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發展技術,在會計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利用相關互聯網技術將各個會計主體的賬本建設成一個相互連接、數據公開透明共享的分布式賬簿,毫無疑問會對整個會計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基于這樣的背景,本文著重探究區塊鏈技術下會計面臨的挑戰,對這些影響和挑戰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為新科技時代下提升會計自身競爭力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會計領域;挑戰;對策
區塊鏈技術簡稱BT,是數據庫技術之一,又稱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實質為一個分散的分布式數據庫,通過加密技術綁定了每個區塊,每個區塊在區塊鏈的運用下按照先后順序相連,形成一個鏈式數據信息結構。當一次交易活動開始進行,一個區塊就會依照此次交易的具體時間形成獨屬的“時間戳”和一個代碼,然后,一塊增生一塊,并根據相同的方法在新生成的塊中將這個原則延續下去。這樣,區塊鏈中每個節點的交易信息都會在每筆交易進程中實時更新,從而每筆交易都會生成一個不可更改的追蹤鏈。
一、區塊鏈技術下會計的主要特征
(一)去中心化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記賬賬簿,區塊鏈技術的運行中所有參與者之間的交易信息互相聯系,用戶也可以共享,這些數據信息是用戶隨時可登錄查閱的。 區塊鏈由時間緩沖器覆蓋形成加密節點,網絡中所有節點都能夠獲取所含信息,每個節點都能夠參與數據的輸入, 中心設備不由區塊鏈上的數據集中管控,這就是稱為“去中心化”的特點,區塊鏈在此就是一個獨立平臺, 所以無論是交易或者是交換資金,都不再需要第三方的批準。所有數據信息不是由第三方作為單一中心進行真假鑒別,而是由所有的用戶一起共同核實監督,這就是“去中心化”。
(二)去信任化
在傳統的模式下,由一個機構統一管理所有的交易數據,這意味著一個節點存儲了所有的數據信息,當這一節點被損壞或外來操縱時,整個系統都可能出現不可控的狀況。 信用轉移和價值轉移通常是在區塊鏈內發生的,從更廣泛的角度講,這就是區塊鏈的“去信任”結構。 這一“去信任”結構描述了不同參與者在沒有相互信任的情況下就擁有完成各種交易和合作的能力, 這以前一直是傳統互聯網中最脆弱的部分。
(三)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如名字所言,這是一種可以自我運行的合同,它能夠自我完成業務處理,還可以控制日常開支,例如交易費用等。 在形成一致共識的規則下,編寫一段代碼(智能合約)部署在分布式賬本上, 其中包含程序能驅動事件的運行狀態,其狀態能由賬本自動維護,其價值(資產)也能實現自動控制, 并且能夠對到達的外部信息或收到的價值(資產)信息做出反應。將區塊鏈應用于會計領域,在安全環境中,所有節點都可以共享、交換數據信息,人工干預將無法正常工作。
二、區塊鏈技術在會計發展中的積極影響
(一)提高了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公開性
傳統會計是集中式記賬,這樣很容易出現會計舞弊導致信息泄露的問題,而區塊鏈是將會計人員單人做賬變成了全民共同參與記賬的模式。它具備去中心化、不可更改的特點,每個節點都有一個相同的分布式賬本,信息數據一旦記入主鏈,任何人都不能夠再隨意更改。也就是說區塊鏈會計對信息數據擁有絕對的使用權和控制權,其交易節點一經確認,區塊鏈系統將自動地把信息數據載入主鏈,并更新其他節點賬本,使數據信息完全真實可靠且不可逆。把區塊鏈運用到會計行業能使財務數據透明化,同時通過對信息數據實行加密處理,各企業的財務數據也可以實現全網共享,信息不再呈現孤立化。這不僅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系統安全透明性,還能提高財務數據價值,從而讓決策者能夠充分通過這些共享透明的數據做出準確的決策判斷。
(二)強化了會計職能和工作效率
在傳統的會計模式中,一般都是通過集中化批量處理、人工結算、手工對賬等方式處理會計業務,這意味著較多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白白浪費,尤其在月末、年末的時候,由于業務堆積,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尤其大。 而區塊鏈記賬系統每一筆賬都有時間戳和數字簽名,所以可以根據時間戳自動查找對應的交易信息,實現實時對賬,24小時自動不間斷工作。區塊鏈在記錄一個交易的時候,全網都會收到廣播通知,任何交易方對交易數據的記入、修改等情況都會記入區塊鏈主鏈, 同時交易雙方可通過分布式賬本實時查閱交易業務的全部流程運作情況,由此每一方都可即時掌握最新交易情況, 進行資金劃轉并減少賬務延遲的發生。 如果憑證呈現不一致的狀況,企業不能直接放棄這筆賬務,必須處理完成后才能進行到下一筆賬務,所以也不存在漏賬、錯賬的可能性,這顯著強化了會計職能和工作效能。
(三) 減少了業務成本和負擔
