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宇








[摘 要]通過比較分析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卷,總結湖南省高考物理試卷的基本情況,提煉高考試題特點,啟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現“以考促學”和“教考銜接”以及“教—學—評”的一致性。
[關鍵詞]湖南;高考物理試卷;基本情況;試題特點;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3)26-0039-04
“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是高考的兩大核心功能。“服務選才”功能堅持科學的選拔標準和選拔方式,通過“以考促學”更好地引導教學,提升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引導教學”功能充分發揮高考積極的導向作用,推進基礎教育改革,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高考選拔出的人才更加符合高校的需求。加強對高考的研究,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更有方向、更有時代感。
一、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卷基本情況比較分析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考試滿分都是100分,時間都是75分鐘;試卷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三大題型構成,其中非選擇題包括實驗探究題(2道)、計算題(2021—2022年2道,2023年3道)、選做題(2021—2022年2道,包括1道選擇題和1道計算題;2023年沒有)。
(一)試卷文字量、圖形、圖像、小題數量比較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卷文字量、圖形、圖像、小題數量的比較如表1所示。
從表1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相較于2021年和2022年,文字量、圖形和圖像數量都有下降,在適當減少閱讀量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建模時間;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只有15道小題,沒有超過湖南省教育考試院2023年發布的選考科目考試范圍。
(二)題型賦分比較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卷的題型賦分比較如表2所示。
2023年是“新課標 新高考 新教材”元年,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的題型相對之前有適當的調整,最大的變化就是不再設有選做題。而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比例分配沒有改變,都是選擇題占44%,非選擇題占56%。2021年和2022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的選做題都是由1道分值為5分的多項選擇題和1道分值為8分的計算題組成。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的實驗探究題分值占比16%,相較于2021年和2022年提高了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的計算題分值占比40%,相較于2021年和2022年提高了4%。
(三)試題模塊分布比較
2021年和2022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模塊分布情況如表3所示。
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模塊分布情況如表4所示。
從表3和表4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試題各模塊占比基本較均衡,這和高考全面考查學生對高中物理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的要求是一致的。
(四)試題主要知識內容的分布分析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主要知識內容的分布分析如表5。
從表5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聚焦高中物理的主干內容和要求,所有的Ⅱ級知識點全部覆蓋,無一遺漏,以主干的、學生終身發展和繼續學習必須掌握的知識為基礎設計試題,避免超綱、過難、過繁。試題突出考查了高中物理的力學和電學核心知識,通過實際應用來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特點比較分析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命題理念是“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很好地踐行了這一理念。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一)價值引領,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以近幾年我國在世界上具有領先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發明為素材,例如2021年第3題的“復興號”動車組、第7題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2022年第7題的神舟十三號返回艙,2023年第1題的中國“人造太陽”反應堆中科院環流器裝置(EAST)等。通過這些素材把科技、愛國、愛黨等元素滲透其中,堅持價值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注重基礎,重視對科學思維的考查
1. 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礎思維的考查,引導學生為后一階段的深入學習打好堅實基礎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注重考查基礎知識,聚焦主干內容,關注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養。高中物理的基礎性內容包括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磁場和電磁感應、光的反射和折射等,這些基礎性內容在試題命制中全面涵蓋。例如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第1題考查與原子物理相關的基礎內容——放射性、半衰期、衰變、裂變和核反應方程;2021年第4題“三個點電荷電場”、2022年第4題“四根完全相同的均勻帶正電絕緣長棒”周圍的電場”、2023年第5題“真空三個固定點電荷電場”考查矢量運算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
2. 重視科學思維素養的考查,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模型建構、科學推理和科學論證等素養
例如2021年第6題考查“理想變壓器和動態電路分析”,要求學生通過“等效思維”來處理變壓器的輸出端,結合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來分析;2022年第5題以“當飄帶穩定時,飄帶實際形態最接近的形狀”來考查“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平衡問題”,要求學生用“微元法”“整體法”“隔離法”來處理得到結果;2023年第15題“小球從勻質凹槽半長軸右端點由靜止開始下滑”,要求學生將題設情境抽象建模成“人船模型”或“板塊系統”,同時結合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進行分析。這些試題都突出對科學思維的考查,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思維品質,體現了高考的“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功能。
3. 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比較高,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示)”。同時,引導我們的教學要適時注意對學生數學能力的適當培養和拔高。
