而言,不同部門間缺乏溝通交流意識,久而久之出現信息孤島,給內部管理資源的共享及運營效率帶來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行政管理部門、技術部門、工程部門以及服務部門之間,由于缺少有效的溝通交流,致使相關工作無法得到規范化落實。在缺少適當激勵的情況下,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強,很難保證管理質效。
(三)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無法保證管理工作質量
管理人員是水利水電企業現代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基礎力量,因此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直接影響現代化管理質量。通過分析部分水利水電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存在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一些管理人員缺乏執行意識,在崗位工作中態度散漫,缺乏學習意識,且受到傳統思想觀念及管理理念的影響明顯,始終將關系管理及人情管理放在首位,很難實現現代化管理目標。同時,在部分企業內部,存在不按規章制度辦事的情況,無法滿足現代化管理要求。此外,一些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兼職其他崗位,不了解相應的工作流程,很難及時發現管理進度、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致使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給現代化管理工作的規范化落實帶來阻礙。
二、水利水電企業構建現代管理模式的有效路徑
(一)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樹立現代化管理理念
基于對市場經濟的綜合考量,現代化管理理念倡導企業加強創新,強化改革工作的深化與落實,積極應對轉型時期,為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提供更強動力。首先,企業應該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管理理念,樹立現代化管理理念,不再完全依靠國家及政府的扶持,充分發揮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積極性,勇于突破自我,加強日常管理中對現代管理知識的滲透,使得水利水電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意識得到強化。其次,利用精細化管理方式替代粗放式管理,擺脫行政式管理的束縛和局限,規避人情管理、關系管理,結合對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及未來發展需求的分析,加強對管理體制及管理模式的創新,積極組織成立專門的現代化管理機構,合理配置專業的管理人員,做好內部組織結構的調整,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二)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激發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水利水電企業應該積極向優秀企業學習,合理借鑒其經營管理經驗,建立科學完善的監督評估機制,強化對企業內部各部門的綜合管控。水利水電企業應該增強頂層設計意識,建立合理的經營績效評價體系,強化績效評價內容的可靠性,適當調整績效考核指標,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通常情況下,在水利水電企業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機制,目的是實現對現代化管理方式的協調,使得企業的規范化建設擁有可靠基礎,基于此,管理人員可以在工程建設施工中,向上級領導部門及時上報施工進度及人員管理等實際情況,實現后期施工計劃及管理方案的優化,避免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埋下安全隱患,降低經營管理風險的發生概率,使水利水電企業的穩定發展擁有可靠保障,進一步突顯考核評估制度的實際效用。此外,通過建立科學化的現代化管理考核評估機制,可以強化對內部工作人員的約束,激發其在經營管理中的積極性,為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加大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升現代化管理人員素質能力
水利水電企業的管理人員是各項管理工作的執行者,其工作能力及職業素養等與工作質效存在密切聯系,所以,企業應該重視對此類人員的培養。為此,企業需針對現有的管理人員,定期組織其參加專業化培訓,重點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掌握現代化管理方法,了解行業發展狀態及未來趨勢,明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達到動態化調整管理模式的目的。同時,增強其終身學習意識,為管理人員創造更多學習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機會,使其知識結構體系更加完善。除了提高對現有管理人員的重視,企業還應該制定統一的管理專業人才招聘標準,嚴格監管人才招聘環節,做好逐層篩選,應聘人員不僅要擁有崗位要求的專業能力及學歷水平,還需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以適應現代化發展環境,做到在崗位工作中對自身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進而保證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此外,企業需針對此類人才進行崗前培訓與考核,培訓的目的是強化他們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及對工作環境的適應性,考核則是為了檢驗他們的培訓學習成效,為管理工作實效性的強化奠定良好基礎。
(四)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制度,構建健全的現代化管理制度體系
1.建立科學的技術管理制度
對于水利水電企業項目實施的日常工作運行而言,工作網的構成相對較為復雜,涉及招標設計、建設實施、生產準備及竣工驗收等多個方面,需要針對以上部門進行分級技術管理,配合做好管理責任的細化,確保每一級均能認真履行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管理人員應該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時了解管理過程中工程實施出現的問題,并做好相應的整理、分類及反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各類問題,強化各類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提高工程實施質效,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基礎,進而強化技術管理實效性。此外,應結合對不同項目的分析,建立科學完善的技術管理檔案,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工作,保證資料的可參照性,重視落實匯編歸檔工作,建立科學的文檔查閱制度,為后續各類資料的查詢及調用提供便利。
2.建立合理的預算管理制度
