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58歲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邁著矯健的步伐走進北京市少年宮,他的出現引來了學生們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楊利偉在“回望飛天路 逐夢新征程”我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少先隊員與載人航天面對面主題隊日活動中,與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少先隊員和少先隊輔導員面對面進行交流。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楊利偉說:“心里很激動,也有很多愿望。”
“每每回想起來,那時確實很激動。但在那一刻,更多的是一種使命和責任,自己的夢想和祖國的需要能結合到一起,對一名航天人而言,是最大的幸福。”楊利偉講述了執行載人首飛任務時的心情。
20年前的那一幕似乎就在眼前。
2003年10月14日,發射前16小時,從航天員三人首飛梯隊中,選優確定了首飛航天員楊利偉。
10月15日,楊利偉熟睡到凌晨2時。在工作人員敲了兩次門后,他起床接受身體檢查。吃早餐時,楊利偉往自己的杯子里加了一點葡萄酒,與航天員聶海勝、翟志剛碰杯,以示喜慶。凌晨3時,出發前的楊利偉在中國航天員公寓門上寫下“首飛航天員”幾個字。
進入飛船,離火箭點火起飛的時刻越來越近了。想到肩負的重大使命,想到有那么多人在關注著他,就在零號指揮員下達倒計時口令時,楊利偉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發自內心地向祖國、向關心他的每一個人,敬了一個軍禮。
10月15日9時,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11時過后,楊利偉開始在太空中進餐。這是一頓不同尋常的午餐,楊利偉一邊看書,一邊用捏擠包裝袋的方式享用著頗具中國特色的午餐。
10月16日6時許,繞地球飛行14圈后,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穩穩著陸于祖國大地。
“感受太空的奇妙,是建立在科技發展的基礎上的。”楊利偉告訴記者,“當我置身太空,我感受最深的是科技的偉大、祖國的偉大。所以,當我返回地球步出返回艙,才會不由自主地說,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楊利偉出征的一小步,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里程碑式的一步,更是中國人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楊利偉“飛天”成功,點燃了無數人的航天夢。
(節選自《環球時報》2023年10月18日)
解讀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于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成功需要拼搏,更要有方法、有方向,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將引領我們砥礪前行。