(三)多維度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高考物理試題在命制時進一步強調情境化設計,緊密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擴展素材選取范圍,注重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從而推動核心素養目標在教學和考試中落實。
1. 以體育運動素材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強身健體
例如2022年第5題“北京冬奧會跳臺滑雪空中技巧比賽場地邊的風力指示桿”、第11題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第14題的“打籃球”,2023年第7題“潛水愛好者的水下活動”。試題以體育運動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把體育與物理有機融合,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體育鍛煉,深植“每天鍛煉一小時,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理念,樹立健康意識,促進體育與智育協同發展,實現體育育人和體育育才。
2. 以勞動實踐為素材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
2023年第2題以“某些農村地區人們用手拋撒谷粒進行水稻播種”為背景,設置“谷粒”分別被水平拋出和斜向上拋出的情境,考查學生對“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理解與應用。與2022年版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相呼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日常生活勞動、工農業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感受勞動之美、勞動之樂,促進勞育與智育融合發展,實現以勞強心和以勞育人。
3. 以物理學史為素材創設問題情境,加強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教育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選取了大量的物理學史為素材創設問題情境,例如2021年第16題第(2)問的“《墨經》中的小孔成像”,2022年第1題的“盧瑟福核式結構、玻爾原子理論”、第4題的“查德威克用未知射線轟擊氫核發現中子”,2023年第4題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等,試題以物理學史為素材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重大物理學史背后科學家克服困難、持之以恒、永不放棄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感知感悟科學精神的同時,培養堅韌、勇敢的意志品質,滲透“祖國至上、人民至上”的科學家精神,引導學生積極從事科學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4. 以生活常見工具為素材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加強觀察和體驗生活
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具為素材創設問題情境,例如2021年第16題第(2)問“設計用電子天平測量環境溫度的實驗裝置”,2022年第15題第(2)問“設計一個液體拉力測量儀”、2022年第16題第(2)問的“防窺屏”,2023年第9題“手搖交流發電機”、第11題的“智能手機”、第13題的“汽車剎車助力裝置”等,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觀察和思考,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和“從物理走向社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四)重視科學探究素養的考查,實現實驗育人,培養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1. 重視基本測量工具的考查,引導實驗教學回歸基礎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重視對基本測量工具運用的考查,例如2021年第11題的游標卡尺、2022年第11題的刻度尺、2023年第12題的歐姆表,引導物理實驗教學回歸基礎,加強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2. 重視基礎實驗的拓展變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實驗探究題以教材實驗為基礎,但不拘泥于教材,大膽進行拓展變式,創新實驗原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2021年第12題“由于缺少刻度尺,無法測量電阻絲長度,但發現桌上有一個圓形時鐘表盤。某同學提出將電阻絲繞在該表盤上,利用圓心角θ來表示接入電路的電阻絲長度l”;2023年用“橋式電路(如圖1)”來測量未知電阻阻值等,引導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真做實驗、做真實驗。
3. 重視對數據處理獲得實驗結果能力的考查,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
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的實驗題都提供了真實的實驗數據,要求學生利用描點繪圖來處理數據,例如2021年第11題的a-n圖、2022年第11題的l-n圖、2023年第12題的U-m圖,都要求學生在坐標系中進行描點,連線繪圖,通過圖像分析數據,結合實驗原理得到實驗結果;滲透對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的培養。
三、2021—2023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題對高中物理教學的啟示
新時代高考在助力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加強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以下幾點。
1. 重視基礎教學,加強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深度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
2. 重視情境教學,通過設置真實的生產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體驗和實踐過程中去感知和思考,從而深化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使學生形成較好的科學思維。
3. 重視實驗教學,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齊、開足、開好實驗課。實驗探究有利于學生認識物理現象發生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建構概念和掌握規律,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以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4. 重視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學會建模、推理和論證。物理學科拔高,關鍵在于學生有良好的科學思維。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思維可視化、結構化去幫助學生建模、推理和論證,從而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解決問題,收獲成功。
[? ?參? ?考? ?文? ?獻? ?]
[1]? 中國高考報告學術委員會.中國高考報告(2023)[M].北京:新華出版社,2023.
[2]? 袁小堂.高考物理試題中數字化實驗的考查情況探析[J].物理之友,2022(11):58-62.
[3]? 吳國先.建構物理模型 培育科學思維:對一道跳臺滑雪為背景的高考試題的溯源與拓展[J].物理教學,2022(12):68-70,56.
[4]? 胡振歡.高考物理試題中的“基礎性”的體現及教學策略探討:以2022年高考物理廣東卷單項選擇題為例[J].物理教學,2023(2):73-76.
[5]? 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