水利水電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是其經營發展中的重要工作內容,通過對預算的合理控制,能夠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因此,應該積極構建高效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合理設置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審計及評估等功能模塊,建立科學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由于部分水利水電企業更加重視比較低投入、高速度、早產出的理念,且受到部分國家政策調整及宏觀調控的影響,容易增加成本投入變更的發生概率,導致企業出現資金供應不足及資金周轉難度大的情況。同時,水利水電行業發展中的施工機械采購維護費用在不斷提高,原材料價格也始終處于波動狀態,容易受到成本管理意識的影響,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而通過有序落實預算管理,能夠達到開源節流的目的,之后做到在市場競爭中的精耕細作,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更強優勢,在減少物資采購及工程結算等多個環節中不必要開支的基礎上,能夠達到合理分配資金和資源的目的,建立科學的資金統一調度機制,有助于提升財務控制水平,讓現代化管理擁有更強動力。
3.建立可靠的安全管理制度
針對水利水電企業的發展建設而言,應該提高對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視,尤其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施工的高峰期階段,需加大施工進度控制力度,避免安全生產與施工效率之間出現矛盾,通過強化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能夠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概率。首先,水利水電企業應該重點落實內部員工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保證施工工期得到合理安排,為施工管理人員提供相應的休息時間。其次,增強動態化管理意識,建立科學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機制,構建高效的安全生產管理監督模式,做好安全風險的綜合防控,避免因安全事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再次,管理人員應該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常見安全事故進行總結分析,了解引發此類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建立完善的戰略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計劃,強化安全管理目標的清晰性,強化各項管理指標的科學性。最后,合理選擇安全生產管理方法,提高對露天作業的重視,綜合考量人員流動性強、高新技術應用薄弱等層面,為安全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實施提供可靠依據。
4.建立維護檢修管理制度
對于水利水電企業的經營管理而言,避免不了會涉及很多機械設備的使用,一旦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問題,不僅會影響生產作業的有序落實,還容易阻礙施工進度及增加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因此,應該重視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檢修管理,重點落實機械設備的性能改進工作,適當延長檢修時間,讓設備檢修質量得到保證。同時,管理人員還應該加大機械設備維護檢修管理流程的優化力度,重視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編制設備檢修手冊,積極采用分步檢修方法,減少在設備維護檢修環節投入的時間。此外,提高對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要求,確保其能夠全面掌握設備的運行原理及主要性能,充分發揮現代化管理中設備維護檢修管理的支撐作用。
5.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技術在很多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水利水電企業應該加強信息技術與現代化管理的融合,構建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需綜合考量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及對現代化管理的需求,合理設定信息化建設目標,科學調整及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同時,強化不同部門間的溝通交流意識,搭建專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打破各部門間的信息壁壘,逐步實現對管理資源的共享,降低企業內部業務鏈的復雜性。此外,依據不同部門的運行差異,針對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適當調整,組織成立專門的信息化管理隊伍,增強信息技術與現代化管理理念的融合意識,構建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合理設置內部多元化的管理功能模塊,為各部門職能的履行奠定良好基礎,讓現代化管理擁有可靠的技術支撐,逐步形成健全的信息化、現代化管理體系。
結語
現代化管理理念給各行業企業帶來顯著影響,使行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擁有更強動力。為了提升水利水電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應加強現代化管理理念與自身發展建設的融合,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合理選擇現代化管理方案,積極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加強對管理模式的創新,編制完善的管理方案,構建健全的管理體系。通過相關工作的落實,能夠讓企業的經營發展更加符合現代化發展要求,進而達到與時俱進的目的,更能讓水利水電行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擁有更強驅動力。
參考文獻:
[1]沈艷紅.水利水電企業財務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2):194-195.
[2]李希強.水利水電企業深化改革與現代化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1(04):56-57.
[3]袁道偉.新時期下水利水電企業信息化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02):246.
[4]王凱.水利水電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初探[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5):253.
[5]馮俊.水利水電企業信息化管理現狀及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06):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