對企業來說,會計審計成本是比較大的,如果將區塊鏈技術運用于會計領域,能夠顯著降低傳統會計的成本和負擔。 其一,分布式賬本的優點使得不同公司的會計業務可以運用在一個系統平臺中,這增加了業務信息透明度,也減少了業務。 其二,區塊鏈會計會將整體參與者調動起來,共同參與賬本中業務數據的真偽鑒定,無須專門的審計人員來驗證確認,更多的是發揮審計人員的經濟評價職能,于是企業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審計人員, 這大大削減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了稅務申報成本。 其三,區塊鏈具備去信任化的特性,無須第三方中介,如銀行、基金等金融組織,也不需要可信任的權威機構增強可信度。 如今經濟市場中,第三方中介機構往往收取高額的手續費、交易費用,這對當前中小企業發展是不小的“絆腳石”,區塊鏈技術的運用,有助于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延長中小企業平均壽命。
(四)轉變了審計監管模式
在區塊鏈技術下,交易活動可以集成到會計信息系統上并全面訪問數據,各項交易行為在會計信息系統上公開進行, 數據信息呈現完全透明,通過鏈式結構可以輕易追蹤每一筆交易行為上下流動之間的聯系和原因以及后續。 傳統審計方法,通常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來追蹤一筆交易,而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運用下就減少了很多繁瑣的事務。用區塊鏈技術記賬具有分散的會計特性,大大減少了公司對獨立審計機構的依賴,排除了人工失誤的可能性,從而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能。另外,監察審計機構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自審計,對專門審計員的需求數量降低, 這不僅能轉變審計監管模式,簡化監管流程,向“自審計”邁進,而且還能將企業的眼光放在提高收益上, 進而引導商業模式的創新。
三、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會計領域面臨的挑戰及其原因分析
(一) 區塊鏈技術存在先天性缺陷
區塊鏈技術受到其實現、使用和維護過程的限制,存在先天性缺陷。 其一,區域鏈技術本質上是分散的,它必須執行所有程序,不能簡化任何一步。其二,區塊鏈并不能控制其使用者的可信任度,任何人都能夠進入平臺中參與。 同樣也不能改變數據信息,只能簡單辨別是否被修改過。 其三,區塊鏈要求每個參與節點都要進行交易檢驗,這就限制了在特定時間能進行的交易數量。 并且由于區塊增長速度很快,在處理過程中,待處理的每個節點都必須經過每個中間節點,以達到目標節點,這會導致嚴重的存儲問題。 雖然中央數據庫系統可以同時處理各節點,且不受其他節點的影響,但是有關的冗余過程仍然會影響它的性能。
(二) 區塊鏈技術研發成本高昂
首先在資源耗費方面,隨著區塊鏈網絡發展速度加快,只有通過強大的硬件資源、超級計算機才能完成區塊鏈會計的進一步深挖工作,所需耗費的人力物力是很大的。其次在時間方面,想要在區塊鏈上交易,需要區塊鏈所有區塊中的節點都達成一致,而節點達成一致的來往過程比較耗時。同時還必須完成數字簽名、使用鑰匙,無論是個人私鑰還是公鑰,檢驗身份和簽名的過程也十分繁瑣。
(三) 會計人員面臨失業問題
區塊鏈使得會計業務流程中標準形式化的工作被取代,會計工作向信息智能化發展。在區塊鏈會計中會計人員能參與的環節變少,同時區塊鏈下通過分布式儲存方式,會計信息過程也不再需要借助第三方中介機構便能自動核查,這大大減少了對會計審計人員的依賴,使得大量會計審計人員遭受沖擊,會計人員失業問題將逐漸變大。
(四) 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缺失
去中心化的特點需要各方參與者的共同維護,目前還沒有出臺區塊鏈技術相關的法律制度以及行業標準,缺乏外部監管措施會難以杜絕違法行為的產生,在交易中出現糾紛爭議時,法律設施和行業標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區塊鏈技術在智能合約方面,其能夠自動執行的特點限制了各方在運行時能擁有的控制權。同時由于交易記錄在很多賬戶中都能夠追索,因此在追索權上的問題也需要解決,因為其不可逆的交易記錄和數據存儲在區塊的方式,可能無法通過法院方面的直接判定解決。
(五) 面臨一系列安全保密問題
區塊鏈的分布式系統特點使其操作受制于交易速度、信息數據和檢驗過程,所以區塊鏈不能完全抵御網絡黑客的入侵,隨著“塊”和“節點”數量的增加,與區塊鏈相關的技術漏洞也會顯現,因此它們必須依靠強大的網絡支撐和用戶節點才能發展。然而在所有可能會對區塊鏈網絡造成不良影響的漏洞里,存在著一個難以避免的安全漏洞,就是倘若區塊鏈網絡中的節點用戶,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用戶通過了對虛假交易的驗證請求,那么這就會被當成一筆真實的交易。換句話說,區塊鏈中超過一半以上的節點說謊,則整個網絡都會把它看作是真實交易,這被稱為是“51%的攻擊”。導致系統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還有人為因素,人類是目前給區塊鏈提供網絡大數據的主體,由于鎖鏈網絡中還沒有控制數據的操作機制,因此存儲在鎖鏈網絡中的數據的可信度十分低,進而會逐漸污染整個網絡。
四、 會計領域面對區塊鏈技術應采取的對策分析
(一) 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基于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對每筆業務都應該具有充分的了解,進行數據的分類和存儲,區塊鏈技術憑借其分布式記賬的特點,或將給整個會計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沖擊。為了應對這種沖擊,企業需要培養一批掌握較高計算機技術的新銳會計人員,來做好順應會計領域新轉變的準備。會計人員不僅需要準確掌握區塊鏈理論以及技術詳解,也需要提高財務知識學習深度,提高自身技能和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也應做好人力資源分配的優化,促進管理機制的轉型升級,加強員工自身技能培訓,提升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二) 提高管理者認知,加大平臺投入
企業管理人員應該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運用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針對安全性的保障,應進一步升級共識機制,擴大共識邊界以更好地防范可能出現的“51%攻擊”問題。建立完善密鑰保管機制,針對公私鑰設立相對應的保管和監控程序。而對于數據真實性問題,應設置完善的數據監控檢測設施,以防數據被竊取。企業管理者應該提高用戶數據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并完善網絡防火墻,培養一批專業的計算機人才來時時防范網絡黑客的入侵。在儲存缺陷方面,只有加大平臺投入,擴大區塊鏈容量,才能突破數據儲存擁擠的問題,同樣也要做好數據的備份,防止數據的丟失、損壞。
(三) 加強安全監管,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為了防止數據的丟失或損壞,需要會計人員時時檢測處理情況再進行下一步,并且要及時更新備份進行儲存。在業務流程處理中,所有參與者要共同監督,做好分離管理措施,避免網絡黑客、商業間諜的攻擊,也能降低人為因素的干預。
企業要加大對會計專業人才的投入,開展區塊鏈技術的授課培訓,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發展環境,謀得更長遠的發展契機。各企業應該設置安全管理機制和相應的突發事件處理備案,有針對性地設立并完善預案,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實施多方位配合。同時要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提升會計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
(四) 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保障措施
在促進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為促使市場經濟往良性發展,建立法律法規和相關行業標準勢在必行,這樣才能保障國家經濟和企業的外部環境穩定,進而每一項交易都能受到法律監管和保護。在良好的市場交易環境下,如果出現某一方違約,也可以通過相關法律措施進行維權。因此,監管部門應盡快設置行業標準,建立相關法律制度。企業會計部門也應該改革管理制度,配合政府監管機構推動行業標準完善。相關法律機構應盡職維護法律法規,避免企業和消費者可能面臨的法律糾紛,減少可能遭受的損失。
結論
信息化時代的悄然到來,加快了各行業的更新和重塑,會計領域也在浪潮下經歷著變革,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一步步發展,未來的研究應該更著重于這些發展會如何影響會計業務流程、會計職能的發揮以及傳統會計的轉型升級。總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會計領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前景會不可限量。
參考文獻:
[1]季春紅.區塊鏈技術在會計業務中的應用探討——以德勤Rubix為例[J].會計師,2018(15):3-5.
[2]鐘瑋,賈英姿.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展望 [J].會計之友,2016(17):122-125.
[3]袁鶯.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初探 [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8):48-49.
[4]孫悅.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分析[J].時代金融,2019(32):102-
103.
[5]程志剛.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分析[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1):91-96.
作者簡介:鐘林莉(1998.07-),女,漢族,江西贛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